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06 個
中歐關係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因應七大工業國(G7)組織及歐盟就解放軍對台軍演發表聲明,中國外交部昨日(4日)緊急召見G7國家、歐盟以及加拿大駐華使節,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批評有相關聲明歪曲事實、顛倒黑白,肆意干涉中國內政、公...
英國秘密情報局(SIS,通稱軍情六處/MI6)局長稱,中國已超越反恐成為首要情報任務目標。北京曾批相關指控是賊喊捉賊、英國才是安插間諜的行家。 摩爾(Richard Moore)21日在美國科羅拉多...
歐盟和中國昨日(19日)舉行高級別經濟貿易對話,中方通報指,雙方同意中歐經貿領域務實合作,以中歐合作的穩定性應對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歐盟通報則提到關切中國缺乏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令歐盟企業重新考慮...
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Nicola Beer)周二(19)抵達台灣,展開3天訪問行程,是歐洲議會高層首度正式訪台。中央社報道,畢爾在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時表示,歐洲不會漠視北京施加給台灣的壓力,會即時伸出援...
歐盟和中國周二(19日)將舉行高級別經濟貿易對話,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將期待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共同主持這一重要活動。 據東布羅夫斯...
福士汽車(Volkswagen,內地名大眾汽車)表示,公司會繼續中國新疆生產汽車。西方一些勢力近期屢屢攻擊中國新疆政策,並施壓投資當地跨國公司。福士汽車強調,新疆廠房並沒有「強迫勞動」,而假如工廠關閉...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公司獲政府批准,購買292架歐洲空中巴士客機,總計372.57億美元。據報美國波音公司對中國此次採購行動,表示「令人失望」,認為是地域政治分歧所致。同時敦促美國...
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宣布,計劃未來5年籌集6,000億美元,推動中低收入國家基建,顯見總統拜登執意圍堵中國,欲反制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G7今次僅是新瓶舊酒,尚未解決過去曾遇的資金困難,俄烏戰事...
美國聯手七國集團(G7)盟友推出「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GII)計劃,未來5年向發展中國家的基建項目投注入6,000億美元資金,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拜登強調不是搞慈善,而是讓各國看到...
北約峰會召開在即,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受訪稱,中國的崛起已對北約構成挑戰,2010年通過的「戰略構想」完全無提及中國,這次不會再發生。 史托騰柏格向德國《明鏡》周刊稱,中國不是北約的對手,不過中國的...
為期3日的七國集團(G7)峰會26日在德國揭幕,中國的脅迫性經濟行為、強迫勞動等是議題之一,同時將提出新的夥伴關係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本屆峰會在俄烏戰爭陰影下召...
【本報訊】歐洲議會周四(9日)通過「新疆人權形勢」決議,指新疆存在「種族滅絕」的嚴重風險。 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批評歐洲議會打着「人權」的幌子搞政治操弄,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促停止有關做法。 ...
中國駐歐盟使團7日回應歐洲議會印太報告涉華內容,批評其渲染「中國威脅」,敦促歐洲議會擺正心態,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內外政策。 使團發言人指,台灣、涉港、涉澳、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
西方在俄烏戰爭下將儲備貨幣武器化,美國、歐盟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等俄官方資產,觸發外界擔憂以美元、歐元資產作為其儲備是否安全。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達3萬億美元之上,社會近日議論是否有必要維持如此龐大規模...
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譴責中國挑戰歐洲的安全、經濟及價值,呼籲歐洲與美國共同對抗來自北京的競爭。但她重申美國不想與中國衝突,也無意尋求「脫鉤」。 舍曼周四(2日)與歐洲媒體進行視像對話,她提到中國和俄羅斯...
【本報訊】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周二(17日)呼籲美歐聯合應對中國,抨擊中國的經濟和貿易做法。此外,同日中國美商會發布白皮書指,美中脫鈎代價巨大,博弈中不會有贏家。 針對耶倫言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下午(10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通電話,兩人談及中法關係外,亦對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中方消息指,兩人一致認為有關各方應支持俄烏通過談判恢復和平。習...
【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下午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通電話,兩人並就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習近平強調中方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支持歐洲國家將歐洲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指...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9日)與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舉行視像會晤時表示,烏克蘭危機將歐洲安全再次推到關鍵十字路口。要全力避免衝突激化、擴大化,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據《人民日報》,習...
俄烏戰爭改變世界格局,西方貌似空前團結,中國戰略環境看來亦面臨更大挑戰。不過,誰無風暴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以下兩點,現在值得翻出來重新品讀。 第一點,法國總統馬克龍一直提倡歐盟「戰略自主」(st...
彭博報道, 德國一個主要遊說團體的負責人表示,德國製造業很多公司正重新思考與中國的關係,並為中國業務制定B計劃。 報道指出,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汽車行業尤其依賴。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商界...
法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馬克龍有驚無險順利勝選,消除了當下國際政局一大不明朗因素。馬克龍連任,除賦予了法國對外政策延續性和可預測性,更避免了極右民粹對手瑪琳勒龐上台執政,讓歐盟避過禍害比英國脫歐更甚的潛...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25日)致電馬克龍,祝賀他當選連任法國總統。習近平強調,中法都是具有獨立自主傳統的大國,並願攜手推動中法關係不斷邁上新台階。 習近平指出,過去五年來,在雙方共同引領下,中法全...
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兵聖」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戰爭論》提出,戰爭不過是政策以其他手段的延續。他認為,戰爭縱是暴力的絕對表現,其特質仍取決於交戰方的目標,以及他們手頭...
中歐峰會上周在俄烏戰事持續下舉行,歐盟對中國態度走到十字路口,認為當下首要與華合作促成俄烏停戰,只是對中國立場仍有疑慮,凸顯中歐關係當前挑戰。惟中國對歐態度未因俄烏衝突而改變,而且對勸和促談的利益其實...
中歐領導人上周五(1日)舉行峰會,美媒指,雙方就烏克蘭衝突產生分歧,歐盟對中國施壓,要求其不要援助俄羅斯。北京此前指,雙方會上達成許多共識。 《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將該個以來的首個峰會視為與中國關...
中歐領導人會晤今日(1日)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晚上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像通話。習表示,新冠疫情疊加烏克蘭危機下,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應加強溝通,為動蕩的世界局勢提...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牽動中美緊張,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指,戰爭的始作俑者是美國,如沒有北約東擴,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他認為真正愛好和平的人應當思考戰爭根源在哪裡,如美國力...
俄羅斯烏克蘭戰事正酣,中國如何做出官方表態成為兩會焦點。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昨日在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願在必要時協助斡旋,並分別表態中俄關係「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
英國有國會議員將台灣比喻為烏克蘭,促對台提供支持。中國駐英使館強烈譴責,指說法反映個別政客極端無知,暴露出其「圖謀破壞中國統一」的險惡。 使館發言人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