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香港物業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美國聯儲局自今年3月起展開加息,上月加息幅度0.75厘更創28年來最大,令本港銀行跟隨加息壓力漸大,由於港息低企環境,未來將存在不確定性,已打擊近期買家入市意慾,繼而演化成為樓價下滑及影響銀行估價取態...
本港樓價於回歸25年間累升1.3倍,不少在1997年入伙的屋苑,甚至以「摸頂價」購入的屋苑,多年來樓價均錄得增長,並升穿1997年水平。 據統計於1997年至少有12個大型屋苑入伙,當中包括天水圍嘉...
香港回歸25年,期間樓價亦歷盡高低起跌,由97年金融風暴、03年沙士、08年金融海嘯,到近期的新冠疫情,雖然曾一度累跌七成,但最終亦能拾級而上,累升達1.3倍,增幅遠超同期人工加幅,甚至通脹。 近年...
息口趨升,銀行估價轉保守,兩大銀行相繼調低多個住宅估價,當中,中銀香港更全面下調10大屋苑網上估價,按月降0.48%至4.83%;新界4個藍籌屋苑跌幅均逾2%,以將軍澳新都城跌近5%最顯著。 本報連...
本港回歸25年,樓市歷盡高低起跌,本刊是次精選10件地產界大事,與大家逐一回顧。 1. 八萬五建屋計劃 97年回歸後不久,時任特首董建華於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8...
本港回歸25年,樓市歷盡高低起跌,趁今日7月1日25年回歸大日子,精選10件地產界大事,與大家逐一回顧。 6. 內地客攻港買樓 本港回歸初期,經濟接連因亞洲金融風暴及2003年沙士疫情影響,百業蕭...
本港回歸25年,樓市歷盡高低起跌,趁今日7月1日25年回歸大日子,精選10件地產界大事,與大家逐一回顧。 1. 八萬五 97年回歸後不久,時任特首董建華於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提出...
本港住宅物業市場基礎健康,有助抵抗美國加息潮。6月份美國加息0.75厘之後,7月份可能再加另一次0.75厘,聯儲局加息目的是對抗通脹。但美國經濟有轉弱跡象,儲蓄率只得4.4%,由美國消費帶動通脹的可能...
今日新特首新管治團隊登場,唐榮找來過往差餉物業估價署樓價指數表現,以3個月為限,看看新特首正式就任後的樓價表現,登場後的首3個月的買賣成交價格,應該最能反映市場對新特首的反應。 首3月數據 揭市場對...
恒基旗下多個九龍區焦點樓盤,深受買家歡迎。其中,鄰近港鐵奧運站的「利奧坊‧壹隅」、「利奧坊‧凱岸」及「利奧坊‧曦岸」,自推出以來市場反應熱烈,一直是年輕中產用家及投資者置業恩物。適逢香港回歸25周年,...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3至4月份樓市旺勢帶動按揭市場造好,5月份按揭申請進一步增加,根據金管局最新住宅按揭統計,2022年5月份新申請按揭宗數再增加9%至12,892宗,數字連升3個月,創過去...
新盤趕下半年登場,潛在供應激增,達70盤共2.9萬伙,惟市場充斥多項不明朗因素,相信發展商仍舊各出奇謀吸客,貼市價或低市價推盤,會續成下半年推盤新常態,有關趨勢從近期開價的新盤已可見一斑。 下半...
凱柏峰I今在1號風球懸掛下,於尖沙咀在首輪銷售238伙。當中買家李生為退休人士,他表示剛以近800萬元購入一個兩房單位自住,本身為同區客,諗為香港樓市平穩發展,看好前景,亦對發展商充滿信心,自住不怕加...
受加息隱憂、疫情反彈及新盤搶客三方夾攻下,6月份10大屋苑約129宗成交,為自2019年12月後、近兩年半單月新低,按月交投量進一步下跌逾3成,9個屋苑回落;而樓價亦跌多升少,6屋苑按月跌幅2至7%。...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本月至今(截至28日)將軍澳區20個私人屋苑錄129宗二手住宅註冊,較上月同期的207宗減少約37.7%。鑑於簽署買賣合約至遞交到土地註冊處註冊登記...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CSI(住宅售價)最新報48.18點,較上周的48.15點微升0.04點,是美國加息0.75厘後第二周的市況。上周CSI跌穿50點好淡分界綫,但今周CSI止跌,沒...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疫情逐步回穩,買家重拾置業安居的信心,連帶資助房屋市場買賣表現亦穩步向好。據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網頁最新數據,今年五月份全港錄172宗居屋第二市場買賣個案(按簽署臨時...
這次個案的主角George是一名獸醫,今年便會移民到英國。他表示,選擇現時離開香港,是為了6年後正式入藉英國,子女剛好適齡入大學,可利用英國公民身份享受相對較低的大學學費。然而,移民前卻是有些金錢上憂...
美國踏入加息周期,雖然香港銀行至今(6月29日)未有跟隨加息,但與業主供樓開支相關的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反覆上升,最新(6月29日)報0.88厘。 目前銀行新造H按低至H1.3%,以貸款...
香港是世上唯一實施一國兩制的地方,由於制度的成功,長期受到資金和人才追捧。為免經濟過熱和就業市場出現競爭,港府一向的政策,都是圍繞在如何限制資金和人才湧入本港。 專業行業方面,我們的政策是本土保護主...
本港住宅物業市場基礎健康,有助抵抗美國加息潮。6月份美國加息0.75厘之後,7月份可能再加另一次0.75厘,聯儲局加息目的是對抗通脹。但美國經濟有轉弱迹象,儲蓄率只得4.4%,由美國消費帶動通脹的可能...
加息預期升溫,觸發樓價下調,5月官方樓價指數按月回落0.34%,當中中小型單位售價指數全綫受挫,最多下跌0.62%。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資料,上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84.4,較今年4月錄3...
回歸25年,昨日有地產代理統計,根據全港18區計算,原來升幅最高是油尖旺,達到2.35倍,整片西九龍區填海發展,單單計算九龍站多個豪宅盤,在1997年後陸續開賣、入伙轉售,已大幅抬高同區平均價格。 ...
美國踏入加息周期,銀行資金成本上漲。有中小型銀行率先上調拆息按揭(H按)鎖息上限,由2.5厘增至2.725厘,屬於近4年首次上調鎖息上限。分析認為,上調「封頂息」為日後銀行調高最優惠利率前奏。 近年...
【本報訊】香港即將回歸25年,期間樓價雖曾大上大落,但最終仍錄得可觀升幅,業界人士預料,隨着量化寬鬆及低息環境持續,料下半年樓價仍可再升最多7%。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該行統...
利嘉閣地產董事陳大偉表示,美聯儲接連加息,部分市民擔心本港按揭利率有上調壓力,加上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大幅拉走二手購買力,令二手屋苑成交量繼續受壓。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數據所得,全港50個指標屋苑於上周...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指出,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期間,本港樓市經歷房屋政策變遷及內外因素衝擊,樓價一度大上大落;惟總括而言,「美聯樓價指數」迄今較回歸前上升近7成。樓市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
疫情成內地樓市最大不確定因素,不過,易居企業集團行政總裁丁祖昱認為,相較於長三角、環渤海區域,大灣區的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是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區域。 大灣區樓市成交跌幅最小 他引述CRIC數據表示,...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疫情未散,加上一手新盤及息口趨升夾擊,導致二手市場部分業主心怯,以相對低價沽售物業,拖累獲利比率及賺幅反覆探底。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2022年五月份全港3,41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