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48 個
國安教育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立法會今日舉行新春午宴,特首李家超帶領行政會議成員、特區主要官員出席,是完善選舉制度後,首次立法會春茗。唯一非建制派、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形容,午宴氣氛輕鬆,惟認為時間不夠長,若有機會與其他枱的官員...
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將於8月31日任期屆滿後退休。卸任在即,鄭國漢說他會先於7月中休假1個半月,並已計劃到內地遊玩,遊歷較不為人知的名勝古蹟,如山西平遙古城及黃山腳下的宏村等。他又透露已在貴陽置業,惟疫...
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將於8月退休,他稱過往10年每日都很難忘。過去經歷不同社會事件,對他而言屬難得的學習機會,他在卸任後會繼續留在香港,期盼獲機會貢獻社會。任內教大學生會不獲校方承認,張仁良批評學生會臨...
移民潮及音樂椅效應下,教師人手短缺,去年9月開學更罕有出現學校臨時登報招聘教師,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表示,去年教大有7成學生未畢業已獲錄取,較以前3至5成為多,反映新晉教師亦十分搶手。惟隨着出生率下降,...
國家安全教育備受社會關注,教育局於2021年初公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後,不少學校反映,在課程內容設計及教材使用等方面均遇到困難,教師也缺乏相關培訓。 教大早前與香港教育圖書公司(教圖)合作...
教育局2021年推出國安教育課程框架,要求中小學參考落實,惟至今接近2年,仍未有完整教材。香港教育大學決定夥拍出版社推出全港首份小學國安教材套,由教大校長張仁良聯同4名專家擔任顧問,盼為學界疏理資料再...
中小學界推行國安教育手法,被教育局在最新周年視學報告批評欠妥善、忽略情感培養,有專家歸因到疫情及香港教師適用教材欠奉。 內地學者編製 艱深難掌握 曾任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的退休中學校長戴希立,...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於去年9月起在中四級推行,逐步取代高中通識科,教育局曾派首長級人員到學校視學盼起「敲山震虎」作用。教育局在新一份《視學周年報告》批評,部分學校未能適切推行公民科,包括未按教育局建議次序...
【本報訊】教育局去年初向中小學提出國家安全教育行政及教育指引,局方昨正式向全港官立、資及直資中小學發通函,列出18項國民教育績效指標(KPI),要求學校於本學年起全面落實,並須於本學年結束前檢視推行情...
教育局昨(8日)公布,推出「國家安全教育網上學習平台」,讓學生透過電子展板、文章、多媒體資源、互動問答遊戲等學習資源,學習《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等知識。另外,教育局亦推出第二套「國家...
在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教育後,今年逾40間中學於中學概覽列明會推展國安教育,加深學生對國情和國家安全的認識,有中學中一迎新活動已開始培養國安教育意識。 中一迎新活動 提升國安意識 另外,至少10間學校...
在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教育後,今年逾40間中學於中學概覽列明會推展國安教育,加深學生對國情和國家安全的認識,有中學中一迎新活動已開始培養學生國安教育意識。 另外,至少10間學校列明已設立國安教育小組,亦...
【本報訊】浸會大學傳理學會早前發表「理大圍城三周年」帖文,遭校方勒令暫停運作3個月。理大衝突期間任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現任浸大校長衞炳江昨表示,理大事件明顯涉及暴力與違法行為,認為傳理學會做法有誤導...
浸會大學傳理學會早前發表「理大圍城三周年」帖文而遭校方勒令停止運作。理大衝突期間任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現任浸大校長衞炳江今日(4日)表示,理大事件明顯涉及暴力及違法行為,他認為傳理學會做法有誤導,強...
香港教育大學今日(25日)宣布,聯合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製作的《基本法》及國安教育教材套,正式推出小一及小四教材,其中小一學習的主題包括認識《基本法》、遵守規則;小四則要認識《憲法》、國家版圖等。除了...
國家安全教育陸續滲入中小學各科,教育局首度為英文科製作國安教材,3份初中適用英文科簡報,分別以中秋節、中國太空探索及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為題,以加深學生了解國家和國家安全,有教師指部分反思問題涉及價值觀,...
【本報訊】國家安全教育陸續滲入中小學各科,教育局首度為英文科製作國安教材。局方網頁最新上載3份初中英文科簡報,分別以中秋節、中國太空探索及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為題,以加深學生了解國家和國家安全,例如認識中...
國家安全教育陸續滲入中小學各科,教育局最新推出3份初中英文科國安教育簡報(PPT),並鼓勵學校採用,以加深學生了解國家和國家安全。3份簡報主題分別為中秋節、中國太空探索及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建議學生在英...
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加強國民教育,調查顯示逾9成受訪教師所任教學校已將「一國兩制」教育融入相關學科,惟一半教師認為成效一般或欠佳,逾半教師指國安教育資源不足,團體倡增設「打電話問功課」專綫,由教育局人員...
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加強國民教育,有調查顯示,逾9成受訪教師指其任教學校已將「一國兩制」教育融入相關學科,惟一半教師認為成效一般或欠佳,逾半數教師指國家安全教育教學資源不足。調查機構倡增設「打電話問功課...
教育局表示,已完成審閱學校提交有關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的檢視報告,及2021/22學年的工作計劃,並探訪約99%中小學及73%幼稚園。教育局指,整體而,學校普遍能按照指引的要求及學校的情況在不同範疇制定...
繼高中通識科去年起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逐步取代,教育局昨日公布,將推行逾10年的初中「生活與社會科」(簡稱生社科),亦改名為「公民、經濟與社會」,29單元重組為12單元後,加入完善選舉制度及國安教育,加...
荃灣聖芳濟中學14名學生在早會升旗前,沒有返回課室或到操場集隊,被校方指「不尊重升旗禮儀式的行為」,學生則解釋剛吃完早餐未及收拾物品集隊,校方因此罰該批學生停課3天。(詳情即看【下一頁】)。 將軍澳...
荃灣聖芳濟中學10月5日早會播國歌時,多名學生剛吃完早餐疑未及收拾物品集隊,被校方指「不尊重學校」,校方向傳媒發聲明指,事發當日有14名學生在早會升旗前,沒有返回課室或到操場集隊,並作出「不尊重升旗禮...
荃灣聖芳濟中學上周三(5日)早會播國歌時,多名學生剛吃完早餐疑未及收拾物品集隊,被校方指「不尊重學校」,被罰停課3天及須即時離開學校,據知學校事後發澄清告示,稱當日有學生在升旗禮早會開始後「不願返回課...
教育局和保安局本學年再度合辦「2023年國家安全齊參與」計劃,以提高師生國家安全意識,新增2項活動包括「 國家安全寫作比賽」及「國家安全校園壁報設計比賽」,前者要求學生撰寫指定影片或書籍觀後感。 上...
教育局今日(23日)宣布,本學年起於65間官立學校推出一系列以「心繫家國」為主題的聯校活動,以深化學生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國家觀念、國民身分認同和民族情懷。局方今舉行「心繫家國」—國慶...
多間大專院校已就《港區國安法》推出國安教育。浸大校長衞炳江指,浸大已於去年推出相關課程,今年亦將繼續。 但他強調,國家安全並不只有《國安法》,形容目前能源、氣候變化及金融都「好大問題」,認為無論是對...
政府正就新一份《施政報告》進行諮詢,教聯會今日(6日)約見行政長官李家超及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作交流。教聯會表示,期望政府盡快就學生人口結構性下跌,盡快制訂可行方案,減少對學校衝擊,倡向中學提供足夠誘自願...
香港中文大學新學年入學新生必修2個國安教育課程,其中《認識中國》課程昨日率先開課,中大3任校長包括現任校長段崇智、前校長金耀基及劉遵義均有份授課。課程內容圍繞中國文化、歷史,現代化,以及經濟發展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