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 下頁
共 46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港鐵公司(00066)業績將於3月11日出爐。港鐵受疫情拖累曾發兩次盈警,主席歐陽伯權接受本報訪問,預告「我唔敢講港鐵賺好多錢來形容去年成績」,他強調票務是港鐵重要收入來源,疫情下推出的車費八折優惠,...

港鐵公司(00066)業績將於3月11日出爐。港鐵受疫情拖累曾發兩次盈警,主席歐陽伯權接受TOPick訪問,預告「我唔敢講港鐵賺好多錢,來形容去年成績」,他強調票務是港鐵重要收入來源,疫情下推出的車費...

數碼化已經滲入生活不同層面,衣食住行等範疇開始提供數碼服務,虛擬銀行服務亦於去年落地,孫大威從事銀行業界逾20年,去年由傳統銀行轉職虛擬銀行livi bank當行政總裁,希望憑着新式數碼服務的靈活與創...

美十年債息回跌,美股三個指數前晚都大升。但為何昨日港股早升晚跌? 一般講原因有三: (1)陳茂波謂股票交易稅仍有上升空間,後來澄清了,市仍跌,故此因非因; (2)郭樹清的金融市場泡沫論,以及房地...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是泡沫較大,金融化、泡沫化傾向較強,又指很多人買樓是為投資或投機,這很危險,他強調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對於互聯網金融,郭指金融科技公...

人人每日只有 24 小時,但像有多項事業的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亞馬遜前 CEO 貝索斯(Jeff Bezos),兩位億萬富翁如何透過日常管理提升自己或團隊的生產力?...
中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對於今年的經濟預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指仍有5個風險點,包括人民幣升值壓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等。 首務抗疫 ...

美國債息周四再度急飈,一度升越1.61厘見1年新高,加深投資界對通脹及息口趨升的憂慮。美科技股納指周四大跌3.5%,道指亦由紀錄高位急回1.7%,拖累港股與亞洲主要股市昨全綫下瀉,恒指再挫近1,100...

財政預算案提出將提交法案增加港股印花稅,作為港股本輪升市主要動力的北水,全日走資200億元,一般投資者不禁疑惑,為何增加股票印花稅,即觸發北水破紀錄沽貨? 股票印花稅由0.1%提升到0.13%,即每...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日(24日)新增17宗確診個案,涉及9女8男,年齡介乎22至72歲,包括1宗輸入個案、16宗本地個案,當中感染源頭不明個案有6宗,累計個案達10,914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

隨着多國已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最早從疫情中復甦的中國,卻被指疫苗產能和購買力不足,有在「疫苗戰爭」中失利的風險。內地民間智庫提醒,中國須加快接種步伐,避免被劃入「缺乏免疫力的世界」。 面臨產能不足...

政府成立的「香港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在2019年發表報告,向運輸署及專營巴士公司提出45項建議,保障乘客及車長安全。新巴城巴表示,除了已落實完成或正在推展報告中的多項建議,包括全面落實運輸署修...

上周港股及A股出現了頗驚嚇式的波動,原因?筆者認為是魚缸水緊了。美股也處波動前夕,原因?是財長耶倫掠了聯儲局的水,這可以是大件事,但要多些篇幅,明天才講。 2020年2月1日,筆者有文,「2021:...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日(19日)新增13宗確診個案,涉及5男8女,介乎14歲至50歲;包括1宗輸入個案、12宗本地個案,當中感染源頭不明個案有8宗,累計個案達10,834宗;另有約宗初步確診。衞生署衞...

港股今日農曆年長假後復市,承接新春期間美股外圍續創新高強勢,港股牛年首日紅盤高開機會甚高。 美股外圍充斥樂觀情緒,內地續為北水湧港開綠燈,港股牛年隨時再現沖天牛氣。 金牛有往績 北水再助燃 港股...

一般資產組合中股票和債券的比例通常為60/40,但在極低息的環境下,債劵回報已微乎其微。事實上,長遠維持這個傳統的資產比例,回報亦將顯著減少。 投資者正積極檢討這種傳統資產配置的可行性,惟調整方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