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63 個
牙醫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近年經常聽到斜槓族(slasher)這個名詞,意指一個人有幾個身份、幾個職業。但我有位朋友,早在逾二十年前已是一名slasher,且瓣瓣俱專業,可謂「專業斜槓族」始祖。吾友梁家駒醫生(Carl)本是牙...
最近香港政府針對搶人才變得主動積極,其中最明顯是將人才清單不斷擴大,由原先13項專業範疇大幅擴至51項,令更多不同領域的專才符合資格申請來港。此舉除可彌補香港人才流失,更有利本地樓市。 過去2年,香...
父母發現子女於恆齒換牙期間,牙齒遲遲未長出?抑或門牙長出後位置不正,看起來十分歪斜,牙齒排列混亂、影響外觀?原來可能因多生齒而致。 多生齒不但影響牙齒生長位置,更有機會令恆齒無法長出,嚴重或使周邊牙...
內地醫療價格較香港便宜,吸引不少人北上求醫。本港有女生因為「貪平」北上前往深圳羅湖補牙,結果遇上技術不佳的牙醫,導致牙齒被打磨過度永久無法恢復,港女大呻後悔,在社交網站上講述自己的經歷,更表示「寧願貴...
衞生署公布,長者醫療券計劃適用範圍由明日起擴展至四類參與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醫療專業人員,即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以及經他們專業評定和提供的醫療設備,例如助聽...
嶺南大學早前聯同「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進行地區問卷調查,發現7成6受訪長者正受到牙齒不適的困擾,另外有逾5成半受訪者則因未能負擔財政費用拒絕牙科治療。計劃團隊觀察到公共牙科醫療服務有改善空間,故草擬意...
衞生署今日(27日)公布,由明日(28日)起,長者醫療券計劃的適用範圍將擴展至涵蓋4類參與「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醫療專業人員(即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所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以...
認真刷牙保護牙齒,也要講求時機,否則得不償失。加拿大一名女子在19歲時因患上胃潰瘍,頻繁嘔吐,嘔吐後的一個習慣令她牙齒全壞死,年紀輕輕就必須佩戴假牙,更令她受盡歧視嘲諷。 最新影片: 綜合外國...
政府在2009年1月1日推出為期3年的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至今已近16年。上屆政府曾表示,視光師的申領宗數及金額均不合比例地高。當局自2019年6月起,規定長者每兩年只能用2000港元於視光服務。 ...
人的膀胱一般於5歲已發展成熟,如5歲後仍持續間歇性小便失禁,屬患上夜遺尿。夜遺尿在5歲後的自然痊癒率大約為每年15%,有1%至2%的青少年到15歲仍然會尿床。視乎病因,夜尿症可由藥物治療、行為訓練及改...
牙周病聽得多,但不代表可以視作平常,這問題會影響牙肉和牙齒健康,甚至可造成牙齒脫落。但令人更震驚的,原來牙周病與部分疾病如心臟病、癌症及中風息息相關,因此豈有忽視牙周病之理! 為何會有牙周病?牙醫黃...
不少人習慣在洗澡時順便刷牙,美國有多名牙醫列出3大理由建議不要在淋浴時刷牙,指沐浴時的高溫蒸汽會破壞牙刷刷毛並造成細菌繁殖,令到口腔受到細菌感染,繼而對身體有害。 美國《紐約郵報》報道,洗澡時刷牙雖...
食物中毒身亡,竟然是一宗冷血殺妻案。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45歲牙醫,為了和情婦雙宿雙棲,居然在太太常吃的高蛋白奶昔中落毒,毒殺妻子。而妻子在瀕死邊緣,涉案牙醫更只記掛與情婦調情,手機短訊內盡是不文訊息。...
【本報訊】政府就修改《牙醫註冊條例》作諮詢,要求牙醫畢業生實習及工作一定年期。對於有指當局會擴大計劃,同樣要求專科醫生於公院工作一定年期,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需循序漸進及考慮優次,現階段沒有提出延...
政府擬修訂牙醫註冊條例,規定牙醫畢業後需於公營機構實習一年,並進一步於公營機構工作若干年份才可私人執業。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13日)表示,一年的實習期是於諮詢過程,基於業界牙科提升水平及幫助公...
政府計劃修訂《牙醫註冊條例》,建議要求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一年後才能正式註冊,並要求於指定機構工作一定年期,初步建議是兩年。醫衛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現時衛生署牙醫職位空缺,加上每年的流失率,有近百個空缺。...
【本報訊】政府擬建議修訂《牙醫註冊條例》,提出多項增加人手措施,以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牙醫短缺問題,初步建議本地牙科畢業生實習1年後,才能正式註冊。香港牙醫學會會長王志偉表示,牙科學生入學時沒有相關安排,...
政府擬要求牙科畢業生,實習後於公營機構服務一定年期。牙醫學會會長王志偉表示,公營牙科人手不足,政府有充分理由提出方案,但牙科學生在6年課程內,已有長時間實習,新方案可能會令牙科生感到憂慮,影響學生選讀...
政府提出諮詢文件擬修訂《牙醫註冊條例》,要求牙醫畢業生就讀6年後,於公營醫療機構實習一年才可正式註冊,之後再服務兩年才可私人執業。據了解,政府今天會與業界及牙醫醫科生會面,討論修例安排。 有業界人士...
施政報告去年預告,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立法會今起展開討論。本港醫護愈趨短缺,社會漸有共識,優質外援對紓解燃眉之急,不可或缺,但不同專業各有問題,像當前公私牙醫服務嚴重失衡,對牙科生加設實習和工作...
目前本地牙科畢業生讀完六年畢業後可正式註冊及執業。據了解,政府計劃修例建議加入強制要求,畢業生要在衞生署、醫管局或其他政府指明機構實習一年才可正式註冊;之後再要在這些指定機構服務一定年期,初步建議為兩...
撤銷口罩令後,不少港人摘下口罩,同時會使用漱口水預防口臭及保持口腔衞生。消委會在去年12月,曾對市面上32款漱口水的進行檢測,當中10款樣本檢測出含防蛀牙的氟化物,惟含量只有一般牙膏的15%;另外檢測...
內地一名23歲男子長期將可樂當水飲,每天至少喝2至3瓶,結果導致牙齒被腐蝕,幾乎全部壞掉,需要進行手術拔除並種牙。 最新影片推介: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該名男子前往武漢協和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
定期檢查牙齒很重要,不過小心會透露了自身小秘密給牙醫知道。有牙醫表示,可透過一跡象分辨患者近期有無進行過「口愛」,尤其情人節後出現得更頻繁。 最新影片: 外國牙醫「Dentite」常在抖音分享...
生痱滋令人痛不欲生。近日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男子口腔出現多處潰瘍,擔心患上口腔癌而求診,使用醫生處方的藥膏後,一直未有改善,最終發現與一件日用品有關。 最新影片推介: 台灣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
台灣一名25歲男子因吃飯習慣,而被女友嫌棄,更慘被分手。女友描述男子「吃飯像豬」,除了張嘴吃飯聲音超大,還被迫看到食物在他口中,慢慢從固狀變成泥的畫面。後經牙醫檢查,表示男子無法合上嘴巴吃飯是齙牙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