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55 個
蔡若蓮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學生人口持續下,教育局推算,2029年6歲及12歲學齡人口分別減至5萬人及6萬人。本身是小學校長的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促請教育局以行政指令,要求學校減收叩門位(候補學位),避免助長學位「音樂椅」效應...
ChatGPT近月在全球迅速冒起,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界關心的重要議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回覆立法會表示,本港8間資助大學已採取不同措施應對,其中嶺大、中大、教大、科大及港大已提供針對性指引,個別指引列明...
ChatGPT近期成為社會熱話,各大學的態度備受關注。於今(29日)立法會會議上,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覆議員有關查詢時指,城市大學、浸會大學、理工大學將於短期內推出學生使用指引。 蔡若蓮指,因應生成式...
教育局長蔡若蓮表示,無聽聞有老師因反修例案件未能辦理回鄉證或被拒入境,被問到局方會如何要求學校管理層加強監察被投訴的教師,蔡若蓮表示,會嚴肅處理任何投訴教師個案,強調會公平公正處理,並以保障學生福祉為...
同日發生多宗影響到學校師生的事故,包括今午將軍澳隧道入口的5車連環相撞意外,涉及接載學校師生的3輛旅遊巴。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事件中有多名學生受傷和感到不適,由救護員檢查傷勢和送院檢查,沒有受傷的學...
【本報訊】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首個內地考察團,將於4月3日出發,惟近日學界流傳部分涉及2019年社會事件的師生回鄉證有機會失效,據悉有教師最終無被法庭定罪,但近日前往內地過關時仍遭沒收回鄉證。教育局回...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首個內地考察團將於4月3日出發,惟近日學界流傳部分涉及2019年社會事件的師生回鄉證有機會失效,據悉有教師最終無被法庭定罪,近日前往內地過關時仍遭沒收回鄉證。教育局今日(21日)回...
教育局要求,所有公帑資助學校新入職教師及公營學校擬晉升教師,均須參加內地學習團。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15日)展開兩天北京訪問行程,包括到訪北京師範大學。她表示,已委託北京師範大學於5月舉辦新入職教師...
隨着北京的人大政協兩會今日閉幕,中央最高領導層的人選亦塵埃落定,國家未來路向也愈加清晰。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副團長陳勇形容,新任總理李強的「強」,是追求國家富強,新任副總理丁薛祥的「祥」,是追求祥和、為...
香港科技大學管理層有變動。政府今日(28日)宣布,行政長官李家超以科大監督身份,委任現任科大顧問委員會主席陳祖澤,出任科大副監督;3月5日任滿科大校董會主席的廖長城,獲行政長官委任接替陳祖澤,出任科大...
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公民科內地考察即將於4月展開。教育局與香港中旅證件服務有限公司協調,為即將出發參與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的師生安排辦理回鄉證的便利服務。 中旅將由今日(26日)起,直至下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新猷主要惠及大專院校,中小學著墨不多,2023/24年度教育開支預算1,147億元,佔政府開支總額預算15.1%,屬第3高政策範疇。惟學界正面臨縮班殺校潮,政...
特首李家超將於本星期四,率團到訪廣州和深圳,展開上任後首次對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訪問。 李家超表示,隨着香港與內地實施全面通關,爭取在短期內盡早到訪廣東省,尤其是大灣區各城市。經與相關內地單位協商後...
【本報訊】立法會昨日辯論「中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的議員議案。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現階段各項條件和時機均未成熟,不會考慮將中史列作高中必修科,但未來會致力透過系統而多元化策略,推廣中史教育。 議會最後...
立法會今日上午繼續辯論「中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的議員議案。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目前的時機和各項條件均未成熟,現階段不會考慮將中史列作高中必修科,形容合乎學界的實際情況和期望。 議會最後舉手通過經修正...
對於立法會議員劉智鵬建議,將中國歷史科,改名為中國歷史地理及文化科,並將科目定為高中「必修必考」,以「達標」或「不達標」作為新設學科的考評機制,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對此有所保留。 立法會今日就劉智...
由香港旅遊發展局青年學院聯同教育局合辦、首個為旅遊與款待科師生而設的「香港旅遊業學生峰會 2022/23」,開幕暨主題演講於上周六(11日)舉行,多位旅遊業界人士出席,與近1,500名學生互相交流,促...
走過一甲子風華的中大,今年迎來60周年鑽禧校慶,昨晚是校慶啟動禮。甲子作為一個循環,也代表一個新階段的開始,中大未來除眾多發展大計,其董事會的組成亦很大機會有所改革。 張宇人等3校董 提改革草案 ...
中文大學60周年校慶啟動禮今晚(12日)舉行,活動以「甲子連心,任重志遠」為主題,並為長達1年半的中大校慶活動揭幕。啟動禮首度上演無人機燈光表演,中大指是「全港校園首次大型無人機表演」。活動獲多名高官...
隨著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教育局日前公布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安排,4月會有22個廣東省短線行程率先啟動,包括新增10個1至2天短線行程。 蔡若蓮表示,目前未考察的中四、五級學生總數逾10萬人,...
全港學校於2月1日起分批全面恢復全日面授課堂,而學生每日上學前快測要求暫維持至2月28日。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11日)表示,倘疫情無大變化及在徵詢專家意見後,下月有機會取消學生每日快測要求。另有專家...
跨境中學生今(8日)起恢復回港上面授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視察深圳灣口岸及到訪天水圍一間中學後指,今早有1千多名學生從深圳灣口岸過關,過程順暢,當局在口岸開設16條跨境學童專用通道,學生完全不用排隊,有...
本港和內地下周一(6日)全面通關,跨境生回港在即。教育局表示,下周三(8日)起,分兩階段安排跨境生回港上課,並向有跨境生的學校發信,呼籲校方提醒有關學生及其監護人盡早辦理證件。有小學校長指,跨境生回港...
下周一(6日)起將全面通關,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3日)上午將舉行記者會交代詳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亦會出席。 國務院港...
一連4日的教育及職業博覽今日(2日)開鑼,教育局今年首度參展,介紹教育局不同專業職系工作範疇,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亦有到場參觀教育局攤位,她指,教育局不同職系的工作具挑戰性和滿足感,期望能招攬有志投身...
內地跨境學生來港復課日期料須延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早前稱爭取最快2月1日陸續安排跨境生免配額來港復課,惟教育局今日(27日)向學校發信息指,因應通關安排及跨境校巴準備等,中學跨境生最快2月6才可回港復...
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將於2月逐步有序全面恢復全日面授課堂,教育局今日(26日)推出「校園復常‧好精神」專頁,內附錦囊、資源包及短片,提供資訊幫助學生面對恢復全日面授課堂時,可能產生的壓力及焦慮,並協助學...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23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有人盜用其Facebook帳戶的照片,並用其中、英文名開設Facebook帳號,呼籲市民小心提防受騙。 蔡若蓮的Facebook帳號為「蔡若蓮 Chri...
踏入兔年,多名官員今日(22日)在社交平台發表賀詞,向市民拜年。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隨著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分隔兩地的家庭得以團聚,商業、旅遊、跨境就業、跨境上學、人文交流等活動將全面復...
9月入學的小一「統一派位」選校程序將於本月30日展開。教育局預測今年僅2.2萬人參加小一統一派位,按年急挫12.5%,本年度亦再無校網需要「加派」學額。本報統計發現,全港至少12間小學更在自行收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