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28 個
中國教育部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本報訊】國家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昨承認,今年高校畢業生面臨多重就業壓力,甚至超越2020年畢業生。各高校須多開拓市場性職位,解決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 根據統計,今年內地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
近日網上流傳一張落款為「綏化市教育局」的通報。通報稱,4月11日,黑龍江綏化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因其家長從外地返綏未按要求向學校報備,對該生做出開除學籍的處理決定。該通報立即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對此...
報道指,一名中國赴澳洲留學生近日在悉尼國際機場入境時遭盤查,澳洲方面以其隱瞞「軍事訓練」經歷為由拒絕入境並當場取消簽證,該名學生隨後被遣返。 更新17:09 外交部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
內地去年出台「雙減」政策後,持續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據報,內地教育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對《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和完善,旨在徹底斬斷競賽與培...
【本報訊】2022年大專院校畢業生預計將超過千萬人,即將舉行的全國兩會(人大及政協),畢業生就業將成為焦點話題之一。 澎湃新聞報道,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在去年12月28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內地去年7月發布「雙減」政策,旨在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並連續出台重拳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教育部副部長宋德民在周三(23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截至2021年底,學科類培...
中國教育部召開發佈會,公布今年將完善「職教高考」的頂層設計,包括擴大職業本科、職業專科學校通過「職教高考」招錄學生比例,使「職教高考」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特別是職業本科學校招生的主渠道。 教育股股...
中國教育部近日部署2022年面向港澳台地區招收研究生工作,要求有關招生單位、報考點按照「精準防控、分類施考、科學選拔、規範管理」的原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組考工作,確保招生錄取安全有序,公平公正。 ...
【本報訊】內地教育部昨日(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909萬人,按年增加35萬。預計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076萬人,按年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
內地雙減政策施行多時,線下校外培訓機構減逾8成。好未來教育集團(NYSE:TAL)召開以「感恩同行」為名的線上全員會,CEO張邦鑫在會上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前有傳言稱,近2萬名中小學教...
內地「雙減」政策出台近半年,教育部今日(22日)要求要求確保學生睡眠,作業、校外培訓和網絡遊戲都要為學生睡眠「讓路」。 據澎湃新聞報道,當日教育部召開「辦實事 見實效」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
【本報訊】中國教育部就「雙減」(即減輕作業負擔及減輕校外培訓)工作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表示,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減少,目前綫下校外培訓機構已減少83.8...
中國教育部就「雙減」工作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表示,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減少,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減少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減84.1%。教育部...
教育部今日(21日)稱,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其中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此外,教育部亦稱,明年「雙減」繼續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
正籌備升格為「聖方濟各大學」的自資院校明愛專上學院今日(20日)公布,院校設立首個國際學術獎項「聖方濟各人文科技獎2022(翻譯科技)」評審結果,獎項將頒予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馮志偉...
隨著內地新一輪疫情暴發,並出現大學群聚感染案例,當地多所高校已宣布提前5至14天放寒假,更有部分高校12月下旬就開始放假。 據中新網報道,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福建等省份的多所高校已發布通知,根...
【本報訊】日前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期間舉辦的國際媒體記者會上,美聯社記者向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發問,「能否用英文回答」,解振華回應指,「不如你用中文提問...
隨著內地雙減政策(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負擔)深入落實,最新數據顯示,內地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壓減率已經超過40%。同時,培訓市場的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 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本報訊】內地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而實施「雙減」政策後,英文是否列為高考必考科目也成為話題。中國教育部國際司原司長、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贊岑建君指,高考可將英語由必考科目改為選考科目,以減輕學生負...
中秋及十一假期將至,中國教育部昨日(15日)印發通知,部署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並透露教育系統內18歲以上師生員工疫苗兩針接種率逾95%,12至17歲學生兩針接種率達91%。 18歲以上師生員工 接種率...
【本報訊】內地推出「雙減」政策後,學科類校外培訓近期轉入地下,逃避官方監管。教育部昨天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堅決查處「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等變相違規問題。 涉「家政服務」眾籌私教等 ...
中國教育部周三(8日)下發通知,要求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包括以諮詢、文化傳播、「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等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
【本報訊】中國「雙減」政策落地後,教育部出台多項細則落實政策部署,最新發布的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規定,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不得超標超前,要守牢政治底綫,不得出現意識形態問題。 據中國教育部網站周一(...
新學年開始,內地實施《教育督導問責辦法》,力推讓教育督導長出鐵齒鋼牙。針對培訓機構,《辦法》明確,超標超前培訓、虛假宣傳等問題被納入教育督導問責。 內地推出首個教育督導問責文件 內地教育部今日召開...
北京140萬中小學生明天將開啟新學期,是落實教育「雙減」政策的第一個學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將調整中小學生上課時間,小學上課時間一般不早於8時20分,中學一般不早於8時...
內地第一個「雙減政策」落實的新學期將至。教育部要求,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港稱精英班),做到均衡配置師資,不得按成績分班、排座、「貼標籤」。此外,也將取消小學一二年級的紙筆考試,小學階段不再有期中...
教育部周一(30日)提出,新學期要實現課後服務校校開展全覆蓋、保障時間「52」(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至少2小時),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對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給予相應補助。 ...
9月1日是中國傳統的開學季,大中小學加上幼稚園都會步調一致的開始新學年。今年的中國開學季,被認為最值得觀察,因諸多教育變局由此開始,並影響着中國今天之變和未來之變,在諸多變化中,先來觀察預定將現的教育...
內地推行雙減政策(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負擔),雙減督導被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工作「一號工程」。為切實降低學生考試壓力,教育部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 內地中小學不得設重點班 教育...
內地雙減政策(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負擔)落地,教育部門偕同市場監管部門展開專項整治行動,發現並查處多宗校外培訓違規典型案例,涉及的省市包括北京、江蘇、浙江等地,主要涵蓋的問題包括違規補課、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