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全國兩會明日(4日)揭幕,第十三屆政協今日(3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主持,向中外媒體介紹大會情況及回應記者提問,談到香港、疫苗、國際關係、北京冬奧等問題。大會同時公布全國政協十...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中美科技戰沒有顯著緩和跡象。美國國會設立的諮詢委員會日前發表「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報告,更多內容曝光;由於大陸武統台灣存在可能性,美國如再依賴台灣芯片(又稱晶片)...

全國兩會明日開幕。在疫後復甦、世界百年未遇大變局之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疫情疫苗、對外開放等議題備受關注。本報帶你一次看懂兩會是什麼以及亮點議題。 Q:兩會是什麼? A:兩會分別指全國人民代表...

今年全國「兩會」將自周四(4日)起以全國政協會議揭開序幕。全國政協今日(周三)下午將舉行記者會說明議程;全國人大記者會則訂於明日晚上。內媒報導,北京周四起將在多路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據央視報道,北...

美國計劃借盟友及國際力量,在與中國的對抗上取得上風。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應積極參與,而非拋棄責任、退出所有能夠形塑規則的國際組織。當美國退出,中國就遞補缺口;但當美國參與並領導眾人,就是力量的來源。...

拜登政府連續打出「人權牌」,其拉攏盟友包圍中國的策略,已初步浮出水面。美媒卻指出,拜登的計劃已初見成效,同時亦面臨考驗,原因是在協調對華策略時,美國與盟友在利益上未必一致,可能被中國找到突破點。目前澳...

中美元首上月通電話,中國官媒形容「向世界釋放積極訊號」。不過,美方頻提「競爭」一詞,彰顯中美緊張程度未和緩。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稱,...

美國彭博社推出新一期抗疫韌性榜,中國內地在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之中,排行第6,大部分指標都遠遠優於排行27的美國。不過,中國在新冠肺炎疫苗普及接種方面,面臨著人口眾多的挑戰,整體在榜上遭澳洲、新西蘭、...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若美國9成人口接種新冠疫苗達到群體免疫,可能8月前達成,中國和美國應該撤銷兩國之間所有旅行限制。 吳尊友:美8月或群體免疫 路透社報道,就病例數目而言,美國...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發表首份貿易議程,表明將對中國貿易行為採取強硬政策,強調將動用一切可用的工具來應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獲提名出任美國貿易代表的戴琦(Katherine Tai)...

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NSCAI)發表有關人工智能(AI)戰略的最終報告,指...

中芯國際於去年12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貿易黑名單,其芯片(晶片)生產及技術發展方面一度陷入挑戰。內地傳媒最新報道,中芯已獲部分美國供應商的供貨許可,主要是14納米及以上的成熟製程產品或技術。不過10納米...

美國拜登政府再展示對華強硬態度,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周一(3月1日)發布的貿易議程,其中一項優先事項提到,在全面審查對華貿易政策的同時,將動用「一切可用的工具」,應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

拜登上任美國總統後,中美角力未降溫。中國官媒新華社周一(1日)刊文梳理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外交行動,提及中美元首通話時指,這是「向世界釋放積極信號」,又表示中美合作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2月以來 ...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中美博弈未降溫,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周一(3月1日)在五角大樓主持新設立的中國工作組的首次會議,提供初步指導。 拜登上月訪問五角大樓時說,國防部成立了一...

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於近期發表《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揭露美國侵犯人權的狀況。報告全文約1.5萬字,除序言外會分為6大部分,分別為「疫情嚴重失控釀成人間悲劇」、「美式民主失序引...

美國東岸時間周一(1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提名的貿易代表候選人戴琦(Katherine Tai)稱,她將致力對抗中國「不公平貿易」和經濟舉措,並將中國的審查制度視為貿易壁壘。 此外...

中美科技角力持續,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警告,未來10年中國有機會超越美國,成為AI創新中心;又批評中國盜取數據,建議美國的大學採取措施,防止敏感技術被中國軍方竊取。 中國外交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