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39 個
中國指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進展良好,刺激投資情緒反彈,道指周五升328點或1%,納指升2.2%,反映中概股走勢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更升2.9%,收報6203點,中概股拼多多(美:PDD)公布業績後走強,股價急...
據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日前公布資料顯示,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 4月份為142.16,按月上漲13.37點,按年上漲26.57點。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4月銷售額為1,625.23億元(人民幣....
Mircosoft(MSFT)周一(15日)贏得了歐盟對其以690億美元收購動視(ATVI)的反壟斷批准。市場認為這是一項重大進展,雖然英國否決了交易,但仍可能促使中國和韓國監管機構效仿, Mirc...
MSCI明晟指數公布,商湯(00020)不符合納入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或MSCI中國指數名單,因美國行政名令13959及14032,美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於2021年12月16日列商湯為...
美國銀行上周跟歐洲投資者會面,並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歐洲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看法,與中港投資者一樣,他們均對中國市場的低迷表現感到沮喪,而且對中國短期經濟復甦存在分歧,至於新興市場的長線投資者,亦嘗試在中...
「中」字頭股份近日成焦點,高盛表示,國企改革要追溯至1970年代,2010至2020年間,國企股表現跑輸民企約60個百分點,直至2021年才轉勢,去年股價反彈32%,今年國企在創新、股票估值及中國策略...
受美國經濟衰退憂慮升温等外部負面因素壓制,投資者情緒受影響,海外中資股市場近期表現有所承壓,未能延續此前自3月中旬以來的漲勢。 短期內諸如美股市場因衰退擔憂影響的回調、A股因TMT板塊(科技、媒體和...
重點 1.瑞信邵志銘估計,港股第二季波幅區間為18000至22700點水平。 2.他認為中資電訊股屬於「有升有息」板塊,兼具防守力。 3.他預期美國終端利率約5.1厘;料美國陷入深度衰退機率較低...
中國經濟疫後逐漸復甦,花旗指,中國經濟有明顯復甦跡象,但復甦勢頭卻弱於預期,因此將恒指原訂於6月的目標價24000點押後3個月,變成9月的目標價,該行偏好互聯網、消費、交通運輸及醫療保健行業。 該行...
內地大型互聯網公司接連公布分拆業務上市消息,有「長勝將軍」之稱的首域盈信資產管理(FSSA)管理合夥人劉國傑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互聯網行業已進入發展成熟階段,去年GMV只增長7%至9%,不再像昔日般有...
國企公路股是老牌收息的中資股,除了息率吸引,更因為業務夠穩定,收益能見度高,而深得好息者青睞。 中資公路股已陸續公布業績,國企公路股多為省市國資委旗下資產,收益多與地區經濟有關連,所以揀選公路股,...
內地經濟重啟,經濟活動正在快速恢復,推動公路股業務復甦。當中,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00576)去年業績優於同業,股息率有6.8厘。 公路股已陸續公布去年業績,普遍收入和盈利雙雙下跌,主要是受到疫情衝...
港股在阿里巴巴(09988)帶動下急升,摩根士丹利表示,近日市場出現兩個重要事件,第一是阿里巴巴啟動集團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架構重組,第二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佈《網信部門行政執法程序規定》,明確指出保...
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高速增長,其股票市場亦持續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然而,短期利淡消息仍會影響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長綫觀點。 我們認為,投資者在投資新興市場股票時,應考慮配置中國股票,以...
最新內房數據顯示,內地樓市早於市場預期迎來轉捩點,支持內房板塊反彈。惟在個別開發商債務危機尚待解決下,選股仍要保持謹慎。 國家統計局3月15日公布,內地1月份至2月份商品房銷售額15,449億元(人...
隨中國復常,今年中資企業盈利將顯著改善。高盛指,過去20年,當中資股盈利增長超過15%時,當年股市便有80%機會率上升,今年該行預計MSCI中國指數盈利增長17%,較市場平均預測14%更樂觀,也是過去...
隨着內地今年初重新開放,中國經濟復甦前景明朗化,亦為中國A股市場加添催化劑,促使外國投資者加快重新配置中國市場的步伐。 今年截至2月24日,外資透過滬深港通北向交易淨買入A股的規模上升至超過1,53...
中國股市自今年1月延續去年的強勁表現後,近期出現一輪回調,投資者獲利情緒開始浮現。 我想指出的是,短期波幅難免會增加,但下一階段業績增長和全國兩會出台更多刺激政策的憧憬,將會是推動中國股市上漲的主要...
MSCI中國指數今年來累升18%,滬深300指數亦升8%。高盛指,過去十年,中國A股於農曆新年開市後首周,平均有2%升幅,而且上升的機會率高達70%,若歷史重演,相信中資股可以延續今年以來的升浪。 ...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新興市場策略師郝立安(Julien Holtz)認爲,儘管中資股尤其是離岸股票的估值自去年11月開始急劇反彈,但目前估值仍相對處於中性水平,加上基本面和技術指標都有利於中資股重新評級,...
2023年投資中港股市,六字真言為「炒差距、追進度」。在西跌東升的經濟預期下,中港股市、隨着疫情、經濟各方的改善,將利好企業盈利回穩,今年勝去年,炒的是盈利表現的差距,國家、經濟、企業的發展進度,這兩...
內地經濟復常,加上中央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大行估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以上。滙豐予上證2023年尾目標3600點,較昨日收市價3224點,潛在升幅11.7%;予滬深300指數目標4600點,...
港股今年開局理想,瑞銀投資銀行香港策略師陳志立指,外資過去1年至1年半期間低配港股,但隨中港通關,加上香港經濟轉好,相信港股今年可跑贏歐美股市,恒指目標價23600點,潛在升幅約10%,MSCI香港指...
中金發表報告,表示今年首季港股市場有望維持積極前景,早前面臨美聯儲緊縮、中國增長疲弱及監管環境與地緣政治等壓力也逐步緩解,預料今年MSCI中國指數或存在14至18%的修復空間;配股策略方面,中金看好消...
中港澳重新通關,高盛認為,內地重新開關及環球經濟於2024年復甦將於2023年最突出的投資主題,當中北亞將會跑贏東盟(ASEAN)及印度,中國股市則會進一步上揚,而韓國亦預期會逐漸向好,相信MSCI亞...
重點 1.瑞信邵志銘指,中資股基本面改善,看好四大主題跑出。 2.他認為,受制人口老化及失業率偏高,消費面對結構性增長問題。 3.邵志銘相信,若內房要翻身,須從刺激需求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