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措施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中國最新出爐的4月經濟數據全綫不及預期,按月看各項指標均放緩,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一個會議上指,從4月數據看,中國復甦之路仍崎嶇,刺激經濟的關鍵在於「提振信心」。 下一頁】 ...

13:00 2023/05/25
經濟不如預期 皆因地產失靈?

自日本遂步放寬防疫措施後,遊客節節上升,據日本國家旅遊局估算數據,4月訪日外國人人數創下194.91萬,是2019年4月的66.6%。而據厚生省消息,在5月8至14日一星期內,新冠確診人數為1.29萬...

13:35 2023/05/22
【日本疫情】 4月訪日外國人創疫情後新高 下調新冠防疫級別後感染者持續增加

【本報訊】長和(00001)、長實(01113)同日舉行股東周年大會,主席李澤鉅被問及對港府推進交椅洲人工島的看法時表示,很多人已發表意見,不想多說,但希望港府能夠「計到數」。李澤鉅續稱,我希望正如港...

2023/05/19
李澤鉅冀交椅洲人工島 港府「計到數」

國泰航空(00293)公布4月客貨運數據,期內國泰航空載客逾138萬人次,按年增32.8倍、按月增4%,相當於2019年同月的44%。貨運方面,國泰航空4月載貨量達10.9萬公噸,按年增18%、按月跌...

2023/05/18
國泰4月載客量 按月升4%

滙豐(00005)周一在港舉行投資者和分析員研討會,同時對外公布更新亞洲增長前景指引。高盛周一出席研討會後發表報告,指滙豐正受惠西方地區的銀行業動盪,在內地的擴張相當強勁,並看到內地人在香港對保險的興...

2023/05/17
今季滙豐內地客保險收入 高盛料重返4年前水平

近兩周,全球股市都面對調整,原因之一是股價升幅多了,出現套利回吐;理由之二是企業近日公布的2022年業績皆不理想。不過,調整是一個好機會讓高息股恢復高息,增加吸引力。 去年年底,當內地放寬防疫措施並...

2023/05/15
高息仍是最佳策略

隨着防疫措施解除,消費市道改善,本港經濟現復甦苗頭,首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升2.7%,旅遊業和本地需求料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訪問重慶時,也不忘推銷本港的旅遊打卡點,說...

2023/05/13
促復甦苗頭初現 拼經濟港保優勢

南韓總統尹錫悅周四(11日)宣布,下調境内新冠疫情預警級別。南韓6月1日起解除,旅客入境南韓接受核酸檢測的建議,確診者免強制隔離。 特朗普籲共和黨企硬削開支 「債務違約亦可能無事」 尹錫悅於當日...

15:15 2023/05/11
南韓下調新冠疫情預警級別 6月起確診者免強制隔離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引述世衛指,現無證據顯示XBB.1.16病毒株,及Omicron後代譜系,會為全球帶來額外公共衛生風險。他表示,隨著病毒不斷變異,在各方努力下,香港的醫療系統的防治能力,及社會的應...

15:10 2023/05/10
【新冠病毒】感染個案上升 盧寵茂:防控措施與國家或有差異惟方向完全一致

美國政府周二(9日)宣布,當地時間周五(12日)凌晨起,撤銷對航空旅客接種新冠疫苗的入境要求。 拜登未破美債務上限僵局 周五再晤國會兩黨領袖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行政命令,稱與...

12:32 2023/05/10
美國周五起 撤銷旅客接種新冠疫苗入境要求

日本周一(8日)正式把新冠下降至與季節性流感同級水平,允許普通門診接收新冠患者。新冠威脅水平下降後,政府將不再限制民眾出行自由,民眾亦可自行決定採取防疫措施。 根據新分級,新冠與季節性流感同級別,屬...

2023/05/09
日本降新冠至流感級別 門診可接患者

疫情放緩,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藉研究社區反應,發現自行採取非藥物預防措施,包括戴口罩及用酒精消毒液潔手的受訪者比例遠高於疫情前,但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的意願仍低。 研究團隊在20...

14:14 2023/05/08
【大學研究】中大研究顯示逾半市民維持戴口罩及消毒潔手 惟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意願低

日本周一(8日)起正式把新冠下降至與季節性流感同級水平,允許普通門診亦可以接收新冠患者。新冠威脅水平下降後,政府將不再限制民眾出行自由,民眾亦可自行決定採取的防疫措施。 世衞:新冠疫情不再是最高警報...

12:26 2023/05/08
日本今起降級新冠至流感同級 普通門診可接收新冠患者

幾乎很肯定的,加息周期已結束,但是,減息周期仍然不會在短期內出現。因此,市場仍得面對一段高息時期,不派高息的股仍然無吸引力。 5月3日美國聯儲局加息後,這一輪的加息周期很可能是尾聲了,不再加息。但是...

2023/05/08
滙豐派息增吸引力

衞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不過目前本港仍然維持預防及疾病控制條例的公共衞生緊急事態。 政府發言人表示,將參考世衞對疫情的最新意見,評估本地情況和風險及病毒變異情況,...

23:49 2023/05/06
【結束大流行】政府:參考世衞最新防疫意見  適時調整餘下防疫措施

《華爾街日報》周六(6日)援引文件報導,Alphabet Inc.(GOOGL)旗下Google正計劃使其搜索引擎更 「可視化、零食化、個性化和人性化」,目標是為全球年輕人服務。 此舉是在ChatG...

16:15 2023/05/06
Google預計推出與AI對話功能 改善其搜索引擎是為全球年輕人服務

美國聯邦快遞(FedEx,美:FDX)宣布,將亞太區域總部由香港遷往新加坡,FedEx在聲明上表示,公司正整合亞太、中東和非洲總部功能至新加坡辦公室,令營運更快和靈活。FedEx強調,會繼續在香港市場...

2023/05/06
FedEx亞太區總部 擬由港遷星

近日新冠肺炎及流感個案續升,政府昨指今年1月底撤銷隔離令後,至本月初,3個多月內,日新冠確診及死亡個案,已高於2020至2021年頭4波疫情的總和,呼籲高風險市民前往人多場所應佩戴口罩,高危人士應按專...

2023/05/06
撤防疫逾3月 確診死亡超首4波總和

美國准中國航空公司增加赴美航班,雙方每周往返班機數增至24班,中方承運航企從4家增加到7家。疫情前,中美每周營運150多班航班往來兩地,疫情後大幅減少。外媒認為這是當前中美關係緊張下,美方對中方作出的...

2023/05/05
美准中國航企增赴美航班 被指讓步

隨著此前積壓需求釋放殆盡,內地4月財新製造業PMI降至49.5,低於3月0.5個百分點,且遜於預期,是2月以來首次落至收縮區間。製造業景氣重現收縮趨勢,反映製造業復甦基礎仍不穩固。另外,新出口訂單增加...

10:03 2023/05/04
積壓需求釋放殆盡 內地4月財新製造業PMI再度收縮

立法會會議上有議員關注,在新冠疫情下,香港的無家者數目增加的議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書面回覆,指截至2020年3月底,登記的露宿者人數有1,423人,升至2022年3月底的1,564人。隨着疫情放...

11:54 2023/05/03
【無家者】疫下露宿者曾高達1,564人 社署設短期住宿支援惟缺受惠數字

香港昨公布首季GDP預估數字,按年增長2.7%,超市場預期的0.5%,終止先前連續四季跌勢。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升5.3%。政府發言人表示,在訪港旅遊業和本地需求強勁復甦帶動下,香...

2023/05/03
港首季GDP增2.7% 料次季經濟更佳

重點 1.多項新聞、數據顯示內地「五一」假期有很強的出行需求。 2.與之相對,出行受惠股近期炒作程度遠不及1月那次。 3.慎選受惠股,一看主題,二看業績。 ------------------...

2023/05/02
五一受惠股 食玩大過買

社會逐漸復常,本來皆大歡喜,但新冠病毒不斷變種,須防疫情死灰復燃,甚至捲土重來,今時國際疫情又現,香港實不可鬆懈。 新冠變種病毒XBB.1.16,又名「大角星」(Arcturus)近日肆虐印度、新加...

2023/04/29
新冠捲土重來?

新加坡近日進一步收緊調控措施,大幅上調買樓印花稅,外國人購房ABSD稅率倍增至60%,欲為樓市降溫。新加坡樓價於今年首季升3.2%,遠高於上一季度的0.4%。多家外媒分析,近幾年中國富豪的湧入不僅炒熱...

20:30 2023/04/28
新加坡樓市「加辣」背後︰中國富豪湧入豪擲狂買 本地人嘆房價物價高、難維生

自從內地放寬防疫措施以來,經濟逐漸恢復增長,其中旅遊恢復力度似乎不容小覷。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國內旅遊總人次12.16億,按年增長46.5%;國內旅遊收入(旅遊總花費)1....

09:29 2023/04/28
五一望延續火爆行情 首季境內遊收入按年增近7成

友邦(01299)公布,按固定滙率計算,友邦首季新業務價值按年增長28%至10.5億美元(按實質滙率升23%)。由於內地及香港的產品組合轉向長期儲蓄產品,新業務價值利潤率下降2.3個百分點至52.3%...

2023/04/28
友邦首季新業務價值 按年增28%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宣布,為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本著科學精準、安全有序的原則,中方將進一步優化遠端檢測安排。自周六(29日)起,所有來華人員可以登機前48小時內抗原檢測代替核酸檢測,航空公司不...

16:16 2023/04/25
赴華防疫政策鬆綁 周六起可以快測代替核酸

重點 (1)中國復常及去年基數低,加上中國平安(02318)(下稱「平保」)受惠於過去管理效益、交叉銷售機會,新價值業務(NBV)增長有望復甦兼跑贏同業。 (2)中國首季GDP勝預期,有助A股及中...

2023/04/24
中國平安 3年純利望雙位數增長

港股近日回調,投資者選股可以優先考慮有頻繁回購的公司,包括太古A(00019)。 太古去年8月宣布最多回購40億元股份,去年完成回購26億元。太古表示,有權於截至今年5月股東大會前期間另以14億元回...

2023/04/22
太A頻回購 撑價穩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