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金管局早前預告12月4日(下周一)轉數快(FPS)和泰國PromptPay將會互聯互通,讓港人在泰國消費時,若商戶接受PromptPay,可以使用轉數快支付。 金管局表示,首階段讓用戶可在泰國支付的香...

今日
轉數快港泰互通 每日上限1萬

隨著新冠疫情的過去,不少打工仔對於個人身體健康、公司醫療福利的關注程度明顯提升。惟在醫療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這不僅對個人產生影響,亦對企業的員工醫療保險帶來挑戰。風險管理、保險經紀和諮詢公司韋萊韜悅...

18:20 2023/11/29
2024年醫療通脹近10%!公司保險「過度使用」是原因之一?專家:宜謹慎使用避免收縮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昨在港出席香港金管局—國際結算銀行高級別會議中表示,中國自90年代開始城市化,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了30年,而經歷急速擴充後,房地產市場正處於過渡期中間,而目前該市場經歷的調整,長遠來...

2023/11/29
潘功勝:緩解內房對金融外溢效應

香港經歷了幾年的大考驗後,極度需要翻生的力量和本錢,但現階段暫未見。在此跟大家分享我這幾年的研究,到底現時香港公眾的public sentiments(公眾情緒)是甚麼狀態呢?有個很有趣的發現:無論甚...

2023/11/29
但求不甩漏

港交所(00388)籌備多年的FINI新股平台於11月22日啟用,本周一(27日)同期有4家新股啟動招股,成為首批使用FINI平台的新股。耀才、富途、信誠、輝立等多家券商都索性先以「零孖展息」推廣,吸...

2023/11/28
4隻FINI新股齊招股 券商免息孖展搶客

滙聚中外文化,始終是香港優勢根基。香港財經論壇2023昨日舉行,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指出,香港是中國與世界聯繫橋樑紐帶,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堅持國際化特色是香港揚名立萬成功密碼,面對任何...

2023/11/28
國際化與時並進 香港優勢再延續

初初加入政府時,有官場老手捉住我肥碌,醒兩招:「記住,凡代表機構向外發言,唔誠實、講大話,是死罪!但倒轉,太坦白,唔講得嘅都講埋,以為清心直說,也會惹大禍,同樣是死罪!知無?」 「阿Sir,假又唔得,...

2023/11/28
間公司無搵我喎

Drama Queen是這樣的一類人:在一班人裏頭,總要將人家的注意力和焦點搶到放在自己身上方會罷休。他們要藉製造誇張的情景或情緒去令人注意,通常都是靠「表演」一個問題去令在場人士非得停晒手去關心或注...

2023/11/28
Drama Queen

證監會宣布香港擬推出中國國債期貨合約,而港交所(00388)正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建議修改相關規則。港交所其後公布,待監管機構批准後,將推出中國國債期貨,推出日期和更多細節將適時公布。 2017年...

2023/11/25
港擬推國債期貨 日期細節待公布

證監會宣布香港擬推出中國國債期貨合約,而港交所(00388)正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建議修改相關規則。港交所其後公布,待監管機構批准後,將推出中國國債期貨,推出日期和更多細節將適時公布。港交所曾於2...

17:15 2023/11/24
【國債期貨】證監會:香港擬推出中國國債期貨合約 2017年曾推試點惟同年結束

常常遇到人們談論「真性情」,舉例說,有些人講話語氣很倔、很傷人感受,但被形容為「真」。然而,若有婉轉其言的,某些人就冠以「擦鞋」之名。因此,不想被別人扣上「假、擦鞋」等帽子,惟有變得直話直說,壞了人緣...

2023/11/24
誠實的表現

沒交帶是工作棹忌行為之一,這與年齡無關,是人的問題。沒交帶的人通常不會考慮到要方便別人,會製造出兩個結果或影響: 一、影響其他人:尤其是team-work,團隊成員要忍受兼幫此人執手尾。一個人的飄忽或...

2023/11/22
有交帶與沒交帶

替我家做清潔的鐘點在周末後來上班,我一看她換了髮型,還染髮兼做highlight,煥然一新,讚她髮型好看。她說:「是在深圳做的,剪髮、染髮、highlight加護髮,總共三千元(人民幣,下同)。」嘩,...

2023/11/20
戙高床板

在投資領域,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強大的理論模型可為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洞察,幫助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對投資者而言,如何科學、有效地評估資產的預期收益,始終是一個重要且複雜的問題。在眾多的理論...

2023/11/20
投資領域中「三因素模型」成重要里程碑

本港樓價下跌,有議員昨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關注負資產情況,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回應指,若樓按貸款人一直正常還錢,無論有關人士是否已跌入負資產,銀行一定不會追收貸款。 他指目前未見銀行在貸款人正...

2023/11/18
余偉文:樓貸正常還款 銀行不會追數

據四位熟悉情況的人士透露,花旗集團(Citigroup)(C)員工預計下周一(20日)將宣布該行下一階段的管理層變動和裁員。該銀行在全球擁有 24 萬名員工,員工們正在等待更多裁員規模的細節。上個月,...

10:00 2023/11/17
花旗料下周再裁員 計劃將管理層從 13 個削減至 8 個

政府統計處請統計助理,人工有逾萬元,雖然不需要大學學歷,不過申請人必須(a) (i) 持有香港統計學會頒發的統計學普通證書,或同等學歷,並具有兩年統計工作的實際經驗;或(ii) 持有香港統計學會頒發的...

18:33 2023/11/16
【政府工】政府統計處請統計助理 月薪21,500元 副學士都可以申請 !

如果有人說,做一個推廣旅遊的Project振興經濟,卻無特別估算可帶來多少旅客及經濟收益。咁,你會點睇?這個說法確實很新穎,因為在正常商業世界,正常邏輯是需要這樣思考的:(1)提議搞一壇嘢→(2)預計...

2023/11/16
筍工

任何大機構,點解要駐有高手公關?正因進入科網年代,所有危機,都會極速「傳遞」,絕對不容你慢慢睇定啲再諗諗點處理。 因任何「性感」(Sexy)新聞,一旦出現社交平台,就會瘋傳。若你未能及時反應,咁好快就...

2023/11/13
港鐵危機處理示範

社會對網絡安全愈趨重視,加上網絡安全產業規模不斷擴張,培育相關專才也成為國際之間一重大議題及挑戰。英國內閣公署(Cabinet Office)網絡與國家威脅(Cyber & State Threats...

14:00 2023/11/12
【網安領袖】建標準化網絡安全技能框架 好時機鼓勵「women in cyber」

【本報訊】為進一步深化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外滙管理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在岸開放渠道資金管理規則統一,人民銀行、國家外滙管理局昨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

2023/11/11
深化QFII外滙管理改革 擬撤登記投資資金要求

讀者符小姐問: 本人年約三十五歲,從事酒店及飲食業。由於不善理財,沒有投資經驗,甚少接觸金融產品。最近於書本中得知財富管理的重要性,希望清晰了解正確財富管理的概念,可讓本人能好好善用現有資本為未來作出...

2023/11/11
盡早開始投資 累積金融資本

人民銀行發布文章指,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豐富離岸人民幣風險管理工具,滿足國際投資者風險管理需要。人行指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步伐加快,經營主體對人民幣使用的內生需求增加,同時國際環境亦複雜多...

19:49 2023/11/09
人行:豐富離岸人民幣風險管理工具

人人都有決策失誤的時候,科技巨頭也不例外。當所做決定未收穫預期成果,如何不讓後悔和自責困擾你?谷歌CEO Sundar Pichai給出了3個方法。谷歌有深厚的AI知識和大量人才,卻被開發出ChatG...

08:30 2023/11/08
決策失誤 怎樣避免後悔?谷歌CEO傳授3種方法

金融投資理論模型如同航海的羅盤,為投資者提供了指導方向。金融投資的核心是理解和管理風險,以獲取盈利的機會。 在眾多的理論模型中,套利定價理論(Arbitrage Pricing Theory,以下簡稱...

2023/11/06
套利定價模型支撑投資決策

波頓•麥基爾(Burton Malkiel)在暢銷書《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推薦最省心、省力的投資策略,是投資指數基金,可以輕鬆擊敗大多數機構投資...

20:34 2023/11/03
ETF助投資者實現多樣化資產配置

做電台的日子,每年最大的壓力,來自收聽率調查報告,到底「收聽電台的總人數有沒有增加」是我們最關心的一項。因為就算個別節目收聽率有所提升,但如果總收聽人數的餅收縮的話,就會亮起紅燈,大家都要想方設法去「...

2023/11/03
習慣失敗

有些人在一群人當中,特別不討人喜歡,是有原因的。他們通常有一個特徵:就是一開口就是掃人興,英文稱這些人做wet blanket、buzzkill或party pooper;掃興人就像一張wet bla...

2023/10/31
掃興型人格

屯門某新盤業主被銀行追收貸款,引起市場諸多揣測。事實上,銀行大部份時間都不會call loan,但最少有3個情況下會出現。先談談該名新盤業主的遭遇。很多人估計現時樓價調整、利率不斷上升,觸動銀行風險管...

09:15 2023/10/29
銀行任意call loan? 拆解3大真正死因

香港貿發局夥大華銀行聯合發表的《開拓綠色潛能:發掘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機遇》的研究報告,顯示65%大灣 區企業已開展綠色可持續發展計劃,大灣區企業實踐率最高的三大綠色行動包括資源循環利用、採用清潔能源,以...

13:12 2023/10/26
【可持續發展】貿發局夥大華銀行硏究發現 未來兩年七成企業或使用更多香港綠色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