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本報訊】地政總署助理署長林嘉芬與丈夫8年前向地政總署申請於元朗土地重建村屋,林偕丈夫日前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質疑署長錯誤地出於政治考慮等因素而遲遲未批出申請,要求盡快批准申請。 歷時8年 質疑署...

17歲男生涉於陳彥霖死因研訊期間,於法院外包圍及指罵陳的家屬,17歲男生被控非法集結罪,案件今(21日)於西九龍裁判法庭再訊。控辯雙方同意案件押後至5月5日再訊,待另宗民事藐視法庭案完成相關程序,獲主...

【本報訊】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早前獲准來港,擔任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人所涉未經批准集結案主控,惟律政司昨日發聲明指,Perry受聘後不斷受到英國社會的壓力和批評,已另覓人選,律政司司長...

律政司早前臨時申請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來港,於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8名泛民主派人士所涉組織未經批准集結案中擔任主控,首席法官早前已批准律政司申請。惟律政司今(20日)發聲明指,Perr...

黃馮律師行前文員,涉不當挪用客戶款項,上月底被香港律師會接管;一批委託該律師樓買賣物業的苦主稱,有人無法完成樓宇買賣。律政司經向香港律師會查詢後,披露黃馮律師行的歸檔系統欠妥善,中環總行的實體檔案非常...

【本報訊】7名男女涉於前年8‧31晚上在銅鑼灣參與暴動被捕,經審訊後,24歲運輸工人被裁定暴動等罪成,昨被判監4年及罰款5,000元。法官指判刑須考慮到整個群體的暴動行為。 被告陳佐豪(24歲,運輸...

【本報訊】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指出,留意到本港以至海外社會,不時有個別人士對一些法庭正在審理的案件,發表不當的言論,呼籲所有人勿肆意就審理中案件發表評論。 鄭若驊昨日發表網誌時稱,香港司法制度一直備受重...

律政司司长鄭若驊表示,香港司法制度一直備受重視和國際推崇,但近來卻因政治理由而成為攻擊目標,她強調,絕對不能容忍肆意對法官作出人身攻擊,而律政司和社會上所有人,均不應肆意就審理中的案件發表評論。 鄭...
【本報訊】律政司昨於1宗刑期覆核案件的聆訊中,要求上訴庭考慮重新審視控方在協助法官量刑時的原則,如擴大至讓控方有權主動呈上類近案件。上訴庭指有關議題牽連甚廣,現時並非成熟階段作處理。 副刑事檢控專員...
【本報訊】香港民意研究所1月初調查顯示,特首林鄭月娥的評分為29,較兩星期前跌0.7分;19%受訪者稱支持她出任特首,72%則表示反對,其民望淨值為負54個百分點。 陳茂波獲33.6分 3司最高 ...
【本報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9名泛民主派人士,早前就前年8月參與港島區集會被控非法集結等罪。律政司早前提出申請,要求聘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擔任本案主控,昨獲法庭批准。 律政司前刑事...

【本報訊】警方上周以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違反港區國安法,拘捕50多人。特首林鄭月娥不評論案件,但強調警方不會因政治立場作拘捕,又稱必須反駁外國政府謬誤,指對方要放下雙重標準。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歐布...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致辭時談及港區國安法,指中央一直擁有就國家安全事宜立法的權力和職責,尤其在香港特區未有履行該責任的時候,因此一國兩制原則已遭破壞的說法全屬誤解。 鄭若驊昨談及有法官受到無理肆意抨擊...

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今(11日)於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致辭時強調,司法機構要獨立行使司法權,意味著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不能篡奪司法機構的權力;戴啟思又反駁指針對法官的無理抨擊是毒藥,而確保無理抨擊者需負上...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今於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致辭時談及《港區國安法》,指中央一直擁有就國家安全事宜立法的權力和職責,尤其在香港特區未有履行該責任的時候,因此「一國兩制」原則已遭破壞的說法全屬誤解。 鄭若驊...

政府回應加拿大、英美及澳洲,就本港拘捕55名民主派的行動發表的聯合聲明,強調港區國安法或本港內任何法律,對香港每人皆平等適用,並無人可凌駕於法律之上,對某些海外政府官員似乎作出持某種政治理念的人,應不...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79歲),早前被裁定於屯門獨立屋內僭建水池罪成,潘早前提出上訴,昨被駁回。 法官指雖然水池可被移動,但有關水池有一定永久性,因此符合《建築物條例》下的「建築物」定義。案件...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早前被揭發於屯門獨立屋內僭建水池,潘經審訊後被裁定罪成及罰款2萬元。潘早前就定罪及判刑提出上訴,法官今(8日)頒下判詞,指雖然水池可被輕易移動,但仍符合「建築物」定義,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