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19 個
MSCI中國指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離岸及在岸中資股均於5月逐步沉底,主要受到宏觀濟數據疲弱、地緣政治憂慮升溫、人民幣疲弱、地方政府債務沉重有關。美銀指出,MSCI中國指數預測市盈率跌破10倍,低於長期平均的12倍,雖然部分投資者認為大...
Mircosoft(MSFT)周一(15日)贏得了歐盟對其以690億美元收購動視(ATVI)的反壟斷批准。市場認為這是一項重大進展,雖然英國否決了交易,但仍可能促使中國和韓國監管機構效仿, Mirc...
MSCI公布季檢討結果,MSCI中國指數新增53隻股份,當中包括京東物流(02618)、中遠海能(01138),同時剔出13隻股份。相關變動將於5月31日收市後生效。 京東物流彈高5.8%,報13....
指數公司明晟(MSCI)指,基於美國海外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2021年12月16日刊登的行政指令,商湯(00020)被列為「非SDN中國軍事綜合體企業清單」,即被視為受禁制對象,因此不符合納入M...
MSCI明晟指數公布,商湯(00020)不符合納入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或MSCI中國指數名單,因美國行政名令13959及14032,美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於2021年12月16日列商湯為...
MSCI明晟指數公布,商湯(00020)不符合納入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或MSCI中國指數名單,因美國行政命令13959及14032,美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於2021年12月16日列商湯為...
美國銀行上周跟歐洲投資者會面,並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歐洲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看法,與中港投資者一樣,他們均對中國市場的低迷表現感到沮喪,而且對中國短期經濟復甦存在分歧,至於新興市場的長線投資者,亦嘗試在中...
「中」字頭股份近日成焦點,高盛表示,國企改革要追溯至1970年代,2010至2020年間,國企股表現跑輸民企約60個百分點,直至2021年才轉勢,去年股價反彈32%,今年國企在創新、股票估值及中國策略...
受美國經濟衰退憂慮升温等外部負面因素壓制,投資者情緒受影響,海外中資股市場近期表現有所承壓,未能延續此前自3月中旬以來的漲勢。 短期內諸如美股市場因衰退擔憂影響的回調、A股因TMT板塊(科技、媒體和...
重點 1.瑞信邵志銘估計,港股第二季波幅區間為18000至22700點水平。 2.他認為中資電訊股屬於「有升有息」板塊,兼具防守力。 3.他預期美國終端利率約5.1厘;料美國陷入深度衰退機率較低...
大華繼顯表示,MSCI中國指數在3月上升4.5%,受惠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在4月持續好轉,相信中國股市會向好發展,因此加入阿里巴巴(09988)、安踏(02020)、比亞迪(01211)、中海外(0068...
中國經濟疫後逐漸復甦,花旗指,中國經濟有明顯復甦跡象,但復甦勢頭卻弱於預期,因此將恒指原訂於6月的目標價24000點押後3個月,變成9月的目標價,該行偏好互聯網、消費、交通運輸及醫療保健行業。 該行...
國企公路股是老牌收息的中資股,除了息率吸引,更因為業務夠穩定,收益能見度高,而深得好息者青睞。 中資公路股已陸續公布業績,國企公路股多為省市國資委旗下資產,收益多與地區經濟有關連,所以揀選公路股,...
內地經濟重啟,經濟活動正在快速恢復,推動公路股業務復甦。當中,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00576)去年業績優於同業,股息率有6.8厘。 公路股已陸續公布去年業績,普遍收入和盈利雙雙下跌,主要是受到疫情衝...
港股在阿里巴巴(09988)帶動下急升,摩根士丹利表示,近日市場出現兩個重要事件,第一是阿里巴巴啟動集團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架構重組,第二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佈《網信部門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明確指出保...
隨中國復常,今年中資企業盈利將顯著改善。高盛指,過去20年,當中資股盈利增長超過15%時,當年股市便有80%機會率上升,今年該行預計MSCI中國指數盈利增長17%,較市場平均預測14%更樂觀,也是過去...
高盛預計,隨中國經濟重新開放為企業帶來意外利潤,中國股市自1月底以來的下跌勢頭將會逆轉,認為到2023年底,MSCI中國指數將達到85點,較當前水平高約24%。 根據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劉勁津等策...
中國股市自今年1月延續去年的強勁表現後,近期出現一輪回調,投資者獲利情緒開始浮現。 我想指出的是,短期波幅難免會增加,但下一階段業績增長和全國兩會出台更多刺激政策的憧憬,將會是推動中國股市上漲的主要...
恒指連續兩日出現調整,失守22000關,但總結1月仍升2,061點或10.4%。大行對2月股市前景依然樂觀,認為中國經濟的周期性復甦將會持續,帶動大市繼續上升,投資者亦預期港股短期整固後可再次反彈,仍...
MSCI中國指數今年來累升18%,滬深300指數亦升8%。高盛指,過去十年,中國A股於農曆新年開市後首周,平均有2%升幅,而且上升的機會率高達70%,若歷史重演,相信中資股可以延續今年以來的升浪。 ...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新興市場策略師郝立安(Julien Holtz)認爲,儘管中資股尤其是離岸股票的估值自去年11月開始急劇反彈,但目前估值仍相對處於中性水平,加上基本面和技術指標都有利於中資股重新評級,...
2023年投資中港股市,六字真言為「炒差距、追進度」。在西跌東升的經濟預期下,中港股市、隨着疫情、經濟各方的改善,將利好企業盈利回穩,今年勝去年,炒的是盈利表現的差距,國家、經濟、企業的發展進度,這兩...
內地經濟復常,加上中央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大行估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以上。滙豐予上證2023年尾目標3600點,較昨日收市價3224點,潛在升幅11.7%;予滬深300指數目標4600點,...
港股今年開局理想,瑞銀投資銀行香港策略師陳志立指,外資過去1年至1年半期間低配港股,但隨中港通關,加上香港經濟轉好,相信港股今年可跑贏歐美股市,恒指目標價23600點,潛在升幅約10%,MSCI香港指...
瑞信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兼董事總經理邵志銘在接受《MoneyTimes》專訪時表示,在內地大幅放寬防疫政策、政府表明將經濟增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以及中概股監管風險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股市的基本面正逐步改...
展望2023年,海通國際私人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表示,中國股市在2022年持續跑輸海外,這情況在今年有望扭轉。從歷史估值來看,MSCI中國指數目前已處於歷史10年平均值,約12倍左右,目前的估值...
中金發表報告,表示今年首季港股市場有望維持積極前景,早前面臨美聯儲緊縮、中國增長疲弱及監管環境與地緣政治等壓力也逐步緩解,預料今年MSCI中國指數或存在14至18%的修復空間;配股策略方面,中金看好消...
中港澳重新通關,高盛認為,內地重新開關及環球經濟於2024年復甦將於2023年最突出的投資主題,當中北亞將會跑贏東盟(ASEAN)及印度,中國股市則會進一步上揚,而韓國亦預期會逐漸向好,相信MSCI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