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77 個
消費陷阱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來到每年11月的網購旺季,除了「雙十一」之外,當然不少得壓軸重頭戲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各大品牌及網購平台已陸續推出折扣優惠,今集《理財最前線》和大家一起備戰Black Friday...
讓人期待已久的購物節日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將至,不少北美品牌和網購平台已經推出大量的優惠和促銷活動,各位讀者準備好爆買一波了嗎?進行外幣網購時,搭配信用卡回贈及迎新優惠,可以幫你慳多...
家長都為助子女考入名校,不惜大灑金錢報讀不同課程,然而都要留意坊間教育機構的信譽和品質,以免得不償失。有港媽在網上討論區發文,大數一間教育機構多宗罪,包括承諾無條件退款卻食言、封鎖事主聯絡、恐嚇公開家...
年底的節日旺季將至,零售商有什麼策略去迎接巨大的季節性消費需求?支付平台Adyen發表最新的白皮書顯示,準備好支付設備對零售商而言相當重要,因為這能直接提升顧客的忠誠度。白皮書引述數據指,若然無法使用...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現年82歲的美國女子Mitzi Perdue每日起床都會沖一杯茶,開始寫作。當她出外探孫,通常同公寓大樓內的其他鄰居們打招呼。表面上,從Perdue的居所和日程來看她都只是一名普通退休人士,但她出門時...
隨著電子支付愈趨普及,大部分市民都有使用信用卡作日常消費的習慣。根據《2022年第二季信貸行業分析報告》[1],大部分香港居民人均擁有兩張信用卡。近年除了傳統銀行推出不同優惠吸引開卡外,虛擬銀行亦加入...
内地近來出現「中產返貧」現象,即中產階層收入下降、消費降級,生活方式回到基層水平,許多人過去是奢侈品店的常客,現在爭相買大牌的平價替代品。究其原因,則有國内經濟形勢惡化和個人理財策略失誤兩方面因素。中...
偽冒網站幾可亂真,消費者稍有不慎隨時受騙。本港今年首6個月錄得4,872宗網上購物騙案,按年升23%;7至9月情況仍然持續,至少錄得764宗,逾3成涉及酒店、旅遊或自助餐套票,有受害人損失超過5萬元。...
如果發現有債務在身,或者已累積一定卡數未必能一次過還的話,就要小心,「破窗效應」可引發個人債務危機。欲看完整內容,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2023年電子書系列》層出不窮 ★★新書出爐:2023年hk...
很多人都想擺脫「月光族」,卻又懶得記賬。其實要記下每一筆支出,的確很花時間、花精神。每天都這麼忙碌,總不能把每一筆十元八塊的支出的詳細記下來吧!但財富就是由每一條積少成多的公式組成,如果很想擺脫「重複...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行消費券政策,支付寶等電子支付工具已成為市民的最常用的消費方式之一。從今年7月1日開始,支付寶在線上消費收取淘寶方面的1%手續費後,再有收費變動。近日支付寶發出公告指,從9月1日起,使...
現時不少年輕打工仔都是不善理財的「月光族」,台灣有女生近日在網上討論區分享,踏入30歲才醒覺自己以往有多大使,她開始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決定往「財富獨立」的目標邁進,她分享了5個慳錢妙計,供大家參考。...
2023年消費券計劃,再次向合資格市民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或2,500元(香港永久居民或新來港人士)的消費券。第二期2,000元將於7月16日開始向符合2023年消費券計劃資格準則的合資格市民發放...
香港物價水平高,同時充滿著購物的誘惑,每個月除了無可避免的日常消費之外,總是忍不住滿足個人物欲,人工經常入不敷出。不過,總有一些低物欲的人能成功避開這種消費陷阱,儲到一大筆錢。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有什麽...
香港地百物騰貴,衣食住行樣樣都加價。港鐵(00066)上周日(6月25日)起上調票價,平均加價2.3%,超過90%乘客每程車費上調不多於$0.4,當中75%不多於$0.2。至於跨區通勤的打工仔必備的港...
生活中購買各種服務時,商家總會推出各種優惠套餐,批量購買某種物品或服務就給與消費者一定折扣優惠,這種套餐真的比單買更划算嗎?其實並不一定,最後可能反而要花更多錢。 健身房長期套餐一定划算? 相信很多人...
普通大衆想像中百萬富翁的生活,可能是常常光顧豪華餐廳,享受米其林星級大厨製作的高級菜餚,但事實可能與這種預期大相徑庭。個人理財資訊網站The Ascent最近引述Ramsey Solutions發佈的...
身體檢查已成為不少都市人每年一次的例行公事,市場上的體檢計劃繁多,價格差異也十分明顯。當中,基本身體檢查計劃就最常見的選項之一,消委會最新調查發現,33個基本身體檢查計劃的服務收費與資料,價格由$82...
餐廳食飯要小心留意價錢!上周五(5日)晚有市民到荃灣一間中菜館用膳,8道菜色、茶水連加一,結帳時金額竟高達百萬港元,細看之下發現2隻澳洲龍蝦索價逾93萬,疑為職員錯誤地重複輸入936元。 事後,該名市...
相信每個人家裡都有一些「吸塵」的物品,有些是買回來發現不適合,有些只是因為當時太衝動。大家買過最後悔的商品是什麽?以下將盤點6大類別,檢視是否與自己的消費習慣重叠。如果有過半數商品都中招,並且平日很難...
在日常生活、消費當中,你會否經常出現「再一次就好了」的心態?例如扭蛋、抽盲盒、一番賞等等,每次也是「一抽不可收拾」,務必要抽中自己喜歡的款式,或是總要收集完整一套才罷休。惟結果往往只有滿手不喜歡的公仔...
【本報訊】近年網絡遊戲衍生不少消費陷阱,消委會接獲投訴,有家長稱兒子在20日內課金9萬元購買虛擬道具,不滿電子支付工具營辦商允許未成年人士開戶及付款,以及應用程式商店平台允許未成年人士消費。 消委會呼...
本欄每日介紹了很多替年輕人儲蓄、慳錢及增值財富的方法,雖然有些情況是再窮也不可以慳,但也有些時候應省則省。周末來了,不想擔心跟朋友外出會花費很多,其實可以考慮以下這些活動,過一個既寫意、又不花費、又能...
全球信貸資料服務機構環聯佈的2023年全渠道詐騙狀況報告發現,雖然數碼詐騙交易比率已回復至接近疫情前水平,但整體數量於2022年有持續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在2022年全球數碼交易當中,有4.6%屬可...
人造衛星功能之強大不用說,商機更是無可限量。Elon Mask的Space X 憑著Starlink衛星,提供連接網絡的服務,即使身處沒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只要在地上裝「天線」就能上網,不過部分地區每月...
現時很多年輕人都習慣透支信用卡來支付日常生活費,但很多人對信用卡認識尚淺,只顧刷卡一時的快感,而忘記過度使用帶來的一連串嚴重後果。 網上有這樣一則求助貼文,一位在外國讀書的年輕人,每年假期都會回港與朋...
口罩令於3月1 日正式完結,白港仍有不少人會繼續帶口罩。有人表示因為家中的口罩囤貨太多,不用實在太浪費,所以繼續帶口罩。但其實口罩除了帶在面上,亦有並他的用途,以下分享3個實用用途,讓你有多個選擇。 ...
不少港人在中招後身體都出現不同的問題,不少康復者受長新冠的困擾,影響睡眠質素、食慾、甚至社交活動。想改善長新冠的持續咳嗽、氣促、缺乏食慾等問題,大人、小朋友都可以跟從余仁生中招癒後調理3步曲:先緩解症...
尿片之亂引起不少媽媽谷討論,事件亦令部分媽媽震怒,這裡亦不再詳談事件的細節。反之,從事件中,各位媽媽又有沒有學習到一些理財之道呢? 育兒的支出實在太多,能夠找到一間有平價尿片而且送貨上門的網店,當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