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陷阱 下頁

搜尋結果 361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普通大衆想像中百萬富翁的生活,可能是常常光顧豪華餐廳,享受米其林星級大厨製作的高級菜餚,但事實可能與這種預期大相徑庭。個人理財資訊網站The Ascent最近引述Ramsey Solutions發佈的...

09:30 2023/05/27
有錢人花費原來好少?每月外出用餐開支僅1600元 9成富豪常用優惠券

身體檢查已成為不少都市人每年一次的例行公事,市場上的體檢計劃繁多,價格差異也十分明顯。當中,基本身體檢查計劃就最常見的選項之一,消委會最新調查發現,33個基本身體檢查計劃的服務收費與資料,價格由820...

16:43 2023/05/15
身體檢查套餐 3成沒醫生參與?價格差近10倍 少至$800高達$8,000

餐廳食飯要小心留意價錢!上周五(5日)晚有市民到荃灣一間中菜館用膳,8道菜色、茶水連加一,結帳時金額竟高達百萬港元,細看之下發現2隻澳洲龍蝦索價逾93萬,疑為職員錯誤地重複輸入936元。 事後,該名...

18:25 2023/05/07
【震撼帳單】市民中菜館用膳索價逾90萬 職員疑輸入有誤

相信每個人家裡都有一些「吸塵」的物品,有些是買回來發現不適合,有些只是因為當時太衝動。大家買過最後悔的商品是什麽?以下將盤點6大類別,檢視是否與自己的消費習慣重叠。如果有過半數商品都中招,並且平日很難...

08:30 2023/05/03
買完即後悔? 盤點6大最易中招商品類別

在日常生活、消費當中,你會否經常出現「再一次就好了」的心態?例如扭蛋、抽盲盒、一番賞等等,每次也是「一抽不可收拾」,務必要抽中自己喜歡的款式,或是總要收集完整一套才罷休。惟結果往往只有滿手不喜歡的公仔...

08:30 2023/04/27
明知會輸仍然沉船? 無法抗拒六合彩、扭蛋? 3個建議抗賭徒心態

2023年消費券計劃,再次向合資格市民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或2,500元(香港永久居民或新來港人士)的消費券。政府先在4月16日利用2022年消費券計劃的登記資料,向合資格市民發放第一期3,000...

18:16 2023/04/18
消費券2023懶人包 商戶/支付平台戶最新資訊、優惠合集

【本報訊】近年網絡遊戲衍生不少消費陷阱,消委會接獲投訴,有家長稱兒子在20日內課金9萬元購買虛擬道具,不滿電子支付工具營辦商允許未成年人士開戶及付款,以及應用程式商店平台允許未成年人士消費。 消委會...

2023/04/18
手遊消費陷阱 13歲童20日花9萬購道具

本欄每日介紹了很多替年輕人儲蓄、慳錢及增值財富的方法,雖然有些情況是再窮也不可以慳,但也有些時候應省則省。周末來了,不想擔心跟朋友外出會花費很多,其實可以考慮以下這些活動,過一個既寫意、又不花費、又能...

20:30 2023/04/06
不花錢的假期也可以過得很棒 15項不用擔心預算的活動

全球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佈的2023年全渠道詐騙狀況報告發現,雖然數碼詐騙交易比率已回復至接近疫情前水平,但整體數量於2022年有持續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在2022年全球數碼交易當中,有4.6%屬...

18:03 2023/04/06
香港數碼交易17.5%屬可疑詐騙 比率全球最高

人造衛星功能之強大不用說,商機更是無可限量。Elon Mask的Space X 憑著Starlink衛星,提供連接網絡的服務,即使身處沒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只要在地上裝「天線」就能上網,不過部分地區每月...

18:04 2023/03/30
淘寶連人造衛星都有? 最平200萬人仔有找 太空自拍服務+參與現場發射

現時很多年輕人都習慣透支信用卡來支付日常生活費,但很多人對信用卡認識尚淺,只顧刷卡一時的快感,而忘記過度使用帶來的一連串嚴重後果。 網上有這樣一則求助貼文,一位在外國讀書的年輕人,每年假期都會回港與...

20:30 2023/03/09
飲酒致欠債17萬 長期只還min pay 信貸記錄可以刪除嗎?

口罩令於3月1 日正式完結,白港仍有不少人會繼續帶口罩。有人表示因為家中的口罩囤貨太多,不用實在太浪費,所以繼續帶口罩。但其實口罩除了帶在面上,亦有並他的用途,以下分享3個實用用途,讓你有多個選擇。 ...

18:06 2023/03/04
【家居精明】口罩太多用不完?3個意想不到的用途公開

不少港人在中招後身體都出現不同的問題,不少康復者受長新冠的困擾,影響睡眠質素、食慾、甚至社交活動。想改善長新冠的持續咳嗽、氣促、缺乏食慾等問題,大人、小朋友都可以跟從余仁生中招癒後調理3步曲:先緩解症...

09:25 2023/03/04
【健康資訊】中招癒後調理3步曲 緩解症狀 調理脾胃 養肺護肺 余仁生送免費試用裝

尿片之亂引起不少媽媽谷討論,事件亦令部分媽媽震怒,這裡亦不再詳談事件的細節。反之,從事件中,各位媽媽又有沒有學習到一些理財之道呢? 育兒的支出實在太多,能夠找到一間有平價尿片而且送貨上門的網店,當然令...

14:13 2023/03/03
【震撼媽媽谷】尿片套票之亂 下集 趁平溝貨係咪精明之道?

迎來一年一度的情人節,今年的節日氣氛暢旺,計劃花費慶祝與伴侶,到底消費意欲比起去年又如何? 美國有調查顯示,59% 的受訪者希望在情人節花錢約會或買禮物,40%人更願意比去年花更多錢,一半人更會為慶祝...

17:09 2023/02/13
【情人節2023】調查︰50%美國人為約會 / 送禮曾問親友借錢 40%人今年願花費更多

年關難過年年過,經過西曆及農曆新年後,大家都應靜下來,看看這段時間的支出狀況,如果發現有債務在身,或者已累積一定卡數未必能一次過還的話,就要小心,「破窗效應」可引發個人債務危機。 ...

12:05 2023/02/11
【CFA教財務】「破窗效應」看債務危機

生活中總能聽到各式各樣的理財建議,但並不是每一條建議都是可取的,部分理財建議將經濟原則解釋得過於簡單,或忽略個人情況的差異。以下將列舉4大過時、不完整或完全錯誤的理財建議,以及一些基於研究的理財提示,...

08:30 2023/02/01
拆解4大老派理財謬誤 負債不一定是壞事 適當享樂消費不是罪過

情人節將至,相信大家已開始籌備,很多年輕人或會買昂貴的禮物或預訂豪華餐廳來表示自己的心意,甚至有人為此負債。雖然花心思籌備節日是浪漫的,但不要將此演變成攀比,籌備節日的花費應控制在自己能力範圍内,切勿...

08:30 2023/01/31
【情人節2023】情人節消費料按年升8%? 年輕人切勿「因愛負債」 量力而行

臨近過年,不少人都開始辦年貨,也是騙子猖狂的時間。近日有港男在網上爆料,有代購專頁在他付款後沒有寄貨,在他追討時更理直氣壯地稱「唔好意思呃咗你」,甚至告戒「今次算係學費, 下次唔好上當」,引來網民熱烈...

10:31 2023/01/18
【代購受騙】fb專頁買禮盒受騙追討 受害人竟遭騙子說教:唔好意思呃咗你

還有不到一星期就到農曆新年,雖然近年銀行都有積極推出各式各樣的獎賞,鼓勵大眾派發電子利是(e利是),但大眾仍然喜愛派實體利是為主,而利是封更成為身份象徵。而一些銀行推出的利是封在市場上更是被高價出售,...

13:51 2023/01/17
【農曆新年2023】利是封有價又有無市? 滙豐利是封網上叫價$4,000 私人銀行、奢侈品牌套裝最值錢!(1月17日更新)

集洗衣及乾衣功能於一身的洗衣乾衣機愈來愈流行,但不同牌子之間的成價比卻有著極大的不同,消費者委員會近日測試了市面10款洗衣乾衣機樣本的洗衣、烘乾及洗衣連烘乾功能,發現不論是洗衣潔淨程度、脫水表現、乾衣...

19:25 2023/01/16
【精明消費】邊款洗衣乾衣機性價比最高?市面10款產品耗電耗水量相差可達8成【內附評分】

揸車是一種嗜好、樂趣,但香港地買車容易、養車難。在這個寸金尺土的地方,架車隨時住得比人貴。有網民在討論區中指出,自己月入3萬元,要養車會唔會好奢侈,有網民就留言指3萬元根本不夠,認為坐的士更化算。其實...

10:30 2023/01/15
【網絡熱話】月入3萬養車好奢侈?同你計下每月洗幾多 網民︰坐的士好過啦

你是否經常為管理自己的錢和支付各種賬單而煩惱?經常因為一時衝動買很多用不上的物品?是時候嘗試「極簡」理財方式,將錢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縮減平日無必要的開支,不再為錢焦慮。 什麽是極簡理財方式? 「極...

08:30 2023/01/09
什麽是財務極簡主義者? 「極簡」不代表買便宜貨 將錢用在重點上 (附港人每月開支公式)

出外消費要留神,稍一不慎便可能會中下商家的消費陷阱。有女網民早前於網上苦呻自己與友人於酒樓午膳消費中伏經歷,指埋單時心血來潮打算比較自己所叫的套餐較「散叫」平了多少時,竟發現套餐原來「係貴D」。雖然金...

13:26 2023/01/06
【網絡熱話】酒樓飲茶埋單揭套餐貴過散叫$28 港女不滿投訴職員咁解釋

不少人到百佳屈臣氏購物,會帶著易賞錢實體卡,有時要在錢包翻找一輪才能找到出來,迷你版的卡更易丟失,試過遺失會員卡的朋友更多不勝數,有些人在網上苦訴補發新卡要收30元行政費用。雖然知道可以網上申請開新的...

12:57 2023/01/03
【易賞錢】實體卡3月起唔用得? 電子App合併卡教學 三步找回帳號 附最新優惠合集

對於沒有太多壓力並喜愛追逐潮流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會將名牌視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為了買到名牌,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節衣縮食、變賣家當、打多份工等。最新又出新招數,據Morgan Stanley最新研究報告...

08:30 2022/12/28
年輕人與父母同住為了買名牌? Z世代成主要市場 名牌不應是生活全部

有沒有試過曾經被一些消費優惠,或標榜稍縱即逝的快閃獎賞吸引,而誤墮相關消費合約條款內的「魔鬼條款」,作出倉卒的消費決定?消委會近就發表文章,提醒若消費者不幸面對極為不公、苛刻或不合情理的合約條款,可援...

14:58 2022/12/16
【消費陷阱】忽略「魔鬼條款」誤墮陷阱? 拆解《不合情理合約條例》的作用

面對看似非常吸引的消費優惠,或標榜稍縱即逝的快閃獎賞,消費者往往忽略了相關合約條款內的「魔鬼條款」,倉卒作出消費決定。亦有消費者脅於商戶的高壓銷售手法,或未有機會詳細閱讀及了解冗長難明的合約條款,最終...

10:09 2022/12/15
【消委會】被迫簽訂合約須2年前預訂酒店才可入住 消費者援引法例討回公道

在眾多理財方式中,最重要是儲錢,而要儲錢就要面臨痛苦的削減開支。要拒絕和朋友外出就餐、放棄購買那些高質的服飾等,但想盡早實現財務自由就必須這樣做。理財專家Bernadette Joy近日便提到三個幫助...

09:00 2022/12/05
【理財加油站】如何有效儲錢? 「$1法則」物有所值才購買

低收入人士想以賤價買貴嘢?一名港媽在facebook群組大呻,最近在二手買賣平台放售一部全新BB車,標價3,080元,但有自稱「低收入家庭」的買家竟開賤價800元,更質疑港媽是「商家」,令她為之氣結,...

13:40 2022/12/01
【買賣爭議】港媽標價$3080賣全新BB車 「低收入」家長求減至$800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