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盡早達財務自由,是當今不少年輕人的夢想,今年28歲,從事銷售工作的Raymond,已擁有一層收租物業,由於準備於3年內結婚,他有打算多買一個價值530萬元的單位作自住用途,但未知再多買一個單位是否明智...

09:13 2023/05/30
【理財個案】28歲仔月儲80%收入望盡早退休 專家用一個理由推翻

這些年,港股表現在全球主要股指排名,不倒數第一,也是倒數三甲,以今年初至今的股指表現比對,那怕連戰爭中的俄羅斯股指和烏克蘭股指,也是正回報的,分別升23%及11%,而港股中的恒指則-5%,恒生科指則-...

11:33 2023/05/26
港股跑輸俄烏股市 真與經濟有關?

領導聯儲局渡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認為,要遏制高通脹,美聯儲官員還需要做更多努力。 在美東時間5月23日周二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中,伯南克和共同撰寫論文的前IMF首席經濟學家Oliv...

11:03 2023/05/26
伯南克示聯儲局降通脹唔夠力

近年,愈來愈多人跟筆者學理財。記住,筆者與人分享的,只是理財,絕非發財!投資者個個造夢想發達,結果,10個有10個,肯定願望落空。因為金融產品市場,極似馬場,你一參與,就肯定損失了近兩成本金。 投...

00:15 2023/05/26
有盈退休:買股票可以「渣都無」

美債危機,市場普遍認為將釀成災難,但不少港人卻以為「災在天邊,唔關我事」。其實債務危機容易導致銀行倒閉,引發連串骨牌效應,而美國政府不思補救,不管國家信用和信譽,反而像無賴狗急跳牆,發窮惡明搶銀行存戶...

2023/05/25
明搶你,激氣呀?

近期港元拆息高企,但銀行仍積極搶按揭業務。據悉近日大型銀行針對大額按揭貸款推出現金回贈達2.8%優惠吸客,較之前再增0.2個百分點,創200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這對中價樓或換樓客較受惠。 分析指,大...

2023/05/24
大銀行積極搶按揭 回贈增至2.8%

有關人工智能(AI)的題目,在中國市場已熱炒兩輪,「AI歌手」現身後又一番爭持,引出話題是關注中國市場,AI會否翻炒第三波,也在近日,官方、學界和市場開始有話說。 所謂「AI歌手」,即透過模型訓練和...

2023/05/23
「AI歌手」曇花一現 人工智能方興未艾

【本報訊】按揭證券公司去年除稅前虧損3.7億元,前年錄除稅前溢利8.9億元。去年除稅後虧損3.2億元,前年除稅後溢利8.3億元。會計虧損主要由於(一)年金業務來自外滙基金的投資收入減少;及(二)持有以...

2023/05/23
按證公司去年盈轉虧 蝕3.2億元

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夥世銀的國際金融公司自2018年起推「101000」網上課程,培訓發展中國家金融科技人才,本需最少3年金融行業經驗才可參與。去年該課程引進香港,與中文大學金融科技應用研究院合辦校園版...

2023/05/22
螞蟻培訓金融科技人才 推「10×1000」校園版

重點 1.內地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美國透過財政刺激應對疫情,卻引發銀行危機,衝擊國際市場。中國則透過穩定外貿的方式保持良好經濟增長。 2.消費是中國經濟復甦的關鍵,政府宜推出利民措施,如向低收入人...

2023/05/22
沈建光 拆局中美息率博弈

讀者李小姐問: 本人家中上有老下有幼,如果老人家或小朋友有甚麼疾病,尤其是家庭有認知障礙病史、老人患病,不但需要本人經濟上的付出,體力也要付出,更要親自照顧,想問保險公司有否產品考慮這方面的情況呢?...

2023/05/20
危疾保+年金 老年有保障

今年35歲的Tak,是位公務員,跟太太育有一位3歲的孩子。家庭月入11萬元,每月仍有1.55萬元的盈餘,相對香港家庭來說,生活水平絕對不錯。這次Tak跟我商討的目標很清晰,便是希望兩年內換樓。我問他是...

13:30 2023/05/17
家庭月入11萬 每月洗剩1.5萬 想細屋搬大屋竟感到吃力

從3月開始,美國在兩個月內出現當地史上第二至第四大的銀行倒閉案例。雖然危機未演變為系統性風險,但亦不宜將其定性為個別事件而掉以輕心。畢竟今年倒閉的三家銀行總資產已經遠高於2008年倒閉的25家銀行資產...

2023/05/17
信銀國際:美國銀行危機不可輕視

在任何高度發展地區,年輕人買樓都不是易事,疫情期間英國政府推出稅務優惠支持樓市,令樓價短短兩三年升了兩成,買樓更加困難。有見及此,英國有按揭貸款商推出十成按揭,標榜零首期上車,引起不少關注。 有關按...

2023/05/15
英推零首期上車 助租樓族惹疑問

英倫銀行連續12次會議加息,英國公眾供樓開支伴隨上升,欠租或遲還款個案增加,或達70萬戶,英國樓價增長放緩至近10年低位。 與此同時,英國自2008年來首次出現10成按揭計劃,專家質疑樓價走勢不確定...

2023/05/15
英頻加息供樓叫苦 欠租遲還款飈

母親節快到了,作為一個向媽媽表達感激之情的特別節日,除了考慮如何送上禮物或祝福,也要記得注意自己的錢包狀況,以免讓慶祝變成煩惱的日子。在這篇文章中,會分享母親節4個有關開支和送禮的注意事項,安排合理支...

18:07 2023/05/12
【母親節2023】慶祝變金錢煩惱? 4招精明理財、把錢花對地方才過得開心

懷孕中的女性或新手媽媽即將以新的身份迎來人生中首個母親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不妨考慮為太太送上與別不同的驚喜,給她一份窩心的母親節禮物。 做好健康風險管理 現今女性既要兼顧家庭,肩負生兒育女的天職...

14:12 2023/05/12
母親節要給太太乜驚喜?做好健康風險管理最實際

【本報訊】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季保險銷售額錄得雙位數按年升幅,首季年度化保費等值(APE)銷售額按年增長26%至16.6億元,其中危疾保險計劃及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的APE銷售額均按年增長逾40%。 在中...

2023/05/12
宏利港澳 首季年度化保費銷售增26%

宏利金融(00945)首季歸於股東的收入淨額14億加元,去年為虧損12.2億加元。核心盈利為15.3億加元,按固定匯率基礎計算,按年增長 6%。公司派息0.365加元。 宏利金融周四(11日)全日跌...

16:10 2023/05/11
【業績|保險】宏利金融跌1% 首季扭虧轉賺14億加元 派息0.365加元

對於一位30歲的人士來說,如何調整投資、才能採取最合適的持股策略?個案主角正正是30歲人士,財務狀況可說是不錯,月入6萬,擁有35萬現金和80萬的股票投資,每月還能夠儲蓄3萬5,經已懂得運用「水桶投資...

14:39 2023/05/11
30歲月入6萬元 「水桶投資法」持80萬股票、如何改善持股策略?

中國和加拿大互相驅逐外交官和領事,兩國再度交惡的利淡消息,令A股由近期高位借勢回吐,本身弱勢未除的港股周二顯著回吐,恒指一舉跌破10天、20天及50天綫,兩萬關也再次失守,收報19867點。 隔晚美...

2023/05/11
期指跌向3月低位18846

英國樓按公司Skipton Building Society將推出一項100%的按揭計劃,針對因租樓而無法存到足夠首期,又無父母協助的人士。 瞄準難儲首期 無父母協助者 據報計劃將在未來數日或數周...

2023/05/10
英公司推百分百按揭 金融海嘯後首次

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稅務局5月2日已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填寫實體表格的納稅人,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如果利用「稅務易」平台的報稅,就可以自動延長1個月,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內報稅就...

17:26 2023/05/09
【報稅2023】綠色炸彈來襲!未收到報稅表點算好?|報稅前應注意的5大事項

鮑威爾執迷不悟,美儲局續加息之餘,還在縮表。華爾街固然不忿鮑威爾口風不肯稍鬆,美國中小型銀行其實也叫苦連天。自今年3月10日矽谷銀行(SVB)爆煲,引發骨牌效應以來,銀行危機不但從未解決,兩個月來,反...

2023/05/09
煲未爆完

香港出生率下跌及家庭規模縮小,對家庭照顧的基礎造成影響,從而需要改變自己對晚年退休生活的準備。 家庭結構對於塑造人生各階段的經驗與行為,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過去20年香港住戶規模逐步縮小,家庭住...

2023/05/08
家庭結構縮小影響退休規劃

美國最新民調發現,接近一半的受訪民眾擔心自己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安全,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首次出現民眾對銀行存款有類近水平的安全憂慮。 矽谷銀行(SVB)及Signature Bank相繼...

2023/05/06
美近半人憂存款安全 比例超08年海嘯

最近「去美元化」現象頗受關注。這有事實基礎,自70年代中以來,美元一直是石油貿易的交易媒介及計價單位,但沙特阿拉伯、伊朗等產油國,卻已願意用人民幣作媒介,資源及農產大國巴西也已經用人民幣與中國貿易,阿...

2023/05/05
為何會出現「去美元化」?

美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25個基點,利率區間升至5.00%至5.25%,回到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高位。議息聲明顯示,當局加息行動告一段落,隔晚美股中段一度上升,但主席鮑威爾卻於會後表示,壓低通脹仍要走漫...

2023/05/05
期指挑戰50天綫

港人最愛投資物業,認為是最保值而安全之選,今年57歲的Carson也是其中一位,於大學從事行政工作的他,是在一次保險公司安排的客戶講座中認識到我,當時我提及可以透過《iMoney》和我聯絡提供免費理財...

13:30 2023/05/03
57歲擁1600萬資產 想再借按揭買樓收租 專家︰退休現金流不足

嬰兒潮世代目前基本已全員進入退休,他們在管理退休財務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試錯,產生了不少具藉鑒價值的經驗,GObankingrates網站從中總結了6個聰明的退休理財方法。 縮小住房面積 許多美國嬰...

10:23 2023/05/03
6個聰明的退休理財方法 「大屋搬細屋」或許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