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美國官員就中國議題密集發聲。新任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承諾,拜登政府會確保中國要為反競爭行為和侵犯人權負責,並利用所有可用工具對抗中國威脅,包括實體清單。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
【本報訊】中美關係緊張,民間交往氣氛也惡化。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四(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近9成(89%)美國人視中國為競爭對手或敵人。 京曾抨特朗普政府 毒...

美國債息反覆向上,10年期債息突破1.5厘關口,再次觸動投資者神經。高盛預計債市拋售加劇下,美國10年期債息於年底將見1.9厘。債息抽升,高估值的新經濟股表現慘烈,代表在港上市科技股的恒生科技指數,由...

中國《海警法》實施後,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局勢持續升溫。日媒披露,駐日美軍曾計劃2月在釣魚島周邊海域舉行演習,模擬應對發生緊急情況,但最終因為惡劣天氣擱置。報道指美軍的計劃非常罕見,旨在牽制中國,同...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天(5日)開幕,會議即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根據新華社公布草案原文,創新科技成今後5年重要戰略。其中,將設立大...

中美關係緊張、地緣政治角力白熱化之際,中國軍方多次強調,要加速解放軍高科技化,保障國家安全。全國人大會議即將審議的國家十四五(2021-2025)綱要草案,曝光箇中玄機;其中草案重申「富國強軍」概念,...

中美關係緊張,民間交往氣氛也惡化。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周四(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近9成(89%))美國人視中國為競爭對手或敵人;7成美國人支持優先促進中國人權,...

據彭博報道,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國家領導人將首次舉行會議,美國總統拜登將會出席,尋求應對中國。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周五(5日)強調,四方安...

美國國防部中國專案組開始運轉,着手擬定對中國軍事新戰略之際,日本傳媒披露,美軍計劃在第一島鏈編織導彈網絡,瞄準中國,以「維持對華常規威懾力」。第一島鏈包括台灣、菲律賓、沖繩與日本列島等島嶼,直面中國大...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當地時間4日重申,中國是美國首要「步步進逼」的挑戰,為此應制定合適對策增強威嚇力、保持競爭優勢,並協調國內黨派、國外盟友應對中國。 奧斯汀4日發表《致國...

拜登政府官員密集對中國議題發聲。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承諾,拜登政府會確保中國要為反競爭行為和侵犯人權行為負責,並利用所有可用工具對抗北京所構成的威脅。 中方曾多次否認人權指控,...

美國拜登政府一日之內接連釋出對華強硬政策訊號。白宮周三(3日)發布拜登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臨時指南,指中國是唯一有潛在綜合實力挑戰國際體制的競爭者,表明會回應北京的挑戰。 國務卿布林肯在首次外交政策...
中美軍事角力持續,美國擬調整兵力結構應對中國。據報美國海軍陸戰隊,首次將俄羅斯的威脅降級,將中國調升為無可置疑的頭號威脅。 據軍事網站Breaking Defense近日報道,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柏格...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一個多月,終正式全面公開宣示對華政策新方向,將中國視為唯一有能力挑戰美國主導國際秩序的頭號對手,反映新鷹派抬頭,未來中美關係「應該競爭時競爭,可以合作時合作,必要對抗時對抗」。中國勿再...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明日(5日)開幕,今日晚上舉行預備會議,並於晚上9時40分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回應有關香港選舉制度、中美關係、內循環等議題。 另據新華社報道,預備會議通過了大會議程,總共有十項,...

美國拜登政府當地時間3日,先後公布最新外交與國家安全戰略。其中,拜登在發布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指南時,不僅15次提到中國、強調與中國競爭,還以專段聲稱「支持台灣」。由於中方高層已多次申明,台灣等主權領...

華為早前宣布加大在法國的投資,斥2億歐元興建首間海外設備廠。法國政府批准投資,對華為的禁令卻未放軟手腳。外媒報道,除了偏遠地區外,電訊商已開始移除大城市如圖盧茲、土倫、雷恩、布雷斯特等的華為4G無線通...

全國兩會明日開幕。在疫後復甦、世界百年未遇大變局之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疫情疫苗、對外開放等議題備受關注。本報帶你一次看懂兩會是什麼以及亮點議題。 Q:兩會是什麼? A:兩會分別指全國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