選舉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距離英國大選日期只剩不到一周,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理應把握一切機會,向選民交代施政理念爭取支持,卻反常一直未應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主持人尼爾(Andrew Neil)邀請接受...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競爭激烈,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初選參選人拜登(Joe Biden)周四(5日)出席艾奧瓦州(Iowa)競選活動,遭1名83歲選民就其子曾任職烏克蘭天然氣公司作連番追問,又被對方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月打破戰前首相桂太郎的在位記錄,成為日本「最長命首相」。即使安倍晉三至今上任已逾2,900天,但遭揭發以公款舉辦賞櫻會招待支持者,嚴重拖低其民望。有民調指近60%(59%)的日本企業...

美國紐約前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上月正式宣布參選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揚言要打敗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並重建美國。據英國傳媒報道,彭博採用特別的競選手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深陷「通烏門」彈劾風波外,更遭傳媒公開影片指其遭幾名北約領袖私下議論取笑。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初選參選人拜登乘機向特朗普「補刀」,於網上發布新廣告,加插北約領...

英鎊升穿1.3的脫歐協議後高點,隨著現時保守黨的民調佔有顯著優勢,以及英國下議院的選舉票制比較簡單,幾乎不太可能再出現脫歐或美國2016大選時的大熱倒灶,英鎊由目前到選舉後都大機率維持強勢。 ...

英國大選變數已近無,保守黨極大機會取得超半數以上議席,英鎊料維持升勢至大選結果出爐,屆時才再作出「Sell the Facts」(事實離場)的策略。 英鎊兌美元升穿1.30,該水平乃是脫歐協議後高點...

彭博公布2019年「彭博50」最具影響力人物,其中香港示威者上榜。彭博形容,香港示威者人數近200萬人,持續抗爭約6個月,是一場沒有領袖的社會運動。 報道指,示威運動源於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競爭激烈,民主黨初選參選人、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周二(3日)宣布,因競選資金不足決定退選。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Joe Biden)周三表示,對賀錦麗退...

2019年英國大選會於12月12日舉行,英國政界加緊衝刺努力拉票。英國今次提前大選,是2015年以來第3次英國大選,頻密程度可謂不同尋常。 英國大選關鍵時間? 英國大選在12月12日(下周四)舉行...

英國大選12月12日舉行,即只剩下約一周,香港作為英國前殖民地,加上不少港人有英國國籍,英國大選一向受港人關注,尤其今次的2019年英國大選,英國脫歐成為主導議題,脫歐對環球經濟走向影響相當大,令大選...

中美貿易談判再添陰霾之際,美國兩院接連在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施壓,繼《香港民主人權法》後,又通過了《新疆人權法案》,肯定會對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造成障礙。 然而,美國對中國已展開全面新冷戰,就算首階段貿易...

英國大選下周四(12日)舉行,多項民調顯示,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所屬的保守黨支持度均大幅拋離在野工黨。市場憧憬保守黨可在大選獲得多數議席,有利約翰遜的脫歐方案獲通過,英鎊兌美元...

英國大選會在12月12日舉行,多項民調顯示,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所屬的保守黨支持度均大幅拋離在野工黨。市場憧憬保守黨可在大選獲得多數議席,有利約翰遜的脫歐方案獲通過,英鎊兌美元...

新西蘭來年舉行大選,為免受外國干預,新西蘭政府宣布,立法限制來自海外人士向當地政黨及政客的政治捐獻,由上限為1,500紐元(約7,635港元)下調至50紐元(約255港元)。 政府周二向國會提交法案...

美國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退出美國大選民主黨初選,相信為其他民主黨參選人帶來啟示。新晉民主黨人中,賀錦麗聲勢其實不弱,電視辯論表現佳進一步提升民望,但她在多個民主黨選民關注的美...

中美貿易戰談判再現波折。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自己希望在2020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才簽署中美貿易戰協議,自己並無死線。特朗普所言衝散市場對中美貿易戰快將達成協議憧憬,美股道指周二(3日)重挫280...

美國大選從來都是金錢遊戲,財力最厚雄的候選人不一定贏,但沒錢則肯定沒得玩。2020年美國大選,民主黨初選參選人之一、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宣布,由於競選資金不足,甚至負擔不起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