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54 個
MSCI中國指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摩根士丹利預計2024年年底的基準指數目標分別為:恒生指數18500點(較11月15日收市+2.3%),恒生中國企業指數6350點,MSCI中國指數60點和中證500指數3,850點。由於即將到來的催...
瑞銀近日發表中國市場明年股票策略報告,推薦最新中國市場模擬組合「首選股」。瑞銀預期,美國經濟明年將出現相當溫和的衰退,加上全球利率下降,將為中國股市帶來支持。瑞銀認為中國股市受惠於低估值、投資者持倉較...
美元轉弱人民幣走強,令港股昨日止跌反彈超過300點,重上50天綫,成交金額亦回升至1,000億元以上。中外投資者憧憬利率下降,會成為大市及科技股上升的催化劑。 截至昨晚11時30分,恒指夜期升185點...
MSCI公布季檢結果。其中,MSCI香港指數納入九龍倉(00004),未有剔除任何股份。相關變動將於11月30日收市後生效。九倉股價升逾4%,高見20.65元。MSCI中國指數方面,一共納入19隻股份...
儘管近日中港股市有止跌跡象,投資者的悲觀情緒亦有所扭轉,但摩根史丹利(大摩)昨日發佈的2024中國股市展望報告,仍只把中國股市評為「與大盤持平」(equal-weight)。報告認為,中國股市復甦的阻...
中港股市今年整體表現令人失望,內房債務風險、內需持續疲弱等利淡因素令資金卻步,大摩展望最快要到明年3月兩會才有可能有樂觀的消息刺激,並建議投資印度及新加坡。 摩根士丹利的郭強盛團隊預期,明年中國及其他...
中港股市今年表現令人失望,「冠軍分析師」摩根士丹利郭強盛團隊預期,明年日本及印度經濟及每股盈利增長將會再次令人驚喜,但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料再次令人失望,亞太區(日本除外)及新興市場首選維持印度、新加坡...
中資股近年表現欠佳,令不少外資卻步。MSCI董事長兼行政總裁Henry Fernandez承認,面對全球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國際投資者普遍未有尋求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外資客戶亦不急於要求MSCI進一步提高...
經濟在政策、增長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支持下開始好轉,瑞銀認為,市場情緒可能也將見底回升。 7月份數據全面不及預期,但過去一個月,政策支持大幅加碼,經濟數據明顯回穩,而華為Mate 60旗艦手機的發布(據...
多間機構看好中國股市第四季表現,並上調內地經濟預測,或有利中港股市第四季反彈。高盛認爲,多項因素顯示中資股第四季度有機會向好,建議策略性增持中資股,並預測MSCI中國指數有望在未來12個月獲得約15%...
內地未來兩周將公布第三季經濟數據及9月數據,券商看好中國復甦動力,港股昨午後復市靠穩,全日升31點,北水在國慶黃金周後恢復,吸資20億元。 聚焦內地通脹 瑞銀料升0.1%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
中港股市今年走勢跑輸大市,高盛利用自上而下框架,分析30個宏觀及市場因素,並建構一個「市場輪動模型」,以評估H股及A股的回報差異。該行發現,H股於未來3個月的表現,有70%可能性跑贏A股約3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復甦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同時歐洲央行維持加息政策,引起投資者的關注,以謹慎的態度調整投資策略。在經濟不確定時期,投資者必須細心評估投資的風險,並尋找穩健的投資機會。這次的數據對投資者有哪些啟示呢...
眼下中港市場的估值都相對低殘,外資似一面倒看淡中國市場,但並非人人如此。《華爾街日報》近日就刊登專欄作家James Mackintosh的文章,題為《Yes, There Is a Bull Case...
中國市場近年持續疲軟,投資者面對低回報及憂慮投資中國市場風險升溫下,今年來面世的新興市場(中國除外)股票基金數目升至破紀錄高位。據彭博統計顯示,今年來有14隻新興市場(中國除外)股票基金推出,去年全年...
對於中國市場前景,富達國際認為,中國市場近月大幅下跌,人民幣兌美元滙價受壓,甚至逼近疫情嚴峻時期水平。基於一連串疲軟的經濟數據,加上房地產及金融業壓力再升温,投資者調低對經濟增長及政策力度的預期,造成...
恒指自2021年11月以來再次錄得7連跌,昨日低見17587點,見去年12月以來低位。雖然北水愈跌愈買,全日吸資超過95億元,但外資看法轉審慎,有大行更下調MSCI中國指數目標價,並認為內房行業下行幅...
由內房延伸的債務危機久未見平息,高盛3個月內第二度下調MSCI中國指數目標,將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今年盈利增長由原先估計的14%,下調至11%,年終指數目標由70降至67,但仍較上周五收市水平高出1...
評級機構晨星(Morningstar)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迄今為止,在29隻中國股票基金中,只有3隻跑贏了MSCI中國指數5.5%的跌幅。其中帶有價值風格傾斜策略的富達中國焦點基金(Fidelit...
經歷過去幾年的大跌市,外國投資者似乎對中國失去了興趣,專注於中國的活躍對沖基金數量至少自2012年以來首次下滑,當中Preqin Ltd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份,活躍的基金數量降至656隻,低於去年的6...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最新報告表示,中國政府釋出加大政策支持以穩定經濟增長的信號,這將有助於重振市場信心,目前看來,中國股票的風險回報仍具吸引力。報告表示,中國股票的風險回報仍具吸引力。...
中央政治局會議十年來首次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市場信心」,投資者想部署內地股市,可考慮證券股。當中,優先選龍頭股中信証券(06030)。 政策沖喜,配合人民幣進一步走強,中港股市昨日雙雙爆升,券商...
人民幣滙價近日再挫,兌美元再度跌穿7.2,兌港元跌穿1.09。彭博指出,中國股票承壓,也使其今年以來相對於新興市場股票的落後幅度擴大到16個百分點,是至少1999年以來的最大差距。人民幣相對於一個開發...
近日港股重拾跌勢,今年加息陰霾揮之不去,許多人都選擇持有現金、定期存款,而對投資股債抱謹慎態度。渣打銀行北亞區首席投資總監鄭子豐撰文指,定期存款也會面臨「再投資風險」,相較於持有現金,他更認為要配置優...
中港股市第二季與外圍的欣欣向榮背道而馳,表現令人失望。不過瑞銀仍然認為,就算下半年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政策刺激,2023年第二季度仍標誌著連續增長的谷底,並且預計動能將逐漸改善。 瑞銀以MSCI中國指數做...
中國短期的復甦力度或有所放緩,然而從三大中長期增長動力改變之中,也可以乘着中國經濟轉型找到一些能提早布局的投資機遇。 中國放寬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管控措施後,經濟活動在2023年第一季度明顯恢復...
摩根士丹利表示,雖然中石油(00857)股價今年累升逾六成,跑贏MSCI中國指數66個百分點,亦勝過中石化(00386)約38個百分點,但基於三大原因,分別是高息、強勁現金流增加股份回購的潛在可能、倡...
重點 1.滙豐資管沈昱指,MSCI中國指數PE僅約9.7倍,可逢低吸納。 2.她認為須有更強力的刺激政策,宏觀經濟加快見底,股市才有望強力反彈。 3.沈昱看好基本面向好板塊,如個別國企、新能源車、服務...
聯儲局本月議息會議預測年內仍有機會再加息2次,但市場看法出現分歧。滙豐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陳寶枝預期美國進一步加息空間有限,當地甚至有機會陷入經濟衰退。但亞洲地區則會受惠區內強勁經濟復甦,其中中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