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糖尿病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優質睡眠對身體和精神健康很重要,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約有27%人口患有「睡眠障礙」(Somnipathy),導致睡眠不足。 雖然有不少佩戴式裝置如智能手錶等能監測睡眠質素,但這些產品都...
良好的睡眠質素對身體很重要,有些人習慣開著電視睡覺,不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光線會影響睡眠質素,睡覺時房間就算只有微弱光線,例如開著電視機、手機等,都有機會增加患糖尿、肥胖、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 綜合...
糖早已被視為壞孩子,可引致肥胖、心臟病和糖尿病,現今再加判一罪,就是可能引致肝癌。 最新影片: 美國近三十年發現,女性肝癌有所增加,反之,引致肝癌常見因素,包括乙型肝炎和酗酒,在女性卻有下降趨...
肥胖,是困擾不少都市人的問題,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不容忽視。有「肥仔賢」之稱的藝人劉錫賢,肥可謂是他的招牌icon,原來自27年前起他已被糖尿病纏身,後來更衍生至血脂、血壓高等慢性病,體重最高峰時達3...
女士們熱愛美甲,不過,在指甲表層貼上裝飾物,覆蓋了原本的指甲顔色及形狀,就會因此失去一個觀察身體健康的途徑。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在YouTube節目中拆解指甲顏色、形狀背後的健康訊息。 最新影片: ...
想健康,必須遠離高果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HFCS),它是人工合成果糖,極為邪惡;但它就在我們左近:汽水、糖果、果汁飲品、台式手搖飲品、果占、班㦸窩夫糖漿等。玉...
肥胖,是困擾不少都市人的問題,近年更有年輕化趨勢,不容忽視。有「肥仔賢」之稱的藝人劉錫賢,肥可謂是他的招牌icon,原來自27年前起他已被糖尿病纏身,後來更衍生至血脂、血壓高等慢性病,體重最高峰時達3...
每周3天在醫院耗上大半天洗腎,要自食其力照顧自己對一眾末期腎病者可謂遙不可及。醫管局2年前起引入新一代洗血機,為腎友帶來福音,可安在家中以更短時間「洗血」。成為威爾斯親王醫院首名新一代洗血機用家,可在...
愈來愈多人注重健康,不少減肥人士會利用生酮飲食「keep fit」。生酮飲食達人唐貝詩(Lydia Tong)接受了TOPick訪問,分享自己生酮飲食之道,以及對健康的見解,希望有更多人注重健康,「K...
都市人生活繁忙,常以微波加工食品做正餐。最近台灣有醫生卻分享案例,指出曾有一名50多歲男病人因工作忙碌,長期以便利店的微波食品做午餐及晚餐,求醫揭發患上肝癌。有歐洲大學的研究曾指出,被添加大量防腐劑、...
台灣疫情有放緩迹象,單日新增5萬643宗本土感染,中重症佔426宗,再多163名患者死亡。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確診。中重症患者累計破萬宗。 426中重症 增163人亡 新增個案中,台中和高...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宗個案。近年保險公司大力推廣高端的醫療保險計劃。這類計劃的好處是,個別賠償項目不設賠償上限,只有一個很大的每年和終身賠償限額。相比過去每個賠償細項,都有上限的醫療保險,計劃吸引力很高...
當得悉進入糖尿病前期,不少人視糖份及澱粉質為「洪水猛獸」,註冊營養師區雅珊指是誤解,關鍵在於精明選擇。「當巿民發現自己血糖比較高、又未確診糖尿病時,把糖份及澱粉質一律戒絕,其實要減少的是精緻澱粉質,此...
不少人選擇每年定期做身體檢查Body Check,希望預防勝於治療;亦有部份市民因即將接種疫苗而進行體檢。挑選體檢計劃時,應考慮甚麼事項?是否檢查項目越多越好、越貴越有效?未買保險就進行身體檢查將會面...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指數處於血糖踩界或偏高的情況,但仍未達致糖尿病的標準,盡管如此,代表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已經開始比正常人多,是患上二型糖尿病前的警號。不要灰心,從飲食及運動入手,此階段仍有逆轉的機會...
世衛於二一四年建議成人和小孩,每天攝取的糖份上限為二十五克,即少於五茶匙。翌年的報告再次提出,成人和小孩攝取的糖份應少過每天熱量攝取總和的一成(最理想是少於百分之五)。報告又提及,糖與牙齒疾病、糖尿病...
減磅戰友琪琪問:「我這星期有輕了兩磅嗎?」 我問:「何以見得?」 她說:「剛由旺角行到尖沙咀,雖然太陽沒有高掛,但已弄得汗流浹背,我相信應該有助瘦身。」 我告訴她:「流汗跟瘦身並沒有太大關係,試...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指數處於血糖踩界或偏高的情況,但仍未達致糖尿病的標準,盡管如此,代表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已經開始比正常人多,是患上二型糖尿病前的警號。 不要灰心,從飲食及運動入手,此階段仍有逆轉的...
夏天荔枝當造,不少市民紛紛購入荔枝嚐鮮。而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吐苦水,指在街市買荔枝時遇上不愉快經歷,引來討論。 最新影片: 事主在荃灣楊屋道街市附近買荔枝,由在「荃灣人」群組中上...
今日6月3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傳統要吃糭應節,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有醫師提醒,患有糖尿病、長者等4類人不宜多吃;而糯米較難消化,吃糭時可以配擔一些湯水幫助消滯。 人民網引述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
端午節少不免會吃應節食品,但美食可口,也要適可而止。內地一名患有糖尿病的65歲男子,在端午節前夕一日三餐食粽,不久就出現突然頭暈乏力的情形,送院檢查發現血糖飆升至18。醫生表示粽內有蜜餞及豆沙等材料,...
台灣藝人胡盈禎(小禎)現在擁有健康身形,而且還有腹肌及馬甲線,不過原來她曾經胖到231磅,體脂41%,肥腫難分,因為新陳代謝問題,嚴重影響到健康,之後她決心減肥,透過運動和飲食控制,體重已下降至110...
很多上班族或小朋友,都會食包裝蛋糕做早餐,不過其實包裝蛋糕含有不少糖分。TOPick檢視市面85款包裝蛋糕,發現96%都屬於「高糖」,最高糖的一款每100克更含42.2克糖,即約8.4粒方糖。註冊營養...
長者很多時眼矇,可能覺得是退化問題以致看不清,但有否想過有機會是由於眼睛病變而患上眼疾呢? 最新影片推介: 眼疾症狀 首先,要分辨視力是突然下降還是慢慢下降,視力影響是中間範圍、整個畫面,還...
瑪麗醫院65歲女病人許佩蘭上月6日因急性心肌炎引發心臟衰竭入院,現需要緊急換心,目前為O血型移植名單首位,醫院及家屬呼籲捐贈遺體心臟(詳情即看【下一頁】)。葛量洪醫院心臟內科副顧問醫生黃加霖今日(25...
心腦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20歲出頭也會心臟病發!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榮譽臨床教授、心臟科專科醫生蕭頌華表示,本港每年急性心臟病個案約有1萬宗,搶救不治最年輕者僅20多歲。曾有一名青年因突然氣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