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震撼環球金融市場的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危機,在瑞銀(UBS)出手之後暫時受控,卻不意味危機完全解除。 按照收購協議,瑞信發行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債券)不獲拯救,價值清零,...

2023/03/22
AT1債券強行清零 為何手尾長?

相隔13年,天文現象「月掩金星」將於周五(24日)晚上再現本港上空,屆時月球會運行到地球和金星之間,並將金星短暫遮掩。香港太空館當晚將透過其YouTube頻道及「康文」Facebook專頁,直播是次天...

2023/03/22
周五「月掩金星」 錯過要等40年

經歷了最近的「銀行危機」,市場共識一致認為「危機」的實際影響是帶來緊縮效果,但客觀數據卻指向金融狀況仍寬鬆,這反映金融資產偏強,博奕儲局會凍息,甚至減息。 對於由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

2023/03/22
資產價急升 賭儲局放鴿

香港人愈來愈長壽,據衞生署統計,本港女性人均壽命於2019年為88.1歲,男性則為82.3歲,故退休後所需開支亦大增。為了應付未來退休開支,其中一個方法是投資,當中「年金」可算是較低風險的投資產品。 ...

10:15 2023/03/21
「年金」如自製長糧 不同類型話你知

瑞銀(UBS)落實以30億瑞郎代價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香港金管局和證監會發聯合聲明,歡迎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行動,並強調瑞信香港業務周一如常營業,而...

2023/03/21
金管局證監:瑞信風波對港影響微

環球金融市場乍現「黑天鵝」,美國接連有銀行出現經營困難,令人聯想到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雷曼」事件,難免影響市場信心。港股的每日成交金額呈回調,恒指亦一度跌至近19000點水平,反映投資市場波動。反...

2023/03/20
股市波動樓市穩 價量拾級上

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美:FRC)獲11間大行聯手「揼水」300億美元救亡,似乎銀行業信心危機憂慮略降溫,但有投資界警告,是次危機恐變成慢性問題。第一共和銀行早段最...

2023/03/18
美銀行業信心未穩 第一共和曾挫26%

受息魔震散環球股市,復添歐美金融機構連環爆雷等,累打工仔的血汗錢少賺逾萬元。據晨星的最新統計,截至本周三(3月15日)為止,強積金(MPF)已連跌兩個月,令首季MPF只微升1.11%。 如以截至去年...

17:44 2023/03/17
【MPF】 首季MPF暫微升1% 打工仔人均賺2553元

很多讀者或許已經繳交了稅款,但部分人出於資金周轉的考慮,雖未至於要申請延遲繳稅,但會把稅款分兩期繳付。然而,第二期的繳稅限期將至,有大型銀行則推出免手續費的分期計劃,助納稅人增加財務彈性。 中銀香港...

16:58 2023/03/16
【交稅2023】第二期繳稅限期將至 大行推3個月免手續費分期

第二版: 周二(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整體CPI繼續放緩,然而核心CPI上升速度再度引發不安,因住房租金通脹繼續攀升。 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2月份美國CPI按月升了0.4%,速度較1...

15:20 2023/03/16
美國通脹按月升 洪灝:押注減息是綁架聯儲局

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的新聞佔據了本周財經版主要篇幅,由3月9日其出售投資組合中的210億美元債券,導致18億美元虧損,公司隨即公布集資遂引起存戶恐慌擠提,結果翌日美國存款保險公司接管了銀行,成為自2008...

2023/03/16
矽谷銀行極速爆煲 金融投資陷阱處處

「有功就領,有鑊就卸」是政客天性,矽谷銀行(SVB)倒閉後,美國政界焦點放在「獵巫」,民主黨矛頭直指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 民主黨批評,特朗普任內放寬金融業監管,將具系統重要性金融...

2023/03/16
矽谷銀行出事 特朗普之過?

銀行作為日常生活之中,最常接觸的機構,亦是最神秘的機構,同時呼風喚雨,似無所不能,但又異常脆弱,仿似一推就倒。矽谷銀行事件引發了對銀行收入、風險管理、資產配置的眾多疑問。 到底銀行的原理,收入,盈利...

20:05 2023/03/14
銀行運作解密 加息 存貸期錯配抵不過貪婪危機

中原按揭研究部及土地註冊處數字指出,2023年2月錄得28宗安老按揭登記,與1月份39宗相比減少11宗,按月跌28%。自安老按揭計劃推出以來,中銀香港一直高踞巿佔率榜首位置,而2月份的28宗登記中,中...

17:30 2023/03/14
中原按揭:2月安老按揭登記28宗 按月減少28%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CBS)曾在2013年12月來港開會,相隔9年多後,將於下周中再臨港開會。 金管局任小組聯席主席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香港自2009年加入BCBS成為會員至今14年,在...

2023/03/13
研金融危機 參與制定《巴塞爾協定三》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簡稱SVB)上周五爆煲,遭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出手接管銀行存款,成為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宗銀行倒閉事件,美、英及香港監管機構...

2023/03/13
矽谷銀行極速爆煲 環球緊盯衝擊

美股進入夏令時間,今日起開市時間將提前一小時至晚上9時半。上周末爆出矽谷銀行事件後,美國聯儲局突然宣布,將於今日緊急召開理事會閉門會議,主要評估並決定聯邦準備銀行收取的預付利率和貼現率。 儲局並沒有...

2023/03/13
儲局今緊急開會料商矽谷銀行倒閉

重點 1.花旗劉顯達認為,恒指估值相對便宜,業績期後估值仍有重估空間。 2.美國加息幅度若擴大,將不利中港股市表現。 3.他認為,須選擇有增長的收息股,避開純收息股。 ------------...

2023/03/13
專訪花旗劉顯達:港股後市兩大關鍵

重點 1.美國2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超預期,但失業率較預期上升。 2.鮑威爾會前放鷹,暗示3月加息或加碼,市場料加半厘機率近7成。 3.美國大型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顯示金融風險上升。 -----...

2023/03/13
非農好壞參半 3月加碼機會濃

今個課稅年度將於3月31日完結,如果打工仔希望購入「扣稅三寶」—年金、自願醫保和強積金慳稅,就要記得在限期之前完成投保。不少保險公司、強積金代理人也有提供相關優惠計劃吸客,本網整合了部分市場可見的「扣...

10:30 2023/03/12
【扣稅2023】扣稅三寶優惠全攻略 首年半價 / 3000元回贈 把握扣稅尾班車!

【本報訊】保監局公布2022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全年香港保險業毛保費收入按年跌7.7%至5,560億元。期內,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21億元,按年增兩倍,但佔整體個人業務僅1.5%,遠較2...

2023/03/11
內地客去年新造保費21億 按年增2倍 惟佔比僅1.5%

讀者鄧先生問: 本人現年48歲,是一間國際廣告設計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因早結婚生子,所以兒子今年將大學畢業了。之前本人把全部注意力及精神放於孩子的學業、家庭及事業,現在覺得是適當時候為自己的將來,...

2023/03/11
傳統年金 夠晒靈活

今年56歲及48歲的夫婦John及Connie,兩位也是高收入人士,其中John是位教師,於去年9月退下來,獲得一筆數百萬元的退休金,剛開始退休,生活模式有轉變,而每月支出比以往在職時間減少到約3萬元...

13:00 2023/03/08
夫婦兩年後全退休 想每年6次旅行 10年後才有長糧 專家籲先賣一層樓

金融投資產品五花八門,投資前必須先瞭解每種產品的特點與風險,尤其是涉及結構複雜的衍生產品,更是高風險投資產品。市面上最常見的衍生產品包括認股證、牛熊證,還有曾經於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大量投資者損失慘...

14:31 2023/03/06
什麽是累計期權和累沽期權? 投資前宜先了解其風險和運作

科技浪潮席捲金融業已有一段時間,惟銀行普遍仍有不少挑戰需要面對,如數據無法打通、收集客人資料又受嚴格監管,導致決策緩慢,難以滿足現今的消費者需求。 有專家建議,銀行可借助集結人工智能(AI)及機器人...

2023/03/06
超自動化分析數據 紓金融業痛點

廣東省政府發布《金融政策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力爭今年新增社融規模達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包括為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和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提供融資約1.5萬億元,為製造業、科技創新提供...

2023/03/03
粵拼經濟 爭全年新增社融4萬億

相信大家都聽過利用樓宇逆按來自製長糧,其實保單一樣做到。今天來講解一下我的其中一位客戶透過保單逆按,現正享受幸福退休生活的個案! 張先生已屆65歲,最近煩惱是否退休不再工作,一方面考慮到戶口積蓄不多...

12:12 2023/03/02
「自製長糧」新選擇 除了年金、逆按揭 還有這項退休工具

美儲局以加息遏通脹,但又怕經濟承受不了,最近一次只走「碎步」,加息四分一厘。鮑威爾仍一味口硬,指美國內經濟表現還不錯,並堅持遏通脹至2%目標。美經濟數據真的好嗎?甚具爭議。與其說美儲局今時是摸石過河,...

2023/03/02
美儲局夜行吹哨

課稅年度即將結束,即將又要收到最怕的「綠色炸彈」,大家紛紛尋找各種慳稅方法,爭取在報稅時獲得最大減免。早前,2023年財政預算案也公佈了最新減稅措施,寬減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上限是6000元,...

08:30 2023/03/01
【扣稅2023】除扣稅三寶 還有哪些扣稅方法? 供養父母/供樓扣稅/個人進修

日本政府希望推動居民存款轉向投資,本報記者早前遠赴東京,走訪了多間證券及資產管理公司,了解日本投資者對海外資產,包括港股及中國股市的看法。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Kishida Fumio)去年10月上...

2023/03/01
買海外股債 日資興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