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91 個
濕疹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濕疹患者長期受皮膚問題困擾,實是難受。港大醫科生李懿(Claudia)自幼深受濕疹之苦,因而對醫學產生濃厚興趣,盼望找出方法幫助長期病患。她亦希望以病人第一身角度,研究醫學相關的創新科技,把醫學理論轉...
夏季是芒果、榴槤等水果生産的季節。時令水果雖然好吃,但糖分相對較高。註冊營養師Jim Lau在Facebook專頁發文,整理時令水果糖分陷阱,指出攝取糖份太多會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不宜進食過量。 最...
濕疹患者深受皮膚問題困擾,嚴重時皮膚更會潰爛滲水,疼痛難眠。濕疹康復者阿Jack在電視節目《嘉嘉醫療自助班》分享自己對抗20年濕疹的經歷,透過中醫調理及運動,大大改善濕疹情況。 最新影片: 阿...
樂壇天后鄭秀文(Sammi)早前驚喜亮相關心妍演紅館唱會擔任嘉賓,闊別3年舞台演出,重返紅館後台走廊時表現興奮,更預告計劃下年在紅館開騷。 Sammi當時表示:「上次開演唱會已經是2019嘅事,希望...
天氣潮濕悶熱,很易誘發各種皮膚病。註冊中醫師張玉珊向TOPick分享一宗濕疹病例,一名46歲女子因經常接觸洗潔精,加上戴手套工作,導致手掌出現「汗疱疹」,甚為痕癢,影響睡眠。求診中醫兩星期,經針灸後,...
消委會測試市面15款床單和床褥保護套,當中聲稱具抗菌功能的9個樣本中,近八成表現欠理想,未必能抑制金黃葡萄球菌和克雷伯氏肺炎菌,其中卡撒天嬌(Casablanca)一個樣本表現最差。 有感染及傳染病...
夏季芒果當造,不過有網民就買到一個生「腳毛」的芒果,在Facebook討論區引起熱議。有此異樣是否能吃?可在揀芒果時避免情況?當造芒果一日又可以吃多少呢? 最新影片: 根據網民貼文配圖可見,芒...
疣是最常見的皮膚傳染病之一,夏天是其傳播旺季,兒童及青少年放暑假多去泳池游泳或外出活動更易中招。他們一旦感染疣,往往會「手多多」抓完疣患再觸摸其他地方,以致加劇傳播,既可擴散至自身其他部位,更可傳染他...
濕疹患者要小心飲食,即使是蔬菜也未必全部可食。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曾在Facebook專頁「CheckCheckCin」列出10種較常見的蔬菜類發物,提醒患有濕疹的人士要慎吃。 最新影片:...
濕疹大爆發,令人難以入睡,影響生活和工作,箇中滋味並不好受。註冊中醫師李騫賢向TOPick分享一宗濕疹病例指,本港一名33歲女子自中學時期因壓力患上濕疹,搽類固醇多年。近期濕疹大爆發,她全身是傷口,腰...
天氣反覆無常、壓力大也會致濕疹發作。皮膚又痕又乾,平日宜吃甚麼紓緩?「Nutri Life」註冊營養師謝詠瑩(Gloria)推介5類食物,濕疹患者平日宜多吃,有助減少發炎、滋潤皮膚,加速傷口癒合。但她...
濕疹發作極痕癢,壓力、飲食也是誘發因素。本港一名28歲女子患濕疹十多年,因工作壓力、食物敏感致復發,雙腳出疹,痕癢、灼熱,搽類固醇後反趨嚴重。其後,她轉而求診中醫,接受治療3周後,紅疹消褪,重見白滑肌...
媽媽總會把孩子放在首位,希望他們健康成長。中學老師蔡南慧(Vivienne)的兒子患有濕疹,於是放棄執教鞭專心研製天然護膚品,還分享給親朋戚友使用。 由於反應很好,於是8年前開設天然生活產品店aWi...
電影《被消失的凶案》將於6月16日上映,電影由張兆輝、陳靜(Dada)、洪天明、任達華、邵美琪、林雪、何華超等人演出。 戲中天明飾演居住於劏房、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及濕疹問題的角色,每次開工都需要花6至...
濕疹,即異位性皮膚炎,在本港有近3成兒童患者,是常見皮膚疾病。雖不具傳染性,但會令患者皮膚有乾癢紅腫甚至出血滲液情況,影響日常生活。而濕疹在中醫被稱爲「濕瘡」,臨床觀察顯示,從中醫角度進行濕疹治理,有...
媽媽總會把孩子放在首位,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中學老師蔡南慧(Vivienne)的兒子患有濕疹,於是放棄執教鞭專心研製天然護膚品,還分享給親朋戚友使用。由於反應很好,於是8年前開設天然生活產品店aWi...
雨水弄濕鞋子,長時間「罨住」雙腳,有機會誘發「香港腳」!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鞋子濕水時已滋生細菌,若長期處於潮濕狀態,容易感染細菌或真菌。 最新影片推介: 天文台預測,一道低壓槽會在...
濕疹困擾不少人,港媽李心尹(Natalie)是其一,現時她已撐過最辛苦之時,曾飽受濕疹煎熬,遭歧視被當成異類留下童年陰影,至懷孕濕疹嚴重,她堅持不塗藥,生怕影響BB,那階段苦不堪言。至兒子有濕疹,Na...
濕疹發作,出水泡、滲液,而且痕癢得令人難以入睡。紓緩不適症狀,可以從飲食入手。TOPick綜合中醫師和營養師分享的食療,羅列在濕疹發作三階段適用,有助清熱袪濕、排毒潤膚、減少發炎的湯水和菜式。 最新...
痛症如坐骨神經痛、關節痛、五十肩等,是都市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亦有不少長者及傷殘人士受長期痛症困擾。 為了減輕社會醫療負擔,有健康科研公司早年投入約7位數字,研發無創復健設備,並夥拍社區服務機構提供痛...
提起濕疹,不少人會皺眉,因為此乃難纏之症,發生誘因又多,塵埃、花粉、食物、氣候等都可伺機發作,令患者痕癢不堪、紅腫、有水疱、脫屑甚至皮膚有出水現象,相當棘手。 時值春夏交替之際,又是濕疹好發季節,中...
第五波疫情繼續回穩,昨接獲1,043宗確診及54宗死亡個案。特首林鄭月娥今早(15日)主持例行抗疫記者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陪同出席。 在推動學生接種方面,聶德權指,目前...
本港第五波疫情下,累積逾百萬港人確診新冠肺炎,不少確診患者康復後,會出現有3種新冠後遺症:咳嗽、腦霧和皮膚問題。若以中醫角度,以上3種後遺症又如何調理最適合。 咳嗽分體質 註冊中醫師張琛表示,Om...
疫情下濕疹患者求診數字上升,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濕疹求醫較疫情前料增加1至2成,以小學生、中學生及男士求診為多,大部分是手部及臉部濕疹,均與戴口罩、頻頻梘液洗手、酒精搓手有關。 第5波不敢外出...
本港約有十分一人患有哮喘,患者可因呼吸道發炎引致呼吸困難、咳嗽、氣喘等症狀,常見的誘發原因包括塵蟎、花粉、二手煙、寵物、天氣轉變及肺部感染等。如果未有得到適當治療,不但會增加日後復發次數,嚴重者更可能...
本港疫情持續回落。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出席疫情記者會。 張竹君指,在死亡個案方面,再多59宗死亡個案,另有5人危殆及16人嚴重,令今波疫情...
天水圍新都綜合醫務中心的到校外展隊,在本月初到區內一間學校為學童打針時疑「打空針」。衞生署今日(12日)接受TOPick查詢時,指得悉相關醫療事故,正詳細了解事件及作出調查,並已要求負責營運該外展活動...
濕疹症狀不同,護理方法也不一樣。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kCin」facebook專頁指出,急性濕疹發作時,皮膚表現為紅、腫、痕癢、濕潤,一旦進入穩定期後皮膚患處會變暗紅甚...
警方今日(12日)表示,一名11歲女童昨日(11日)上午約9時在落馬洲新田運輸交匯處最後露面後便告失蹤,女童的家人同日向警方報案。 女童身高約1.5米,體重約45公斤,瘦身材,尖面型,黃皮膚及蓄長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