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70 個
粵劇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汪明荃(阿姐)日前已抵達澳門為6月初的藝術節壓軸演出兩場演唱會,現正於酒店接受隔離。首坐「疫監」便要經歷長達21日的隔離,對現年74歲的阿姐絕對不容易! 勤於練戲 連日來在社交平台分享隔離日誌,昨...
由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主辦,「啼聲——香港新藝術家系列」當代藝術展覽讓新晉藝術家初試啼聲,在有限的空間盡情發揮無限的創意。 為期半年的展覽系列(5至10月)於元創方(PMQ)舉行,每個月...
汪明荃跟羅家英於2009年結婚,結束21年愛情長跑步入教堂,這對老夫老妻至今依然恩愛,家英哥更不時於社交平台甜蜜放閃。 昨日為汪阿姐和家英哥結婚13周年,二人相約三五知己一起慶祝,家英哥送上鮮花和蛋...
香港理工大學每年均會向品學兼優的4年級全日制本科生,頒發卓越學生獎。8名得獎者各來自不同學院,其中2021年獲得「最卓越學生奬」的人文學院學生何曉旻醉心粵劇文化,希望畢業後透過語言學方面研究粵劇,保育...
已經是退休人士的建築師陳澤斌,為何有興趣在「三月百課」分享「遊樂場要點樣玩先至正」(三月百課)這題目呢?原來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是他在建築署最後有份參與的項目,當時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招募了兩間學校(包括特...
陳茂波今(23日)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為確保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除了要確保本地人力資源充足,也要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同時吸引人才來港。2022至23年的《財政預算案》,包括加強本地人才庫方...
香港疫情嚴峻,重創本地經濟,不少打工仔叫苦。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23日)出爐,TOPick緊貼財政預算案公布,即時不斷更新。詳情即看:【下一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將會撥款3700萬元,在未來...
近年常有「香港樂壇已死」的論說,引來不少關注,可惜同以粵語入詞的粵劇似乎未被重視。大眾總認為粵劇是上一輩娛樂,文化傳承是一大考驗。不過,在這個時代依然有年輕「戲癡」拜師學藝、努力表演,期望拉近大眾與粵...
香港藝術節踏入第五十屆,在一貫的舞蹈、歌劇、音樂演奏等演出之外,還有融合科技的藝術演出。這種跨界形式的創作展現出無限可能性,如不再受場地規限,或是觀眾能親身參與互動等,帶來耳目一新之感。 此外,藝術...
要數粵劇經典,《帝女花》可謂甲冠天下,這齣膾炙人口的劇目,明年迎來65周年,桃花源粵劇工作舍將策劃一系列9個項目,新知舊雨重塑一代粵劇劇作家唐滌生經典。今次有份參與演出的紅伶李龍、南鳳及梁兆明,細道演...
要數粵劇經典,《帝女花》可謂甲冠天下,這齣膾炙人口的劇目,明年迎來65周年,桃花源粵劇工作舍將策劃一系列9個項目,新知舊雨重塑一代粵劇劇作家唐滌生經典。今次有份參與演出的紅伶李龍、南鳳及梁兆明,細道演...
75歲羅家英,本名羅行堂,梨園界人稱行哥,大眾親暱喚作家英哥。後生一輩認識家英哥,多來自他演出的電影《國產凌凌漆》、《女人四十》,事實上他在粵劇的藝術造詣、對行業致力薪火傳承,行哥的金漆招牌,人所稱頌...
75歲羅家英,本名羅行堂,梨園界人稱行哥,大眾親暱喚作家英哥。 後生一輩認識家英哥,多來自他演出的電影《國產凌凌漆》、《女人四十》,事實上他在粵劇的藝術造詣、對行業致力薪火傳承,行哥的金漆招牌,人所...
電影《梅艷芳》在港票房接近5000萬,成為近年難得的話題產片,電影展示一代天后梅艷芳的生平,當中由80年代至2003年沙士的情節,觸動不少網民。其中古天樂演的著名時裝設計師Eddei,藍本取自梅艷芳生...
無論是否粵劇迷,香港人總曉得唱一兩句「落花滿天蔽月光」; 即或未能體會「江山悲災劫」的亡國恨,大概也略知長平宮主與周世顯淒美哀怨的愛情故事。《帝女花》彷彿就代表了粵劇,又或是一般人的粵劇初體驗。 適...
香港演藝學院學生梁心怡6歲開始接觸戲曲,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粵劇表演,為了更精通粵劇藝術,她在港大法律系畢業取得律師執業資格後,毅然擱下高薪厚職,報讀演藝學院為期兩年粵劇表演科高級文憑,盼望未來傳承粵劇文...
梁心怡2017年於港大法律系畢業,2020年取得律師執業資格。她認為律師的工作經驗,讓她體驗到更多不同的人生和情感,有助演繹角色;而透過粵劇表演,就讓她在情感上可以放鬆。 感受離離合合 親子關係 ...
香港演藝學院學生梁心怡6歲開始接觸戲曲,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粵劇表演,為了更精通粵劇藝術,她在港大法律系畢業取得律師執業資格後,毅然擱下高薪厚職,報讀演藝學院為期兩年粵劇表演科高級文憑。 她目前是全職學...
粵劇是香港文化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於香港演藝學院就讀粵劇表演科高級文憑的梁心怡,對本港粵劇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惟她覺得可惜的是粵劇表演尚未能跳出香港,推廣至國際層面。 梁心怡指出,香港在粵劇發展...
最近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籌辦了一個大型慈善活動【興趣樂滿繽FUN博覽】,是全港首個大型在展覽中心舉行的博覽會,目的是希望令香港的老中青幼能歡渡一個愉快的週末,同時幫助因疫情受影響的教室在展期及展後...
Liza姐和家英哥將在下月演出十一場粵劇,每場超過三小時的演出,唱、做、念、打顯功架,每個字、每一舉手投足,都要用到丹田真氣,乃極虛耗體力和腦力之事,少點體能也難應付。到底兩位前輩是如何保持最佳狀態?...
與Liza姐(汪明荃)和家英哥(羅家英)飯聚,席間捎來好消息:原擬今年二月公演的《天仙配》及《英雄叛國》因疫情兩度延期,如今終於敲定十二月下旬在西九演出。香港社會經過近兩年的考驗,我們都深深感受到,以...
堪輿學家李居明接受恒大傳播學院《恒傳感言》節目訪問,暢談由記者、電影編劇轉型至堪輿學家,以至近年積極創作嶄新劇目推動粵劇文化的經歷。 大眾不了解 誤為迷信 李居明強調,風水命理與中國古文化如《易經...
文學翻譯學者陳家愉與香港都會大學副校長(資源及發展)呂汝漢,均在年輕時埋下粵劇種子,呂汝漢身兼粵劇發展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慨歎自己已是「目測」最年輕的粵劇觀眾,而他昔日曾引導幼子培養粵劇興趣,雖然現時...
粵劇予人老舊、嘈吵等印象,自小與粵劇結緣的文學翻譯學者陳家愉,兒時亦曾討厭粵劇,長大後才漸漸體會到粵劇詞句之中的文學美感。她近年結合其專業及興趣,半途轉研翻譯粵劇,將經典作品翻譯成英文,盼傳承粵劇之中...
自小與粵劇結緣的文學翻譯學者陳家愉,兒時曾討厭粵劇,長大後才漸漸體會到粵劇詞句之中的文學美感。她近年結合其專業及興趣,半途轉研翻譯粵劇,將經典作品翻譯成英文,盼傳承粵劇之中的嚴謹態度,近期更參與教授都...
文學翻譯學者陳家愉與香港都會大學副校長(資源及發展)呂汝漢,均在年輕時埋下粵劇種子,呂汝漢身兼粵劇發展基金顧問委員會主席,慨歎自己已是「目測」最年輕的粵劇觀眾,而他昔日曾引導幼子培養粵劇興趣,雖然現時...
鍾珍珍既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又是監製,這個番書妹由不諳中文,至一頭栽進粵劇戲曲世界,在她眼中只感趣味盎然。她重視傳統傳承、培育新秀,演出也愛加入創新思維,為這文化國粹開展了新面貌。 家人...
鍾珍珍既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又是監製,這個番書妹由不諳中文,至一頭栽進粵劇戲曲世界,在她眼中只感趣味盎然。她重視傳統傳承、培育新秀,演出也愛加入創新思維,為這文化國粹開展了新面貌。 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