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下頁
共 269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拜登即將入主白宮,但中美關係在特朗普任內雪崩式惡化,已無幾多人覺得可以回到從前。俄羅斯智庫認為,中國已經明白美國會長久認真地發動進攻,而美國雖然有能力可以減慢中國前進步伐,但美國這樣幹亦會面臨,喪失美...

本港經濟遭受新冠肺炎衝擊,港大經管學院聯同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今日(15日)公布「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提出本港應推動經濟轉型,增加培訓人才,將教育開支增加至佔GDP5%,又建議從需求和供應解決房...

拜登即將上任美國總統,為中美關係掀開新一頁序幕。特朗普執政期間,曾徹底扭轉中美貿易關係,多次對華加徵關稅,對環球政經佈局影響深遠。中美貿易戰更被視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先兆,打破自2000年代起,全球化...

家族企業一般有深厚的傳統、獨特的文化和特定的價值觀,這些往往是他們吸引之處,亦是過去賴以成功之道。不過要將這些傳統、文化和價值,以及家族生意和財富代代相傳,必須確保業務可持續營運才有機會傳承。 ...

拜登下周出任美國第46任總統,只是美國大選鬥爭未有結束,反而愈演愈烈。特朗普號召支持者干擾國會確認選舉人票,結果引發暴動奪去多條人命;美國國會山莊更在美英「1812年戰爭」當中,英軍1814年火燒華盛...

隔著中印關係惡化,印度先後禁用多款中國App,民間亦興起抵制中國貨的運動。印度報道,中國手機在印度仍然大受歡迎,且銷量不跌反升。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今年10月創下一波小高峰,達2,100萬部,小米、vi...

隨着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有望落實,將大大促進環球貿易,拉動經濟增長,利好一眾航運物流股。 談判歷史7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傳來好消息。據《南華...

日本透過將東京變成全球金融中心,吸引外國人才、特別香港等地的專才,但日本知名經濟學者竹中平藏警告,日本有 3 大問題導致日本難以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但認為香港政治形勢改變,則為日本吸引金融人才提供機會。...

聯合國發表數據,全球人口目前約有77億,其中9%年齡超過65歲。聯合國估計,全球人口於2050年將增至97億,但年齡超過65歲的比重,卻會急增至16%。人口老化是全球必須正視的問題,甚至與全球經濟都息...

中美關係近年趨冷,卻未能阻擋中國人移民美國的腳步,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中國已成輸出移民第3大國,主要目的地仍是美國、日本、加拿大,而移民人口有年輕化趨勢。 中國是輸出移民第3大...

中美地緣角力升級,美國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疑首次出手攔助中國拉攏歐盟。儘管歐盟上周據報已「原則上」同意與中國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雙方可望在今年底前正式簽訂。惟拜登執政團隊中、獲提名...

台媒中央社引述媒體消息稱,中歐談判有大幅進展,中歐投資協定可望在今年底前簽署,這對中國來說是重大外交突破。與此同時,商務部黨組在黨刊《求是》上刊文,指出中國未來將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實施自由貿易區提...

上星期論到有人形容將要過去的2020年,猶如「消失的一年」,新冠肺炎彷彿為全球經濟劃上「休止符」,不過隨着疫苗的面世,部分國家亦已逐步安排接種,相信疫情將會過去,即將到來的2021年,亦勢必帶來一番新...

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在低基數影響下,明年數據勢好看。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卻認為,日子不一定好過,明年還要保持一定的政策力度,並要配合改革。 在中國經濟恢復下,有關政策回歸常態的呼聲漸高,但劉尚希認...

在當前美中貿戰拉鋸、環球疫情肆虐下,全球產業鏈及供應鏈的脆弱及失衡問題愈加凸顯,各主要經濟體掀起了一股製造業遷移重構風潮。此時亞洲版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塵埃落定,往後域內15個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今日(12日)在「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總體來講喜中有憂,雖然總體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但經濟運行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发展環境面臨多重複雜調整...

聯合國發表數據,全球人口目前約有77億,其中9%年齡超過65歲。聯合國估計,全球人口於2050年將增至97億,但年齡超過65歲的比重,卻會急增至16%。人口老化是全球必須正視的問題,甚至與全球經濟都息...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9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致辭表示,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在這個艱難時刻,我們要登高望遠,為中美關係找到正確方向。」 崔天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