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62 個
腹瀉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3日)正調查一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個案,並提醒市民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以防腸道感染。 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33個月大男童,他於1月22日起出現腹瀉和手指腫...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日)調查2宗懷疑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6人,並呼籲市民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首宗個案涉及兩男兩女,年齡介乎37至43歲。他們上月28日於元朗屏山...
身體出現任何不尋常情況時,必須及早正視。台灣一名40歲男子的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所以他更格外注重腸道健康,可是他依然出現種種腸胃問題而要不斷求醫。受了20年便秘困擾,男子終因嚴重腹脹而再度求醫,檢查後赫...
有5名市民於港威酒店餐廳Three On Canton進食生蠔後疑食物中毒。衞生防護中心今(1日)表示,該5人分別在上周二及周三在到Three On Canton用晚膳,並均有進食生蠔,惟在用膳後約3...
冬天病毒肆虐,台灣就有醫生指出新年前後諾如病毒捲土重來,令不少大人及小朋友因而出現急性腸胃炎的症狀,上吐下瀉。其實除了感染諾如病毒之外,感染輪狀病毒、患流感,甚至純粹食錯食物等,都會引起屙嘔不適,醫生...
植物奶是不少乳糖不耐症人士福音,但原來植物奶並非人人適合飲用。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拆解8類植物奶功效,需配合個人體質揀選。 最新影片: Cinci發文指出,中醫理論認為「牛奶容易助濕...
繼早前火鍋店出現劇毒食材「藍環章魚」,又有疑似毒蟹被發現於內地水產市場公開發售。內地有市民路經一個位於海南文昌的水產市場時,嚇見其中一檔海鮮檔,竟出售具有河豚毒素的「正直愛潔蟹」。據了解,過去曾有人不...
每逢喜慶節日,少不免會大吃大喝,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腹瀉等情況,有醫生分享了腸胃炎的飲食注意事項,以及正確服用止瀉藥的時機。 最新影片推介: 腹瀉多於5次服用止瀉藥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在...
農曆新年快到,在多日長假中,不少人會趁與不同的親友聚會,並趁機「暴飲暴食」,雖然可以滿足口腹,但卻不知這亦變相令肚痛風險大增。有醫生便指佳節狂歡沒有注意飲食,很容易便會「禍從口入」,感染腸胃炎,但很多...
新年是旅遊旺季,但出門在外應帶備甚麼藥物傍身?消委會《選擇》月刊曾經邀請港大公共衞生學院臨床副教授葉啟明醫生提供意見,指出外遊前應準備6類「平安藥」,並提供一些外地求醫貼士。 消委會指出,市民最好在...
11人於美麗華酒店餐廳Yamm食生蠔後疑食物中毒。衞生防護中心稱,有6男5女上周六(14日)於Yamm食自助餐後約39小時30分鐘,出現腹痛、發燒、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病徵,他們均曾進食生蠔,而其中3人...
近日有港女在網上發文,大呻男朋友竟偷偷在她的飲料中落瀉藥,導致她肚痛腹瀉了整個早上,隨後向男友追問原因時,對方竟稱為幫助減肥,腹瀉會瘦快點。 最新影片推介: 該名港女在Dcard討論區以「佢嫌...
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在2022年11月就四宗涉及進食生蠔的食物中毒個案展開調查。其中兩宗個案合共涉及在一家餐廳內進食的六人、一宗涉及另一家餐廳的10人以及另一宗涉及參與同一場宴會的23人。患者均出...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7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新增15,850宗確診個案,並首次發現新變異病毒株XBB.1.5輸入個案。XBB.1.5屬變異病毒株Omicron亞型BA.2的重組體,被...
部分人食物掉地上會即撿起來食,但台灣一名50多歲男子,某日深夜突然劇烈腹痛,腹瀉跑廁所六、七次,又發高燒,翌日衝急症,發現是前一天吃了秒撿起來的食物,結果導致住院5天。 最新影片推介: 外科醫...
新冠病毒不斷變種,XBB.1.5變異病毒株漸目前正在各國蔓延。有内地網民稱最新病毒可導致大便失禁,並在網上呼籲民眾囤積紙尿片,一時又再度引起新一波搶購潮。 最新影片: 綜合内地媒體報道,上海已...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及識別人類腸道內的「活潑瘤胃球菌」,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觸發因素,患者只要減少攝取高蛋白及「苯丙氨酸」的食物如紅肉,就有助減少腹瀉症狀。浸大中...
中國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今日發布新冠病毒XBB.1.5毒株相關科普,其中提到,中國暫未監測到XBB.1.5本土病例;短期內,由XBB系列變異株包括XBB.1.5引發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極低。 中疾控提到...
號稱「免疫脫逃能力」最強的超級變種病毒Omicron亞型毒株XBB.1.5入侵上海,目前當地已錄得3宗帶XBB.1.5變異病毒株個案。內地網上近日就有傳言指,毒株專攻心腦血管和腸胃,令民眾牽起一輪搶購...
病從口入!泰國一名2歲多女童出現舌頭僵硬、抽搐、口吐白沫等情況,原來進食了受污染的魚乾引致食物中毒,緊急送醫搶救。泰國醫務化驗師指出過往曾出現同類事件,相信是街市檔在魚乾上噴了殺蟲劑驅蟲所致。 2歲...
中環餐廳「Watermark」發生懷疑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16人,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事件,呼籲市民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個案涉及8男8女,年齡介乎25至36歲。他們本周...
台灣一名年輕女子因食慾不振,看到食物就噁心想吐,日前被媽媽送到急診,發現她血色素很低,追問飲食及排便狀況後,得知她間歇性拉出像頭髮般呈黑色的大便,偶爾有腹瀉,最終經胃鏡一照,驚見患上嚴重的消化性潰瘍。...
聖誕節來臨,加上一星期後的大除夕,又是個狂歡喜慶的大日子,少不免會與朋友通宵達旦、開懷暢飲大食。然而,不少人都會在節日過後出現「佳節狂歡後綜合症」,有體重增加、消化不良、皮膚變差等症狀,甚至會在上班時...
今年10月,美國回收了與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有關的冷藏炸鷹嘴豆餅食品,至於回收的食品如何受到污染,美國有關當局則沒有報導。食物安全中心並無發現本地曾售賣或進口受影響的食品,但也建議市民若曾在網上購買...
今年節日「檔期」非常緊湊,聖誕新年後,一月尾便是農曆新年。每逢冬天的長假日,不少病人因各式各樣的腹痛而入醫院看急診。腹痛成因眾多,很多人佳節狂歡沒有注意飲食,「禍從口入」。但是,醫生必須細心查找腹痛根...
天氣寒冷,不少人都喜歡用保溫杯,保持飲品溫度。惟台灣就曾有一名50多歲男子,近廿年來習慣每天用保溫杯裝咖啡。即使杯內已生鏽都照用,長年累月下吸收過量金屬導致鉛中毒,不但因此造成大腦皮質嚴重退化,患上認...
藥物敏感原來可以致命!《東張西望》昨日(4日)便有病者家屬哭訴,指76歲患有長期病患的年老母親因被處方藥物「別嘌醇」,服用後竟出現嚴重過敏情況,致身體4成皮膚燒傷燒傷,最終全身潰爛,不久更不幸離世。 ...
世紀病毒來襲,東非國家烏干達在今年9月,發現首宗由蘇丹伊波拉病毒(SUDV)引起的伊波拉感染病例,疫情隨即以爆發性蔓延開去,至令已致163人染疫、77人死亡。世界衞生組織(WHO)並發出緊急聲明,呼籲...
喝含糖飲品要適可而止。內地一名13歲少女每日都會喝1至2杯奶茶或其他含糖飲料,結果發現尿酸過高、有脂肪肝,更確診糖尿病。 最新影片: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廣東省深圳市一名13歲少女小齊,日前因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