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中國在國際上日益自信,惟與西方國家關係也日趨緊張。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台主播白岩松表示,中國已進入「挨罵」的時代。但白岩松認為,這只是一個過程,中國要有歷史耐心,也要做好歷史準備。 全國政協委...

中國《海警法》實施後,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局勢持續升溫。日媒披露,駐日美軍曾計劃2月在釣魚島周邊海域舉行演習,模擬應對發生緊急情況,但最終因為惡劣天氣擱置。報道指美軍的計劃非常罕見,旨在牽制中國,同...

中美關係緊張、地緣政治角力白熱化之際,中國軍方多次強調,要加速解放軍高科技化,保障國家安全。全國人大會議即將審議的國家十四五(2021-2025)綱要草案,曝光箇中玄機;其中草案重申「富國強軍」概念,...

意大利政府周四(4日)拒絕藥廠阿斯利康的請求,阻止約25萬劑牛津疫苗出口至澳洲,成為首個引用歐盟新冠疫苗出口管制規定的國家。澳洲政府指意大利阻止新冠疫苗出口的做法,不會導致澳洲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出現延...

英國當局早前聲稱中國央視涉及觸犯嚴重違規行為,宣布撤銷中國央視於英國的廣播牌照。有人權組織去信澳洲SBS電視台後,SBS電視台宣布暫停播放所有中國央視的新聞節目。 迫科企向傳媒付費法案獲通過 澳洲成...

美國國防部中國專案組開始運轉,着手擬定對中國軍事新戰略之際,日本傳媒披露,美軍計劃在第一島鏈編織導彈網絡,瞄準中國,以「維持對華常規威懾力」。第一島鏈包括台灣、菲律賓、沖繩與日本列島等島嶼,直面中國大...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日(5日)上午9時開幕,總理李克強將宣讀政府工作報告。 據新華網,以下為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直播文字摘要: 過去一年,在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當地時間4日重申,中國是美國首要「步步進逼」的挑戰,為此應制定合適對策增強威嚇力、保持競爭優勢,並協調國內黨派、國外盟友應對中國。 奧斯汀4日發表《致國...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多家藥廠需延遲交付新冠疫苗,導致歐盟多國新冠疫苗接種進度緩慢。意大利政府周四(4日)拒絕藥廠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請求,阻止約25萬劑牛津疫苗出口至澳洲,成為首個引用歐...

新冠肺炎接種全球展開,輿論場出現「疫苗外交」的說法。外媒報道,美國試圖透過盟友架構--「四方安全對話」,與日本、印度以及澳洲合作擬訂計劃,為亞洲各國提供疫苗的計劃,以應對中國影響力。 但全國政協新聞...

美國拜登政府當地時間3日,先後公布最新外交與國家安全戰略。其中,拜登在發布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指南時,不僅15次提到中國、強調與中國競爭,還以專段聲稱「支持台灣」。由於中方高層已多次申明,台灣等主權領...

美國重返亞太,將更多兵力用在應對中國上。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調整兵力結構,首次將俄羅斯威脅降低至伊朗、北韓級別,中國則成為美國頭號威脅。 《防衛突發新聞》(Breaking Defense) 報道,美...

歐盟新冠肺炎疫苗供應緊張未解,歐盟成員國捷克政府宣佈,已請求中國協助,向捷克提供新冠疫苗。中國方面據報決定,立即滿足捷克要求。捷克是繼匈牙利之後,在歐盟藥物管理局未有批准下,使用中國疫苗的第二國歐盟國...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簽署行政命令,對半導體等關鍵產品進行審查,並與盟友磋商建立將中國排除在外的供應鏈。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文諷刺,全球已經形成共同市場,中國是其中最大的部分之一。特朗普過去幾年全力打擊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中國是唯一有能力挑戰,美國所塑造國際體系的國家。布林肯又稱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是「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美國必須投資於民主體制並支持美國工人,以應對中國崛起的挑戰。布林肯最新...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中美科技戰沒有顯著緩和跡象。美國國會設立的諮詢委員會日前發表「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報告,更多內容曝光;由於大陸武統台灣存在可能性,美國如再依賴台灣芯片(又稱晶片)...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中美貿易緊張關係未有實質緩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周一(1日)發布2021年的貿易談判議程年度報告書,不僅聲稱中方多種貿易行為造成不公,還對中國點名467次 。《環球時報》引...

全國兩會明日(4日)揭幕,第十三屆政協今日(3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主持,向中外媒體介紹大會情況及回應記者提問,談到香港、疫苗、國際關係、北京冬奧等問題。大會同時公布全國政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