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癌症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身體出現莫名瘀傷不容忽視!英國一名女護士上班時發現襪褲上出現紫紅色紅印,初時以為是只是污漬,擦拭不果後才發現是瘀傷;一名護士同事見狀後,建議她諮詢醫生。事主經檢查後,發現患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需立即入...
近年保險公司不斷優化保單的服務,其中一項是容許保單更改受保人,又或者在生時指定一位「第二受保人」,當自己身故時,保單就自動轉給第二受保人。今早我到芳姐的茶餐廳嘆早餐時,伙記阿蘇走過來跟我搭訕,話題原來...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今日(2日)開幕,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出席開幕禮時提及,中心開幕顯示私家醫院在本港醫療發展創新方面亦可出一分力,政府會盡量用好這個中心,提及養和醫院與公營醫療系統下的兒童醫院有合作,自...
好多人莫說想提早退休,就連如期退休,也沒有足夠自信,問題癥結在於一個「錢」字。在香港這個生活成本全球第五高的地方,很多打工仔份糧應付完家庭及生活費開支,都沒多少剩餘來做儲蓄或投資,有孩子或要供樓的人士...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自7月底初步投入服務,至今已治療約40名年介7至88歲的癌症病人,個案涉多種癌症,包括26宗乳癌、6宗兒童醫院轉介兒童癌症個案等。 病人稱痛楚微 如曬太陽後灼熱 海外質子治療中心一般設...
養和醫院耗資逾70億元興建的質子治療中心正式開幕,是全港首間質子治療中心,每年料可為400至600名癌症病人,精準鎖定目標殲滅癌細胞,減少對鄰近正常組織的傷害,而質子治療費用平均為傳統放射治療2倍。院...
養和醫院耗資逾70億元興建的質子治療中心正式開幕,是全港首間質子治療中心,每年料為400至600名癌症病人,可精準鎖定目標殲滅癌細胞,減少對鄰近正常組織的傷害,而質子治療費用平均為傳統放射治療2倍。院...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自7月底初步投入服務,至今已治療約40名年介7至88歲的癌症病人,個案涉多種癌症,包括26宗乳癌、6宗兒童醫院轉介兒童癌症個案等。本港首名接受質子治療的癌症病人為一名逾65歲女士,她年...
子女移民留下年老的雙親,一直是令人爭議的話題,最近,連登討論區有網民開PO,指之前因為與父親政見不同,移民重新生活,但香港的父親近日表示患上末期癌症,想他回港陪伴,但他自覺不是醫護幫不了甚麼,而且回港...
「體重下降」幾乎是所有癌症患者都需要面對的挑戰,畢竟癌細胞對健康的破壞、以至在治療期間引起的副作用,都常令患者食慾下降,逐漸變得消瘦。有專科醫生指出,癌症病人體重過輕,能夠使用的藥物劑量會相應減少,間...
自願醫保計劃自2019年推出,保險業界一直積極參與,對自願醫保產品的保障項目、服務和賠償等,不斷作出優化,務求緊貼醫療市場趨勢,為市民提供所需保障和支援。自願醫保認可產品分為「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
Rosa是個愛上山下海的運動健將,曾每天下班跑5至10公里,為全馬和越野跑比賽作準備。惟前年發現牙肉突然腫起,腫至連米綫也咬不斷。她以為是熱氣,喝了兩星期廿四味仍無改善,原來竟是骨癌徵兆。面對突如其來...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研究書,建議增強本港臨床研究能力。基金表示,本港臨床試驗數量於2021年只有334宗,較2015年減少22%,不過同期其他鄰近地區臨床研究數量均上升,顯示目前香港作為藥物樞紐,未能完全...
《福布斯》每年都會發布「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Forbes30 Under 30,下簡稱U30)名單,旨在以「改變世界的潛力」為標凖,選出30歲以下各領域具有創新精神與領導力的傑出青年,已連續發布...
保誠保險宣布,與香港綜合腫瘤中心(HKIOC)及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下稱「星院」)合作,成為香港首間保險公司聯同兩地醫療機構攜手於大灣區推出「跨境癌症治療免找數服務」,以配合「共同病患管理」模式...
隨著新冠疫情的過去,不少打工仔對於個人身體健康、公司醫療福利的關注程度明顯提升。惟在醫療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這不僅對個人產生影響,亦對企業的員工醫療保險帶來挑戰。風險管理、保險經紀和諮詢公司韋萊韜悅...
胃癌是本港十大癌症殺手之一。近日,內地一名55歲男子腹瀉持續一個月,遂前往醫院檢查,結果竟查出有5處癌病變。醫生警告,消化道癌症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最新影片推介:據《新浪新聞》報道,浙江一名55歲蘇姓...
摸到乳房有異物唔一定係癌症!有移英港女分享在英國看病的經歷,指早前曾以為自己患乳癌,於是預約公營醫療服務,大約等待一周後獲轉介到醫院進行檢查,所幸最後證實為虛驚一場。她又大讚當地醫院效率極高,只需1....
乳癌是不少女士們的噩夢,甚至會有遺傳的機率。台灣一名29歲的女子近日在網上發文稱,媽媽和姐姐均罹患乳癌,而自己日前亦檢查出乳房有1.6cm大小的良性腫瘤,讓她不禁感嘆:「不要傳給下一代」。最新影片推介...
法國近日發生一宗醫療事故,一名乳癌女患者於當地一間醫院接受放射性治療(俗稱「電療」),惟在進行了25次治療之後,才發現醫生「醫錯乳房」,竟錯把其健康的乳房標記成患處。最新影片推介:根據《法國電視三台》...
晚期癌症病人面對種種治療副作用,甚至由癌症引起的痛症、疲倦、胃口差等症狀,往往都對身心造成龐大壓力,使生活質素變差。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針灸有效「對症下藥」,紓緩疼痛及其他不適。中醫師會因應病人體質和症...
28歲末期胃癌患者、港大畢業生楊嘉驃(Gabriel)今年10月捐出80萬元予香港兒童癌病基金,引起全城關注。已出院回家休養的他,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化療期間脫髮的經歷,希望可藉此鼓勵及陪伴其他失去頭...
打工仔總認為退休必然代表脫離工作的束綁,從此過上自由、美好生活。事實上,除非能夠制定一個周全可靠的計畫來享受新時光,否則退休後的生活可能會無所事事,失去目標,充滿無聊、焦慮甚至抑鬱。已退休26年的前市...
世界各地的醫療保健機構每年均會進行大量身體檢查。據《美國醫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一項研究估計,單計美國,當地每年進行40億至50億次顯影、實驗室檢測和其他...
「打針好痛!」、「不想吃藥!」患有長期病或危重病的小朋友留醫時就常出現這些鬧彆扭的說話,此時兒童醫療輔導師就施展各種方法,助病童及家人克服治療的挑戰。大家對兒童醫療輔導師這一職位未必熟悉,其實這是一個...
晚期癌症病人面對種種治療副作用,甚至由癌症引起的痛症、疲倦、胃口差等症狀,往往都對身心造成龐大壓力,使生活質素變差。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針灸有效「對症下藥」,紓緩疼痛及其他不適。中醫師會因應病人體質和症...
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以表彰他在醫學遺傳研究方面重大的成就和貢獻。今年共有59位科學家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教授是香港唯一一位獲選的學者。 今年唯一獲選港學者 盧煜明表示:「我十分...
大腸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科學界一直尋找更多治療手段,延長病人壽命及改善生活質素。和黃醫藥昨公布,一種用於末期腸癌的新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成為首種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
和黃醫藥公布,一種用於末期腸癌的新藥呋喹替尼(Fruquintinib),成功獲美國藥監局審批上市,成為首種中國研發小份子抗癌藥物,適用於國外使用。藥物目前除了於常規途徑申請本地註冊外,亦經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