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 下頁
共 281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本報訊】多個環保及建築專業團體,合辦建築概念設計競賽,以新界八鄉七星崗一幅約3公頃的土地作藍圖,引入環保創新設計,盼參賽者將這個900伙過渡性房屋項目打造成「環保村」。 協調生態環境 料明年落成 ...

政府計劃3年內提供1.5萬伙過渡性房屋,最新以錦田八鄉七星崗物色一幅約3公頃的閒置土地,可用以發展大約900間過渡性房屋,項目預計於2022年終落成,並計劃透過建築概念設計競賽,引入創新設計,附設公眾...

政府因應彩雲(二)邨明麗樓去年12月出現多宗確診個案,早前與港大團隊試行在明麗樓與毗鄰之豐澤樓和啟輝樓開展污水病毒監測,發現兩幢大廈污水樣本持續陽性,經兩輪強制檢測找到9名隱形患者。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認...

聖誕慶節後,家用聖誕樹拆除燈飾裝飾後,可送往政府認可地點回收。由明日(8日)至下周一(11日),9個「社區環保站」或屯門環保園,可回收兩米或以下的家居聖誕樹。 今年環保署跟新設「綠綠賞積分計劃」...

抗疫一周年了,香港人在過去一年都經歷很多搶口罩、搶物資,甚至因疫情而失業,每日都要戴上口罩及酒精搓手液過生活,擔心自己及家人受感染。這一個令全世界都不快樂的2020年終於過去,新的一年,疫症當前,TO...

本地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昨增53宗確診個案,因污水渠樣本日前驗出新冠病毒而納入強制檢測大廈的黃大仙彩雲邨豐澤樓,前日首日強檢揪出3名初步確診者,涉2個相隔兩層的同室數單位。 港府昨宣布收緊強檢措...

本地第四波疫情持續,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今日(29日)新增53宗確診個案,包括3宗屬輸入個案,本地個案佔50宗,當中14宗屬源頭不明,患者年齡介乎6個月至86歲。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環境局...

本地疫情持續,港大團隊研究在彩雲邨明麗樓、啟輝樓及豐澤樓一帶大廈,檢測污水中是否帶有新冠病毒,以至交叉感染情況,今早(28日)公布初期研究進展。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港大土木工程系教...

本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港大團隊在彩雲邨明麗樓、啟輝樓及豐澤樓一帶大廈,檢測污水中是否帶有新冠病毒,以至交叉感染情況,今早(28日)公布初期研究進展。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港大土木工程...

特首林鄭月娥當年競選政綱,提及分拆運輸及房屋局,但其任期只剩下不足兩年仍無動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說,當務之急是控制疫情,形容同事早已習慣「一次過拍幾個籃球」。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昨於立法會大...

本港上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指出,港府將制定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綫圖,已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各地為達到環保目標,陸續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更提供多項配套措施配合。 港明年首季 制定普及化路綫圖 施政報告指,港...

繼施政報告推出後,環境局就其環境保護政策於今日(7日)闡述各項政策內容。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報告內環境的重點為「綠色復甦」及「綠色就業」,以達致「減碳」、「減排」和「減廢」,並希望於2050年達致碳中和...

環境局「綠色就業計劃」推出大專畢業生資助項目,申請期於8月28日結束。環境局已完成審批工作,批出逾500個受資助職位,並有超過350個職位成功聘用合資格畢業生。 發言人指,獲批職位中,至今已有超過3...
立法會再次成立法案委員會審議垃圾收費條例草案,施政報告稱環保署已陸續開展減廢回收措施。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日稱,推行垃圾收費有助創造綠色就業機會,會加強游說議員支持。 被問到發展明日大嶼填海過程涉...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27日)闡述《施政報告2020》中其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政府將大力推動綠色復甦、綠色經濟,改善環境質素之餘,預計可製造4000個就業機會。 黃錦星指,政府會在環保政策上推陳出新...
近年時有海洋生物誤吞塑膠廢物死亡,滙豐最新夥非牟利組織Clean Waterways Initiative(CWI),合力建造4艘電動船,未來3年將會在香港水域收集塑膠廢物,每艘船每次預計可收集超過2...

近年海洋生物因誤吞塑膠廢物而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反映人類故亂棄置的塑膠物料嚴重威脅生態環境。滙豐HSBC最新夥非牟利組織CWI,合力建造4艘電動船,未來3年將會在香港水域收集塑膠廢物,每艘船每次預計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本港正按《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致力爭取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會在明年中更新《行動藍圖》,定下更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 林鄭指,環境局在未來一年,計劃推出廢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