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星 下頁

搜尋結果 41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港大醫學院公布2015年至2022年最新的調查,指79%的被訪者支持加煙草稅,當中包括約3分之1煙民;研究亦顯示,如果煙草價格上漲,55%人士會戒煙及減少一半以上吸煙量。最新影片推介:港大醫學院表示,...

15:43 2023/09/13
【控煙政策】港大醫學院促加煙稅至零售價75% 2030年全面禁煙

大學聯招(JUPAS)昨日放榜,被譽為「神科」的兩大醫學院醫科課程,合共經聯招取錄339名文憑試尖子,香港大學取錄當中132人,僅佔其醫科學額45%,非聯招生佔逾半;若按相同計分方法,港大收生成績亦跑...

2023/08/10
聯招339尖子讀醫 港大僅佔學額45%

香港大學麻醉學系系主任張志偉表示,擔任麻醉科醫生20多年,並即將於今年離開多年的崗位。他指,由讀書至擔任教職多年,學生人數由100多人增加至200多人,但全職教學人員只有4人,幾乎無改變過,盼大學增加...

2023/07/17
畢業生倍增至200 4全職教員「不變」

近年本港面對移民潮,政府頻頻出招向外搶人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今日(29日)宣布,「全球人才招聘計劃」活動將來到英國倫敦,並獲得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及英國香港醫學會全力支持。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

20:07 2023/05/29
【搶人才】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率團赴倫敦搶人才 親身與應徵者交流

港府近日與內地擬建立恆常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政府並關注近月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的市民大幅增加。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昨回應指,不知道市民取消登記的原因,但強調醫生未能成功醫治部分疾病,只能換上新器官,呼籲...

2023/05/25
捐贈「恩同再造」 專家籲取消前三思

香港大學醫學院昨日宣布更新本科醫科課程,並於9月新學年起逐步推出「傑出醫科學人計劃」,每年挑選最頂尖約1成醫科新生,可加快在5年內修畢課程,即可提早1年畢業;港大亦鼓勵尖子生日後投身港大教研工作。 ...

2023/05/25
港大醫學院新課程 尖子5年可畢業

近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的市民大幅增加,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今(24日)回應指,不知道市民取消登記的原因,但呼籲取消登記的市民再三思考有關決定,體會到「恩同再造」。 最新影片推介︰ 今日,劉澤星...

20:06 2023/05/24
【器官捐贈】劉澤星籲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市民三思而行 明白有患者靠器官移植維持生命

香港大學醫學院今日(25日)宣布更新本科醫科課程,並於9月新學年起逐步推出「傑出醫科學人計劃」,每年挑選最頂尖約1成醫科新生,可加快在5年內修畢課程,即可提早1年畢業;港大亦鼓勵尖子生日後投身港大教研...

18:30 2023/05/24
【大學課程】港大醫學院推「傑出醫科學人」計劃 醫科尖子最快5年畢業

港大醫學院及科技園合作成立細胞治療實驗室昨開幕,實驗室將用作研發及培訓科研人才用途,為血癌患者提供CAR-T免疫療法等臨床研究。港大昨亦交代免疫及細胞治療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計劃於葛量洪醫院興建「賽馬...

2023/05/24
港大細胞治療實驗室 研血癌免疫療法

本港院校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2023」整體排名下滑,唯香港大學醫學院卻能夠在醫學(Medicine)學科排名登上全球第31位,按年跳升9位,重新超越跌落第32位的中文大學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昨...

2023/03/23
港大醫學院升9位 躋身全球第31

本港院校在今日(22日)出爐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2023」整體排名下滑,惟香港大學醫學院卻能夠在醫學(Medicine)學科排名登上全球第31位,按年跳升9位,重新超越跌落第32位的中文大學醫學院...

19:50 2023/03/22
【QS排名】港大醫學院登上全球醫學第31位 論文引用次數帶動跳升9位重奪「全港第一」

絕大部分醫科生畢業後會在公營醫院受訓,但醫生亦有機會投身私營醫療市場。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及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進行對談。曾慶亷表示,港怡醫院的硬件較新,並擁有先進的設備,加上港大教授在港怡醫院提供...

23:11 2023/02/24
【教學相長】港怡醫院重教育培訓 助準醫生藥劑師了解病人需要 

港大醫學院擬於沙宣道3號以東,興建新教學及科研大樓,預料斥資超過10億元,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到立法會申請撥款,預計2028年落成。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昨表示,2022/23年度有3,000多名醫學生,...

2023/02/02
港大建醫學院新大樓 造價逾10億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明,不同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討抗疫工作,不同專家顧問連日亦發表意見,支持要作出檢討,而重點亦不在問責。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昨表示,本港要檢討新冠疫情,但要思考檢討模式及哪方面需要...

2023/02/02
劉澤星倡檢討疫情 惟可思考模式

港大醫學院近年收生穩定,開辦課程亦有增加,目前每年收取295名本科醫學生,院長劉澤星表示是為了配合政府醫療人手政策,能否再增加醫學生的數目,需要詳細計劃及相關配套。對於病人鄧桂思的醫療事故,有2名醫生...

2023/02/02
能否再增收生 需詳細計劃配套

港大醫學院擴建的新教研大樓將於明年動工,初步估算造價逾十億元,料今年底至明年初提交立法會審批,目標2027至28學年啟用。 新大樓選址位於沙宣道3號以東,鄰近醫學大樓及瑪麗醫院,將會增加教學設施例如...

15:29 2023/02/01
【港大醫學院新大樓】擬於明年動工造價逾十億元 目標2027至28學年落成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1日)表明,不同意就新冠疫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認為,需就疫情對長者等影響作檢討,檢討的方式仍需思考。被問到需否成立委員會?劉澤星指,「檢討梗係一...

13:59 2023/02/01
【獨立檢討委員會】劉澤星:需就疫情作檢討 模式待思考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有4席懸空,補選將於12月18日舉行,由1,400多名選委投票選出。政府今日刊憲,宣布8名當然選委登記有效,分別來自4個界別分組,包括新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葉玉如,及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

20:15 2022/10/28
【立法會選舉】政府刊憲公布8名當然選委 包括科大新校長朱葉玉如、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香港大學醫學院在臨床與健康學科排名連續兩年上升,按年急升7位,升至全球第13位,創歷年新高;中文大學醫學院則上升8位至第44位,重返全球50大...

2022/10/26
全球醫科排名 港大升至13位新高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香港大學醫學院在臨床與健康學科排名連續兩年上升,按年急升7位,升至全球第13位,創歷年新高;中文大學醫學院則上升8位至第44位,重返全球50大...

23:00 2022/10/25
【大學排名】港大醫學院THE學科排名列13位創新高 院長劉澤星:夢想成真

香港大學醫學院今日(18日)舉行「白袍禮」,由港大醫學院新任院長劉澤星及一眾教授,為應屆300名醫科新鮮人披上白袍,劉澤星籲新生披上白袍後,反思其選擇成為醫生的初衷,「白袍除了標誌著你將踏足醫護行業照...

15:31 2022/09/18
【開學】港大醫學院為300醫科新生舉行白袍禮 新任院長劉澤星籲反思成為醫生初衷

特首李家超周三赴廣東,各方關注兩地通關會否有好消息?多位建制中人都認為,相信內地願與港府一起探討「逆向隔離」做法,即港人在港隔離之後,閉環進入內地,但估計未必能夠太快落實。 港現階段目標 減單日確診...

2022/08/29
李家超周三赴粵 料探討落實「逆向隔離」

緣起、建立、普及、未來!香港基因組中心為加強大眾對基因組醫學的認識和參與,邀請4位身兼董事局成員的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以介紹基因組醫學為主題拍攝專訪特輯,從以上4個不同層面,探討基因組醫學的應用及相關科...

2022/08/25
4權威學者 解說基因組醫學

港府抗疫專家劉澤星昨首以港大醫學院院長身份見傳媒,他形容上任後心情緊張,指最大挑戰為保持港大醫學院教研水平,冀增加新科技及設施可吸引學生選讀,又認為引入海外醫生可為本地醫生帶來進步。近日疫情嚴峻,他強...

2022/08/06
劉澤星掌港大醫學院 「保教研水平挑戰大」

港府抗疫專家劉澤星今(5日)首以港大醫學院院長身份見傳媒,並展示港大醫學院沙宣道3號新大樓設施。他形容上任後心情緊張,指最大挑戰為保持港大醫學院教學及研究水平,冀新科技及設施增多可吸引學生選讀。詳情即...

20:36 2022/08/05
【新冠疫情】劉澤星形容「自己非專家」 需時觀察新冠肺炎會否成為風土病

【本報訊】特區政府公布889人授勳及嘉許名單,當中以積極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名義表彰507人,表揚他們對抗疫貢獻,其中3名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劉宇隆及孔繁毅,獲頒授銅紫荊星章。 劉澤星劉宇隆孔繁毅 頒銅...

2022/07/27
507人抗疫有貢獻 政府授勳嘉許

特首李家超上任後首次於今(22日)召開抗疫專家顧問團會議,表示感謝6位專家就疫情最新發展提供意見,有助政府制訂以最低成本達致最大效益的抗疫策略。    6位專家顧問團成員,包括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

22:24 2022/07/22
【第五波疫情】李家超今召政府專家會議 上任後首次

港府早前根據《醫生註冊條例》公布50間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認可醫學資格的院校名單。就有關名單,授課語言作為特別註冊委員評審非本地醫學課程的一項準則,有議員質疑本港兩間大學醫學院的課程非全部使用英語,故認為...

11:23 2022/07/21
【海外醫生】議員質疑條例沒列明合資格院校授課語言為英文 盧寵茂:有需要會修改條例

為豐富學生學習經歷,港大醫學院於2016/17學年起推出「增潤年」,醫科生在3年級時按照個人興趣和學習需要,到海外院校修讀其他課程或實習。 剛成為瑪嘉烈醫院內科實習醫生的薛煦祺,是首屆「增潤年」醫科...

2022/07/18
「增潤年」醫科生 赴世衞雲南拓視野

【本報訊】面對本港學生人數下降,各大專院校積極招攬尖子入讀。香港大學醫學院候任院長劉澤星說,目標一直是培養更多優秀醫生,並非與其他院校競爭,惟料本港放寬引入海外醫生後,對本港醫學院收生有影響,將繼續檢...

2022/07/18
劉澤星:港大醫學院 檢視課程添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