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香港中文大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昨(30日)公布兩項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兒童患上散光的比率較其他海外城市高,每5個年齡介乎6至8歲的學童當中,便有1個患上中度至嚴重散光。 研究團隊更證實,父母散光度數與子女患散...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今早9時31分發射升空。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暨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教授及其團隊,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支援下,與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
2023年度邵逸夫獎得獎名單今(30日)出爐,由7名學者分別奪得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3個獎項,頒獎典禮將於11月12日舉行。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平均頒予帕特里克·克拉瑪和伊娃·諾加...
中文大學醫學院今日(30日)公布兩項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兒童患上散光的比率較其他海外城市高,每5個年齡介乎6至8歲的學童當中便有1個患上中度至嚴重散光。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教...
本地大學生及年輕人才與外地比較,有哪方面需改進?滙豐銀行慈善基金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招智輝表示,綜觀整個「2023滙豐/香港大學香港區商業案例比賽」,本地大學生毫不遜色,特別在效率及分工合作尤其出色。 ...
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項目於「2023年日內瓦發明展」中獲得26個獎項,含6個評審團嘉許金獎,為歷年來成績最佳,其中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湯啟宇統籌的「强力可穿戴外肌肉」項目,更獲沙特阿拉伯代表團...
研究顯示每4名兒童就約有1名兒童會出現語言問題,而神經系統在年幼時可塑性最大,因此於嬰兒時期進行早期介入,治療更有效。香港中文大學研發的「早期語言發展預測技術」,於「2023年日內瓦發明展」中榮獲金獎...
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項目於「2023年日内瓦發明展」中獲得26個獎項,含6個評審團嘉許金獎,為歷年來成績最佳,其中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湯啟宇統籌的「强力可穿戴外肌肉」項目,更獲沙特阿拉伯代表團...
由新聞主播做到名主持人的方東昇,最近有新節目推出《好睡好起》,昨晚(25日)播出首集已經有金句落地「香港精神就是沒精神」、「一人鼻鼾,全家徬徨」,令到觀眾睇到好開心,方東昇素有中大才子之稱,自小品學兼...
本港7成新冠患者在確診半年後,仍存在後遺症。中大醫學院昨宣布,研發出口服微生態膠囊活菌配方(SIM01),每日進食1次,可在6個月內改善腸道微生態,減輕新冠後遺症,解決腸胃、疲倦、難以集中精神及記憶力...
醫務衞生局局長政治助理一職,自今屆政府上任後一直懸空。政府今日宣布,委任簡慧敏議員辦公室主任祁志鴻,出任醫務衞生局局長政治助理,他已於今日履新。 最新影片推介 祁志鴻現年35歲,自2010年起...
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首創藥物ABarginase,通過消耗「精氨酸」治療多種與肥胖症和胰島素抵抗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包括II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相信患者在完成8星期療程後,只要減少食用...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余俊豪及工程學院教授張立領導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自粘微凝膠集群」,治療動脈瘤栓塞,有助防止動脈瘤持續膨脹及破裂,突破難遭完全填充的「瓶頸」,更提供圖像引導作實時追蹤及性能評估。...
香港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及其的團隊所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5月10日晚由「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搭載升空,並順利到達中國空間站「天宮」。林漢明表示,作為本港首個於太空進...
由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及其團隊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上星期三(10日)由「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搭載升空,並順利到達中國空間站「天宮」。 林漢明表示,作為本港首個進...
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深港澳高校預選賽,上周五(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舉行啟動儀式,助大灣區引進及留住創新人才。 分7大賽道 獎金60萬人幣 本屆預選賽已啟動報名,按照高端裝備製造...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及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陳本美及同濟大學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陳杰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了一款名為「同濟飛魚」的水空兩棲巡航器原型機,為本港首款既可於空中飛行,又可於水中潛行的...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運動的重視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人正在尋找有效的方式來放鬆肌肉、緩解疲勞和舒緩壓力,而家用按摩槍正好滿足了大眾的需求。ELEEELS是香港自家研發的專業按摩槍品牌,深受全球各地人...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泰國研究團隊合作,從85個蝦敏感個案中測試出大虎蝦中11種與蝦敏感相關致敏原,並以致敏原為本進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有助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團隊冀通過鎖定致敏原對症下藥,助蝦敏感患...
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暨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及其團隊,與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展開合作研究項目,團隊所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昨晚 (10日) 由「天...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泰國研究團隊合作,從85個蝦敏感個案中甄別11種與蝦敏感相關致敏源,並指以致敏原為本進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將有助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更加有效幫助有懷疑過敏反應患者做更精確判斷。 ...
雖然生成性人工智能(Generavtive AI)聊天機械人ChatGPT未在香港地區正式推出,但其在全球的應用及發展潛能仍備受港人關注。有專家認為,目前ChatGPT存有種族、政治等偏見,各地區都要...
中大「先進治療產品良好規範中心」,透過GMP規範,生產基因療法、體細胞療法以及組織工程製品。中心由2020年計劃興建,並將於下月開幕。中文大學副校長陳偉儀表示,中心將會於年底前開展臨床研究。 中心佔...
多間本地大學積極發展生物醫學,其中科大正向立法會申請8億撥款,在清水灣校園內興建一座約8層高的生物學科研大樓。另一邊廂,香港大學醫學院亦計劃,把醫學院內的小型GMP實驗室,遷至沙宣道以東的新大樓。 ...
白血病及淋巴癌是本港常見癌症,近年醫學界利用新興免疫療法(CAR-T),透過改造患者自身的血液細胞治療癌症;惟需將患者的血液製品運到外國加工,不但需時1至2個月,費用更是數以百萬計。 中文大學香港生...
香港傳奇水墨大師及「新水墨運動」先驅呂壽琨(1919-1975)作品展「Ink Play:Paintings by Lui Shou-kwan」,即日起至7月16日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舉行,部分展品屬香...
大學校長薪金有幾高?教育局昨日披露8間資助大學最高薪酬僱員收入水平,揭示城市大學以年薪逾900萬元冠絕八大,5年來獲加薪約150萬;估計這位最高薪者,是在任長達15年、剛於本月退休卸任城大校長的郭位。...
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於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勇奪一金、一銀及四銅的佳績,LSCM致力研發創新技術促進物流及供應鏈相關行業,以至本港的智慧城市發展。 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於...
中文大學表示,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曦今日(25日)率團到訪中大,與中大校長段崇智等代表就推動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以及促進粵港科技創新與教育發展等戰略目標,展開交流。 會面上,雙方就人才聯合培育、...
為感謝及嘉許教育界夥伴對本地I&T人才生態發展作出的貢獻及支持,華為日前向中文大學頒發「2022 ICT人才生態傑出貢獻獎(港澳區)」。中大稱未來會加強推動校企合作,與科技企業攜手共建I&T人才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