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28 個
危疾保險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近年保險公司不斷優化保單的服務,其中一項是容許保單更改受保人,又或者在生時指定一位「第二受保人」,當自己身故時,保單就自動轉給第二受保人。今早我到芳姐的茶餐廳嘆早餐時,伙記阿蘇走過來跟我搭訕,話題原來...
香港有不少收入穩定的中產,但開支也很大,面對幾乎「月月清」的局面,今次個案主角Olena也是一樣,月入逾5萬元的她,但每月收支盈餘只有500元,怎樣可以好好理財?Olena除了是我的專欄長期讀者外,原...
世界各地的醫療保健機構每年均會進行大量身體檢查。據《美國醫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一項研究估計,單計美國,當地每年進行40億至50億次顯影、實驗室檢測和其他...
本港大型LGBTQ+活動Hong Kong Pride Parade展覽及Pink Dot,分別將在本月中及下月初舉行,每年都有不少保險、銀行等行業的企業贊助或參展。近年多間保險公司亦陸續推出彩虹友善...
歐美近十年興起「財務獨立,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簡寫FIRE)的財務自由運動。FIRE的參與者努力儲蓄和投資,累積了一定財富後,可選擇較...
港人愈來愈早為退休作準備,也更早可享受退休生活。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是60歲的蘇先生,他剛剛退休,雖然蘇太太較年輕,但亦同步退休,和丈夫一起享受退休生活,現時家庭每月支出連同保險費用支出逾6萬元...
不少人長大後想搬離家人,感受獨立自由的生活。今期「你財策劃師」的主角阿晴,是位文員,今年32歲的她,現時跟父母及弟弟同住。她的理財目標,是期望父母能夠抽到心儀居屋作為退休後的安居之所,亦想為他們安排足...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是不少父母的寫照,就算是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學有所成,父母仍希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郭先生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今年60歲的郭先生,是一位保健員,...
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余栢堅表示,富衛上半年新業務保單數目按年增長34%,全港排名第4,較2019年疫情前同期增加61%。余栢堅表示,受惠於內地客來港投保需求,第三季銷售動力持續。他又指出,内地訪...
新加坡有一位善良的女僱主,陪伴確診患上第二期乳腺癌的菲律賓女傭治病,女傭需動手術切除右胸及進行16次化療,僱主幫女傭買的保險不夠支付所有費用,仍一力承擔她的醫療費達2.4萬新元(約港幣13.7萬),還...
讀者王太問: 我最近患了白內障,公立醫院回覆要等候兩年左右,而我想早些處理,私家醫生就報價大約2萬元港幣一隻眼,私家醫生也問我有否住院保險,如有就可以索償。請問這類眼科的手術,如何可以在手術前控制費用...
人到中年,可能要面對不少挑戰,在家庭的身份感到困惑,事業遇到樽頸,甚至出現健康狀況,引發中年危機。有人踏入中年後發現自己身體不如前,才打算購買危疾保險,以防患病時高昂的醫療及生活開支,卻發現中年投保的...
港人愈來愈早為退休作準備,也更早可享受退休生活。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是60歲的蘇先生,他剛剛退休,雖然蘇太太較年輕,但亦同步退休,和丈夫一起享受退休生活,現時家庭每月支出連同保險費用支出逾6萬元...
不少人都會每年定期做身體檢查Body Check,希望預防勝於治療;亦有部份市民因需要接種疫苗而進行體檢。在挑選身體檢查套餐時,應考慮甚麼事項?是否檢查項目越多越好、越貴越有效?未買保險就進行身體檢查...
兩年前,當時44歲的陳小姐(化名),購入一份保額為6萬美元(約為46萬8千港幣)的危疾保險,以備不時之需。今年年初,陳小姐因久咳不愈而檢查。兩週後,陳小姐被證實確診第四期肺腺癌。雖知抗癌之路不易走,但...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很開心的經歷,首先因為年青人懂得為自己未來人生規劃而學習理財。另一方面,他更懂得為家人未來着想而安排和母親一起和我商討,可以一次過為一家人進行了簡單而實用的兩代理財安排。由於大家能夠...
友邦保險(01299)區域首席執行官及集團首席分銷總監陳榮聲表示,友邦保險港澳上半年為集團新業務價值帶來最大貢獻,主要受惠於中國內地訪港客需求增加,以及本地客戶有雙位數字的新業務價值增長。他指第2季,...
作為一位年齡為31歲,月收入5萬元,股票投資有些虧損,考慮到長遠,個案主角本身有病史和缺乏危疾保險,需要更多備用醫療開支,推算15年後的回報,將2/3或1/3的現金投入儲蓄保險,或投資於收息類股票,可...
自子女一出生,父母已經開始為他們籌謀,沿路遮風擋雨,盼望他們能健康成長。不少父母更會考慮為子女購買終身危疾保險,作為人生路上的保護傘。市面上有哪一份終身危疾保險,能夠為小朋友成長過程提供較佳保障,守護...
讀者黃先生問: 市場上有這麼多款危疾保險產品,其實真有點眼花撩亂,朋友說選牌子,但上網去查資料,又發現評分不高,網上的評分是否準確,本人應該怎樣選擇才好? ----------------------...
過去3年的疫情令到很多行業出現變化,我們保險行業也不例外,但筆者認為,變化是朝好的方向發生,例如大眾市民的保險意識加強了,行業的電子化或數碼化走得更快,但重要的是,有更多人願意入行。筆者公司來了一批新...
香港人平均壽命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反映本港社會和醫療保障較為完善,值得我們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家有一老,極需一保,守護長者的健康已成為不少家庭經濟支柱需要面對的挑戰。傳統的保險產品主要關注個人的保障...
本地有機西瓜節即將於6月22日展開,漁農自然護理署推介四款特色有機西瓜品種,包括「皇玉」、「無籽3F-2728」、「超甜黑美人168」和「黛安娜」。 今次是是開心香港漁農嘉年華首個活動,旨在鼓勵市民支...
在日常生活中,有投資又有買保險的人認為自己已經做好理財規劃。然而,有四個理財漏洞很容易被忽視,如果未能加以注意,可能會陷入財務困境。 第一個漏洞 : 無準備緊急基金 如果將大部分資金投入投資戶口,不僅...
讀者陳小姐問: 本人現在懷孕6個月,暫時產檢一切正常。如果要為未出世的寶寶準備保險,應該要考慮哪種?有朋友剛出生1個月的寶寶證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寶寶日後心臟問題已不能承保,有BB保險可以承保先天性問...
近年不少數據反映,危疾,包括癌症、心臟病等,均有年輕化的趨勢。一旦不幸患上危疾,對身體和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都不能想像,人生更可能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慶幸的是,現今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新藥物的研發為很多危疾...
保誠保險有限公司發佈「香港家庭危疾抗力調查」結果發現,當提及到被診斷患有危疾的擔憂時,超過七成(74%)受訪者傾向到私家醫院進行治療。無論有否購置危疾或醫療保障的受訪者,他們都憂慮未能應付私家醫生的醫...
【本報訊】保監局公布2023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1,472億港元,按年下跌7%。在長期業務上,內地訪客新造業務保費按年上升26.86倍至96億元,相等於個人業務總額20.5...
讀者陳先生問: 本人是一名準備被外派到內地的香港員工,未來會長期在內地逗留,亦會一家人移居到內地,包括太太和子女,全家各有一份自願醫保及危疾,本人是否應到內地投保,並退出香港的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