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61 個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香港城市大學將於10月7日(周六)早上9時至下午5時30分,復辦實體本科課程資訊日,是本港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中,首間於今年舉辦本科課程資訊日的大學之一,首6,000名參加者可獲贈精美城大禮品一份。 ...
首屆逾4.3萬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學生已完成內地考察,有中學上學年安排中五級生參與深圳1日團,行程涉及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有學生分享從中「認識到為國抗爭的英雄,對於生在和平年代很感恩」,又稱讚高鐵「快、...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團提供「1日團」行程,早前被個別中學生批大部分時間在旅遊巴上渡過,教育局其後於上月30日公布將1日團行程由8個大減至3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9月2日)表示,因上半年剛復常...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要求學生完成內地考察,教育局過去提供多個「1日團」,被批行程太短。 新學年增至26行程 1天團大減 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增至提供26個考察行程,1天團數目大減,改以2至5天團為主,...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要求學生完成內地考察,教育局過去提供多個「1日團」被批評行程時間太短。教育局今日(30日)公布,新學年增至26個考察行程,1天行程數目大減,改以2至5天行程為主,包括新增7個在廣東省以...
中學文憑試(DSE)今日(19日)放榜,今年僅誕下4名DSE狀元,按年銳減一半,或創歷屆最低,被指與移民潮尖子流失有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今年在各個學科取得佳績的考生人數增加,形容整體表現較平均。...
逾4萬名末屆通識科考生之中,近1成日校考生考獲5級或以上成績,近4%奪星,屬4個核心科目之中,奪高分比率最低的一科。 考評局亦指,歷年通識科試後檢討,均接獲學校高度評價,認為考核內容能夠符合及配合科...
推行14年的高中通識科隨著今屆文憑試(DSE)結束,正式走進歷史,下屆文憑試起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公民科評級只分為「達標」及「不達標」,考生再無機會在新科奪星。文憑試明日(19日)放榜在即,考試及...
末屆通識科文憑試考生,下學年重讀及再憑通識科考入8間資助大學的機率均下降。據學友社統計,下學年全港僅64間中學會取錄外校中六重讀生,較本學年118間減少近半。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亦指,明年8間資助...
末屆通識科文憑試考生,下學年重讀及再憑通識科考入8間資助大學的機會均下降。據學友社最新出版刊物《出路指南》統計,下學年全港僅64間中學會取錄外校中六重讀生,較本學年118間減少近半。每年均有考生因文憑...
近年透過非聯招(Non-JUPAS)入讀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的醫科生比例現升勢,本學年分別已升至59%及34%。其中,港大醫學院取錄非聯招生人數由2021/22學年的144人,逐年增加,至本學年已升至1...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1日訪港發表講話,教育局近日上載以習近平講話內容為主題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材,建議教師教完主題一,再以兩節課時間教授新增的「習講話」教材。 官方教學簡報節錄習近平提及的「4...
教育局推出以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為主題的公民科教學簡報,建議按照「習講話」節錄內容進行小組討論。有公民科教師認為新教材有助學生認識港最新民生政治形勢,內容豐富,學生可認識到本港與內地關係緊密,形...
教育局最新推出以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為主題的公民科教學簡報,局方建議按照「習講話」節錄內容進行小組討論。有公民科教師認為,新教材有助學生認識本港最新民生政治形勢,形容政治宣傳味道不強烈,不似文革...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1日訪港發表講話,教育局近日上載以習近平講話內容為主題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材,建議教師教完主題一後,再使用新增教材,以兩節課時間教授。官方教學簡報節錄習近平提及的「4個必須」...
2024年中學文憑試(DSE)考試時間表出爐,筆試將於4月9日展開,早於今年疫情下的4月21日開考,暫定於5月6日結束,歷時4周。隨著高中核心科目改革,包括中文口試、聆聽及綜合卷2份試卷取消,4個核心...
高中公民科內地考察團上月起陸續出發,教育局今日(18日)向學校發通函,額外要求學校收集2篇學生感言及3張考察相片等,作為「學生學習成果」供局方網頁及展覽展示。有公民科教師認為執行上有困難,亦難以估計公...
高中公民科內地考察團已於上月起陸續出發,所有學生參加考察後均須向學校提交專題研習報告。教育局今日(18日)公布,額外要求學校於完成考察6周內,每班收集2篇至少500字的學生感言,以及3張相片等,作為「...
推行14年的高中通識科明年起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今年有44,888人報考的中學文憑試(DSE)末屆通識科昨日開考,意味通識科完成最後歷史任務。有教師評今年為歷屆最淺,必答題無立場題、高階題目少,貼...
推行14年的高中通識科明年起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今年有44,888人報考的中學文憑試(DSE)末屆通識科今日(27日)開考,意味通識科完成最後歷史任務。 有教師評今年為歷屆最淺,必答題無立場題、...
有資深通識科教師預計,因應近年社會相對敏感,料末屆通識科考試也不會出現「政治題」,即使觸及政治,估計會從類似公民科的正面角度提問。 自2012年首屆中學文憑試(DSE)通識科考試,不時出現政治社會參...
回顧高中核心科通識教育科推行14年,有教師指出通識科的問題並非政治化,而是在考試化下,變成一個以政治社會世界大事做主題的語文訓練;故亦「很大程度」支持科目改革成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但仍擔心公民科課時不足...
末屆中學文憑試通識科考試將於周四(27日)舉行,一班末代考生回望過去3年,從高中通識科所學的批判、獨立思考,幫助他們面對社會矛盾、理解防疫政策改變,以至放下對內地偏見等,對於通識將消失感到惋惜,但亦榮...
末屆中學文憑試通識科考試將於周四(27日)舉行,一班末代考生回望過去3年,從高中通識科所學的批判、獨立思考,幫助他們面對社會矛盾、理解防疫政策改變,以至放下對內地偏見等,對於通識將消失感到惋惜,但亦榮...
回顧高中核心科通識教育科推行14年,有教師指出通識科的問題並非政治化,而是在考試化下,變成一個以政治社會世界大事做主題的語文訓練;故亦「很大程度」支持科目改革成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但仍擔心公民科課時不足...
為提升高中學生國民身分認同,政府推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鼓勵學生赴內地考察,親身了解國情和國家的最新發展。教育局副秘書長陳慕顏今日(20日)以「公民科內地考察,提升高中學生國民身分認同」為題,...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港最後一日考察行程,聚焦本港教育,昨分別前往香港大學及中小學,了解學校發展方向、理念、培育學生目標,以及國安教育工作及進展。 參觀港大創科翼 袁國勇講解 繼前日到訪科大,了解大學...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港考察行程近尾聲,今日主要參觀本港大、中、小學,料傍晚乘飛機離港。 上午約11點半,夏寶龍到港大,逗留約2小時,期間在特首李家超、校長張翔等陪同下,先後參觀圖書館及工程學院,約12...
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鼓勵師生到內地交流。教育局昨公布最新預算,下學年全港教師及學生內地交流活動開支預算達2.78億元,預計參加師生數目逾19萬。其中涉及教師內地專業交流活動預算,將按年急...
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包括強制或鼓勵部分師生到內地交流。教育局今日(13日)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書面提問,預算下學年教師內地專業交流活動將按年急升2.7倍至3,200萬元,參加人數增加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