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 個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隨第二期繳稅期限將至,宜把握最好機會,做低息稅貸。在稅季期間,不少銀行也會用「低息稅貸」吸引客戶,有的更標榜實際年利率低至1.18厘。不過,如果只比較各間銀行的最低年利率未必適合,因為它們用來計算最低...
有一位背負30萬元債務的失業人士在網絡上發佈求助貼文,稱其早前被騙,導致欠下這筆債務,他一共通過三個途徑借錢,做了分期,但全都連第一期都還不上,並且在溝通後得知無法再延長償還期限,於是請教大家是否應該...
隨著科技的發展,用一部智能手機便能完成借錢全過程,加上鋪天蓋地借錢服務廣告和信用卡優惠宣傳,難免令借錢的人數增多,網絡上因欠債無力償還,而發佈求助貼文的個案也是屢見不鮮。 其中有一則這樣的求助貼文,...
環聯推出全新信貸監察服務計劃,旨在協助消費者更妥善管理個人財務及把握機遇實現人生目標,並同時推動普惠金融。 全新信貸監察服務計劃內容包括信貸報告 (消費者過往信貸紀錄及信貸評分)、信貸評分計算機 (...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背負一些債務,但知道什麽時候失控是另一回事。Tayne Law Group的創始人兼首席律師 Leslie Tayne説道,每個人的財務狀況不同,但一些共同的跡象可以表明可能有拖欠...
近日,發現有網友在社交論壇上發佈一則求助貼文,稱自己的TU(環聯)信貸評級突然從A級跌至D級,不明白當中原因。這位網友也稱,在信貸評級下降的這段時間内,曾因失業向政府申請了失業貸款,同時曾遲交過卡數,...
眾所周知,當我們需要向金融機構借錢時,例如銀行等借款方在借出款項前,需要對貸款人進行嚴格的信貸審查,以確保貸款人有足夠的能力和資質在未來還清貸款。澳洲有調查指出有5分之一的澳洲人會在貸款前「講大話」,...
按證保險公司宣布,「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俗稱「失業貸款」)的優化措施,將於4月19日(星期二)起生效。 財政司司長於《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計劃的申請期延長至2023年4月底...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失業率正在回落,但有團體調查指,約8成受訪者不願意申請失業貸款,在失業家庭中有近6成表示不打算借貸。團體認為貸款不能取代恆常的失業保障,促放寬在職家庭津貼的工時及資產限制,長遠建立失...
疫情下不少人面對失業,當你以為失業是世界末日,那你的未免太悲觀了。以下故事令你發現失業或許能夠讓你重新出發、讓你的人生路出現新方向的契機,特別是在這個網絡發達時代。 出身於西非塞內加爾的非裔人Kha...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但工聯會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仍有62%受訪打工仔失業或開工不足,促請政府延長失業貸款計劃,並發放失業津貼。 工聯會在6月7至16日進行調查,共訪問540名香港市民,發現有23%受訪者...
通脹掛鈎債券(iBond)去年重推大受市場歡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中表示,由於iBond受到不少市民歡迎,政府考慮推出新一輪iBond,本月稍後時間會公布詳情。陳茂波又指,本港已經歷了連續六個季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輪通脹掛鈎債券(iBond)會在本月稍後時間推出。他又指,財政預算案提出「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首3天已收到約7000宗貸款申請,初步獲批核個案的申請人來自物流運輸、...
政府早前提出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今日(28日)起接受申請,首階段有10間銀行參與計劃。由即日起至5月31日,經虛擬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成功申請失業貸款之新客戶,可額外獲得400元...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為失業人士提供周轉資金。計劃由4月28日起接受申請,最高貸款額為80,000元,最長還款期為6年,共有10間銀行參與計劃。 【低息貸款v...
政府提出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明日起接受申請,除一眾傳統銀行外,亦有虛擬銀行參與貸款。眾安銀行(ZA Bank)為吸納新客戶,合資格申請失業貸款的人士若透過ZA Bank進行申請,並成功開設...
立法會以28票贊成、5票反對、2票棄權,通過由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提出支援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的無約束力議案,議案建議設立失業援助金,以及推出第三輪「保就業」計劃等。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認為,設立有...
本港失業率持續高企,為解失業人士的燃眉之急,各政黨、工會及社福機構早前建議政府推出臨時失業援助金。雖然政府拒絕有關建議,但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設立失業貸款,為失業人士提供多一個財政選項。兩者的分別...
好的政策注重如何取捨,希望討好所有階層的措施,往往因為把資源過度分散,最終「兩頭不到岸」而一事無成。 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雖然遭輿論普遍批評惠民措施不足又不直接,但實際上財政司司長只是把過去以「家庭...
去年財政預算案在新冠肺炎剛爆發時公布,筆者去年2月撰文《赤的預算救人救市留力為救後市?》,之後1年政府連環救市,估計財赤高達3,000億,財爺由過去管理公眾對盈餘的期望,轉變為管理赤字的期望;雖然是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