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高血壓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醫學院一名專家,在援引美國研究後最近表示,男性每個月的性生活次數達21次,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可減少20%;而要避免前列腺肥大或出現癌變迹象,最重要是「保持管道乾淨(keep the p...
眼睛出現不適切勿輕舉妄動。台灣一名女士因近日轉季忽冷忽熱,左眼微絲血管破裂,在眼白處留下血塊。本無大礙的她異想天開,竟大力揉搓眼睛,希望把血塊揉散,結果導致眼球血腫,壓迫視神經險,差點失明。 最新影...
即食咖哩好味,款式又多,如不太擅長煮食或需快速準備飯餐,咖哩包是方便之選。市面有多款即食咖哩包,大部分味道濃郁惹味,要多留意當中的鈉含量,如兒童長期攝取高鈉有機會損骨骼生長、致血壓高、影響口味取向等。...
洗腎近年呈年輕化趨勢,而洗腎過去被認為一定是飲食過鹹所致。不過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表示,吃太甜比吃太鹹更容易導致洗腎,且若一周喝飲料超過7次,則可能8年後就會出現腎衰竭。 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發炎是...
適量飲茶養生,更可以延年益壽。有美國研究發現,每日飲2杯茶的人比起沒有飲茶習慣的人有較低死亡風險,證明飲茶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最新影片: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附屬機構國家癌症研...
作息不正常,身體出現異樣,就要多多留意。台灣一名30歲女子,幾個月以來作息日夜顛倒,情緒失控,四肢纖細但肚子肥大,臉上還長鬍鬚。經醫生檢查後,發現其腎臟上長有2cm腫瘤。 台灣腎臟科醫師陳俊宇在節目...
為了證實麒麟果那特強清理腸胃功效,我也買了幾個回家品嘗。朋友說得沒錯,怪不得備受力捧,真能排毒喎! 我們常說,便秘是美容大敵,體內積存的垃圾沒有及時清理,皮膚狀況馬上就會顯現出來,例如痘痘、乾紋、膚...
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央行行長易綱,央行副行長、國家外滙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目前市場的熱點——內房和人民幣滙率答記者問。 專訪 曾淵滄 談收息心法【】 內...
香港腎臟基金會等3個組織,上月為1,661名市民做身體檢查,發現73%市民不自知有高血脂,有近68%和56%市民不知道已患上高血糖和高血壓,另有36%人並不知道自己過重或肥胖。接受檢查的市民年齡中位數...
由香港腎臟基金會、香港腎科學會、香港腎科護士學會合辦的「第18屆世界腎臟日暨第3屆香港腎臟日」,今年的主題為「健康護腎 尋四隱患」,大會今日(5日)在赤柱廣場舉辦新聞發佈會,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衛生...
木耳、雪耳這種菇菌類食品向來很受歡迎,大眾普遍認為這類食品健康又富營養價值。不過每類食品都有利弊之處,今次請來註冊營養師謝詠瑩(Gloria)講解這類食品的營養價值,以及進食建議,讓大家食得安心。 ...
政府在三月初撤銷口罩令,社會全面復常。經歷三年新冠疫情,大眾對健康的關注已顯著提升,即使香港正式進入後疫情年代,市民對醫療服務 尤其是預防性醫療服務 的需求有增無減。政府亦深明「預防勝於治療」的道...
「5年前確診患癌,但已經好翻,黎緊想幫3歲女兒買保險,但個保險代理話,呀女有可能被拒保或者張單加不保事項」,這個用戶的個案可能絕非罕見。事實上,當父母為子女買保險時,保險公司除了會問準受保人的健康狀況...
想要剷除大肚腩 ,先要認識內臟脂肪! 甚麼是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是人體必需的脂肪,圍繞著內臟,如肝、胃、腸等,用於保護、支撐和保護內臟。但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影響健康,過多的內臟脂肪一般是由高熱量飲食...
英國一名57歲副機師在飛行途中因「急性心臟衰竭」猝死,但當時機長以為他只是開玩笑裝睡,一直未有理會,直到飛機降落後,始發現全程伴屍飛行。 最新影片推介: 綜合外媒報道,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A...
很多人都認為嬰兒生得肥肥白白更得意,而根據美國兒科學會資料顯示,1歲女嬰的體重一般在18至22磅左右為正常範圍。 內地一名1歲多女童體重達67磅,嚴重超出標準約3倍。 最新影片: 山東濟南一名...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節制,又缺乏運動,疾病隨時找上門。台灣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33工程師本身沒有「三高」,早前突然感到頭暈、胸口作痛,求醫後發現是心肌梗塞。 台灣家庭科醫生黃彗倫zaoqian...
有說生仔猶如「踏了半隻腳入鬼門關」,懷孕及分娩期間難以預計的種種狀況,如各種妊娠併發症,令準媽媽十月懷胎難免忐忑不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一項嶄新研究,5類妊娠併發症,會令缺血性心臟病的危...
心臟病是全球第一殺手,澳洲一名21歲青年平時身體健康,但在入讀大學前夕卻突然在睡夢中猝死,驗屍才發現其心臟腫大,恐怕是因未被發現的心臟病致死。 最新影片: 綜合外媒報道,事發在今年1月11日,...
58歲退休男警疑因泊車問題在屯門兆康站外與客貨車男司機爭執及打鬥,當時男司機的兒子曾身處車上,男司機送院後不治。涉案退休警今(7日)於屯門裁判法院否認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案件開審。法醫供稱解剖報告顯...
天氣反覆、日夜溫差大,容易誘發心肌梗塞等問題。台灣有醫護透露,深切治療部(ICU)一夜接收了10多名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患者,床位爆滿,有患者甚至在病發後短短數小時離世,提醒民眾要注意5大奪命高危因素。...
患糖尿病六旬婦於2020年12月因同住女兒確診新冠肺炎,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獨自在家等候檢疫3天後被揭發倒斃家中,驗屍後顯示死於新冠肺炎,死因研訊今(31日)。衞生署行政主任供稱,署方在死者離世後2天及...
新年是旅遊旺季,但出門在外應帶備甚麼藥物傍身?消委會《選擇》月刊曾經邀請港大公共衞生學院臨床副教授葉啟明醫生提供意見,指出外遊前應準備6類「平安藥」,並提供一些外地求醫貼士。 消委會指出,市民最好在...
全球,包括香港都有人口老化問題。香港的公私營醫療水平一向高,不過一直「重治療、輕預防」,長此下去對醫療系統造成的壓力愈來愈大。個人層面上,未能「防患於未然」,往往於老年需要付出更大代價和更多金錢治病。...
糖尿病前期指血糖高於正常水平,但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中大醫學院分析本港二百萬名成年人的臨床數據,發現平均年齡為20歲的糖尿病前期年輕患者一生患糖尿病的風險高達90%,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高達67%...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3日)表示,過去一星期(7日至13日),中心錄得1宗新增感染類鼻疽確診個案。 個案涉及一名居於深水埗的90歲女子,患有多種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她於去年12...
主動脈剝離是致死率甚高的心血管病,可致命於無形,已故藝人小鬼黃鴻升就是因此而喪命,終年36歲。有台灣醫生分享一宗病例,指有男病人飲酒後臉色發白、冒冷汗,胃痛仿如被割開般,求醫後測量血壓,才發現兩側數值...
衞生署昨發表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為第三次全港性人口健康調查。報告發現,四分之一(24.8%)的18歲或以上人士參與體能活動量不足,大部分受訪者稱原因是太忙,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部分原因可能...
衞生署今日(28日)發表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為第三次全港性人口健康調查,涵蓋本港市民的健康狀況,以及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報告中顯示,接近四分之一的18歲或以上人士參與體能活動量...
寒流來襲,健康危機亦隨之湧現。台灣連日來受到寒流來襲,多人在寒流中猝死,包括1名30多歲男子。醫生指,該名年輕男子沒有「三高」病史,推測是他的吸煙習慣增加死亡風險。 最新影片 綜合台媒報道,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