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都市健康殺手 —— 糖尿病年輕化! 很多人都認為飲食不節制,身體攝取過量糖份,好易養成糖尿病,但在中國內地一名年僅 1 歲女嬰「1顆糖都沒吃過」,卻被診斷罹患糖尿病,令家人十分震驚,媽媽即時崩潰:「怎...

09:55 2023/12/02
兒童健康︱1歲 BB 不愛喝奶揭患上糖尿病 媽淚崩:「1顆糖都沒吃過」

據醫管局統計顯示,目前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者,即每10名港人中便有一名患者,而且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西班牙及法國一項追蹤7年、逾10萬人參與的研究發現,只要在一個時間前進食,糖尿病風險可大減59%之多...

12:55 2023/11/29
KO糖尿病|食早餐可預防糖尿? 研究揭最佳進食時間:患病風險降59%

流感季提前來襲,多地停課,醫院滿診,國內再掀搶藥風,其中「新冠神藥」連花清瘟再次熱銷,以嶺藥業(深:002603)可躺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三年後首個冬季,流行高峰提前到來,病徵較往年嚴重,近日全國流...

2023/11/25
賣流感神藥 以嶺躺着賺

59歲的古明華(古佬),2020年離開效力26年的TVB後,移居內地發展,去年更進軍飲食業,在江門開設茶餐廳。你早前接受網台節目訪問,自揭女兒10歲時確診患上腎小球炎症,加上太太曾遇車禍,後遺症令她行...

12:36 2023/11/24
愧疚妻女丨女兒10歲時確診腎小球炎 古明華連踩50個鐘捱出病一度萌輕生念頭

水分是維持人體運作的一大重要物質,除了能加快新陳代謝,亦有排毒的作用。有台灣醫生就引述美國研究,指出水分攝取不足的人士,更容易患上心臟及肺部疾病,增早死風險,而患上糖尿病、認知障礙症等慢性病的風險,亦...

17:22 2023/11/23
喝水養生|飲水唔夠患糖尿病失智風險高64% 揭9大最佳飲水時機

秋冬時份,感冒季節,是抽空飲杯薑茶有備無患了吧!教你做杯薑糖紫蘇葉茶。材料:純正薑粉一茶匙、紫蘇葉三片、紅糖適量。做法很簡單,把薑粉和撕碎了的紫蘇葉,放入大瓷杯中,沖入大滾水,再加入適量紅糖,上蓋,焗...

2023/11/22
兩款祛寒健胃茶

減肥方法層出不窮,但也要用對方法才能生效。台灣就有女醫生分享減肥經歷,指出自己體重曾高達80公斤(約176磅),甚至在街上被誤以為是孕婦,經歷多次減肥失敗後,她最終靠2個飲食方法成功減走25公斤(約5...

11:38 2023/11/20
減肥大作戰|過肥被當孕婦 女醫生靠2大飲食法激減55磅重拾健康

香港約有百分之六至十二的育齡女士患多囊卵巢症,並受月經周期不穩、Androgen賀爾蒙高、胰島素抗阻、慢性無排卵等困擾。通常更伴隨高血脂、血糖和血壓,更易患上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 高體脂率的女性,其實...

2023/11/20
減脂肪可令經期準時

現代人經常上班久坐,缺少日常運動,導致腰圍愈來愈大。台灣有醫生則指出,腰圍越大,壽命也會越短,而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以及檢視内臟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最新影片推介:台灣胸腔重症科醫生黃軒昨日(16日)...

20:02 2023/11/16
中央肥胖|美國研究:腰圍越大壽命越短 每粗5cm死亡率恐最高增9%

不少人平日「無肉不歡」,但原來吃肉也會導致糖尿病?美國早前發布一項研究,指出經常吃紅肉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如果每周吃超過1個分量,風險更會增加62%之多。最新影片:美國哈佛大學早前進行一項研究,調...

18:20 2023/11/15
糖尿病危機|常吃紅肉易患糖尿病? 專家揭每周超過1分量風險增62%

薯片是不少人愛吃的零食。不過,近日有台灣醫生引述美國加州大學研究指出,食薯片會讓人變刻薄,還可能會增加攻擊性與易怒行為,其影響甚至比飲酒更嚴重。最新影片推介:台灣減重醫生蕭捷健在Facebook個人專...

14:27 2023/11/15
食用安全|加州大學研究食薯片令人易怒 抑鬱風險增加同1種成分有關

內地一名抖音網紅「快樂小趙」周二(14日)傳出離世消息,年僅29歲。據報他生前患有糖尿病,8月曾一度因酮酸中毒送院急救,健康狀況一直不甚理想。他的幾位友人在網上證實其死訊,透露他是獨自在家中離世,目前...

14:00 2023/11/15
糖尿病危機|29歲男網紅倒斃家中揭生前患嚴重糖尿病 醫生列6大病徵:多無跡可尋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13日)正式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合資格人士即日起可經任何一間地區康健中心參加計劃,只需支付120元便能與自行配對的家庭醫生進行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最新影片:申請...

18:30 2023/11/13
慢病共治|$120可篩查糖尿病、高血壓 一文睇申請資格+方法

政府「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今日(13日)展開,年滿45歲、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可到地區康健中心登記參加,在政府資助下,以共付模式於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治療和跟進...

16:32 2023/11/13
【慢病共治計劃】計劃今展開 盧寵茂︰逾400私家醫生已登記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周三(9日)批准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美:LLY)把糖尿病藥物「Mounjaro」,用於治療成人肥胖症狀。禮來將會改用「Zepbound」名稱,...

12:20 2023/11/09
【減肥神藥】禮來減肥藥獲FDA正式批准銷售、口碑更勝Wegovy? 中港股市有何概念股

糖尿病是本港主要死因之一,根據醫管局統計,2021年有548人死於糖尿病,在主要死因中位居第10位。而糖尿病近年亦有年輕化趨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渭湘接受《TOPick診症室》訪問,提到一名30...

17:44 2023/11/08
糖尿病|30歲港女拒接受患糖尿病致病情惡化 醫生:初期無明顯症狀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不斷增加,據統計,本港有28%至30%成人患上此病,部份患者會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惟目前仍沒藥物治療。浸大最近研究發現,「豬去氧膽酸」(HDCA)能...

13:05 2023/11/08
【脂肪肝】浸大揭豬去氧膽酸具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潛力 口服藥料最快5年後推出

政府宣布下周一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鼓勵45歲或以上未曾確診「慢病」的市民,經18區康健中心參加計劃,配對家庭醫生作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如果確診每年可到家庭醫生接受診症,可獲6次、每次16...

2023/11/07
慢病共治下周一推 有醫生索800元貴4倍

銀屑病關節炎這種風濕科疾病,所誘發的炎症徵狀不僅可出現在患者的大關節,更可能波及手指等末端關節,對活動能力帶來重大影響。醫生在診斷上,除了檢視臨床病徵,亦須透徹了解患者的病史及身體狀況。有風濕科專科醫...

00:00 2023/11/02
銀屑病丨銀屑病關節炎診斷用藥須精準

當身體出現異樣時,切勿掉以輕心。台灣一名30歲男子後頸皮膚離奇發黑,胃部亦出現不適症狀,照胃鏡檢查後,結果確診胃癌。醫生指出,這種症狀名為「黑色棘皮症」,如發現身體3個位置皮膚變黑,有可能是糖尿病、癌...

15:40 2023/11/01
疾病警號|30歲男後頸皮膚發黑驚患胃癌 醫生:3位置變黑恐是大病徵兆

Pat是位想增重增肌的客人,她從事需要體力勞動的工程師工作。還記得她第一天踏入我的工作間,滿臉擔心的樣子問:「你看過我的醫療記錄,該知道我的血糖已到臨界點!為何你還安排我每餐吃一碗飯?我上網看過很多資...

2023/10/30
糖尿病前期患者增肌記

說到特色蔬菜,第一樣想到的便是紅菜頭,畢竟是很少見的紫紅色根莖類蔬菜,而且紅紅的感覺很怪異。一旦切開紅菜頭,會流出紅色的汁液,大家千萬不要被嚇怕,這正正是紅菜頭的營養來源。它的紅色汁液來源自甜菜紅素,...

16:43 2023/10/27
蔬菜營養丨紅菜頭助降血壓抗氧化 營養師推介健康食譜3類人慎食

雖然心臟是體積較小的器官,與拳頭的大小差不多,但卻是人體最強的肌肉,時刻發揮維持生命 的功能。不過,心臟的運作很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所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心血管疾 病是全球頭號殺手,估計每年造...

16:32 2023/10/27
心臟健康|心血管疾病年殺千萬人 專家分享護心6招

部分人習慣睡眠時會開一盞小夜燈,但原來這習慣可危害健康。台灣胸腔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分享,開燈睡覺會影響睡眠品質,而長期處於缺乏睡眠的情況,可導致4個嚴重後果。台灣胸腔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在Facebo...

17:25 2023/10/24
【睡眠健康】開夜燈危害身體健康? 醫生揭示缺乏睡眠可致4大禍害

創科發展迅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率領代表團,訪問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德國柏林和法蘭克福期間與當地工商界代表會面,阿斯利康亦是其中一家積極參與討論的企業。 阿斯利康一向重視在中國的發展,期望為中國疾病...

2023/10/17
阿斯利康無錫國聯 打造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