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博鰲亞洲論壇第二天,發改委官員與專家在分論壇上討論經濟形勢,指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凸顯,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是主因;中國堅持普惠包容,為復甦作更大貢獻。 全球經濟增長率 趨勢下行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

2023/03/30
博鰲分論壇:中國普惠包容 貢獻復甦

繼瑞信之後,一向偏弱的德銀亦突然急跌。歐銀的信貸與資產質素有如黑盒,根本難以用表面數字去判斷,這亦令銀行風險一曝光,便會為市場構成很大的衝擊。 市場分析基本上一致認為歐洲銀行不存在問題,如摩根大通(...

2023/03/28
信貸質素如黑盒 歐銀衝擊難預料

正如前述,美國銀行系統波動有限,但歐洲銀行卻非如此,因此,美國銀行沒有危機,也不代表一切已雨過天晴,一石激起千重浪,下心真正的銀行危機,下一張骨牌是推到另一些主要的歐資銀行...... ...

12:37 2023/03/27
銀行危機未完 骨牌下一張誰屬?

中國經濟領域仍在討論兩會後經濟新路向,剛過去的周末特別熱鬧,不僅因有大型論壇、小型策略會等舉行,還不斷有新觀點面世,其中擴內需「掙富人錢」之論,由很嚴肅的經濟學家提出,在經濟界引起歡樂討論。 嚴肅經...

2023/03/27
擴內需新目標 要掙富人錢?

美國商務部將14個中國實體列入「未經核實清單」(unverified list),中方多次指反對把經濟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 秦剛指經濟科技問題 勿政治化 14家實體中,包括兩間在香港註冊的公司E...

2023/03/25
美再制裁華14實體 中方多次反對

每年的Art Basel,就算名家如Pop Art代表Andy Warhol、Keith Haring,超現實主義Max Ernst,英國雙人藝術組合Gilbert & George、日本藝術家七戶優...

2023/03/23
Art Basel精選入場打卡位 13件藝術裝置 手推車+墳墓最吸睛

歐銀行衝擊雖隨着瑞銀出手而暫時受控,但已令歐銀資本募集能力及防火牆信仰出現重大裂縫。真正的風險,可能來自下一間無重要央行無限流動性供應、又位處逆全球化夾縫之間的銀行。 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2023/03/21
可可債爆煲 留意衝擊波

利率上升可能會拖慢併購活動,私人企業有望於今年持續投放大量資金,以展開新的基建投資。我們認為,全球大部分上市基建企業,可能於新一年迎來投資機遇。 我們預期未來兩年全球上市基建資產類別的EBITDA(...

2023/03/20
公共政策支持新基建投資機遇

【本報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在芯片製造技術方面,中國大陸仍落後台灣5至6年。他支持美國減緩中國芯片進步的政策,但認為那將推高成本,危及自由貿易。 指美阻華芯片政策 推高成本 據台媒報道,張忠謀...

2023/03/17
張忠謀:大陸芯片技術 仍落後台灣5至6年

兩會除了讓市場能夠更深入了解中國的經濟政策取向,官員任命與調動,亦揭示了中央在外交上的取態。中外關係上,值得留意的是中國與中東之間的投資機遇。 外交部長秦剛獲選為國務委員,3個月內連升兩級,在中國政...

2023/03/17
金融業機遇 聚焦在中東

中國從來都是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一旦減價戰響起,參與者的悲慘,自改革開放以來的案例屢見不鮮,內需的例子有奶、有家電。2023年讓大家警戒的卻是這些年紅透半邊天的車市,車場的殺戮對車股的影響,正是本篇聚焦...

11:14 2023/03/16
【車股磨底】內地減價戰擴散 逾30款車劈價

首先,銀行安全與否的定義非常複雜,但作為思維實驗,卻值得研究。在存款已鐵定被「包底」下,分分鐘今次風尖浪口的矽谷銀行,才是短期內最安全的銀行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自2008年以後,銀行的資產負債...

14:49 2023/03/15
最安全銀行竟是矽谷銀行?

矽谷銀行的危機觸發市場憧憬儲局鬆手救市,壞消息瞬間變成好消息,但這些情緒無法改變根本的通脹升溫形勢。 市場情緒搖擺的速度快速,地區銀行期限錯配(Duration Mismatch,指配置太多長年期的...

2023/03/14
憧憬停止加息 無改通脹升溫

新冠疫情打斷了環球供應鏈,導致部分物資出現短缺,而近期的地緣政治事件,如中美緊張局勢及俄烏衝突,亦凸顯出過度依賴單一市場供應關鍵物資(如能源、食品及電腦晶片)所存在的風險。 過去數十年,隨著全球化進...

12:00 2023/03/13
疫後供應鏈回流對投資者有何啟示? 4大回流受惠行業及地區

在傳統的認知之中,能源股代表漫長的投資周期,由於與需求錯位,通常代表著巨大波動率,因此又被稱為周期股。 不過,隨著新時代的來臨,能源股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華麗變身,而且愈變愈強,但變強勢股,非因投資有...

16:28 2023/03/08
一個躺着賺 擁「新現金牛」行業

最近在金融界最熱門的花生話題,當數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Mark Mobius): 「我在上海的滙豐銀行有一個帳戶,但我不能把錢提出來,政府正在限制資金流出。他們沒有對我解釋為何不能提款,他們設置了...

20:05 2023/03/07
麥樸思老貓燒鬚?橋水 木頭姐教路 逆全球化新炒法

半導體仍然處於貨幣周期、供需周期、政經一體化壁壘周期三重壓力之下,雖然市場憧憬人工智能像救世主一樣逆轉景氣,但現實可能未必如此簡單。 在本輪的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股票、債券的...

2023/03/03
AI救不了半導體業

美國息口預期不時生變,經濟學家、投行、名家......眼鏡碎滿一地,一個史無前例的狀況,值得大家深思深究,以免在投資出現錯判。 美國加息,背後有通脹,就業、經濟......等情況,本篇從「脹」說起,...

16:06 2023/03/02
【脹說紛紜】通脹 滯脹都不是 陷史無前例之境

做投資,一指錯,可以永不翻身,所以投資大方向若有偏差,後果堪虞。2022年主導市場的是疫和息,2023年主導市場的,疫減,息不減。 美國息口預期一旦生變,所有風險資產都會首當其衝,美國經濟一旦著陸出...

10:11 2023/03/02
【行差踏錯】美息頂與減息預期的偏離風險

與幾乎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相反,歐洲經濟非但未有衰退,反而出現過熱迹象。而隨着龍頭德國的債息破頂,這或意味環球最終利率的高度,甚至要遠比去年底所估算的更高。 美國首兩個月經濟數據全面轉入過熱,已足夠令...

2023/03/02
德債息破位 高處未算高

2023年股市風向轉速出人意料,投資者、投資銀行、投資大師紛紛有新動力,或新的看法出台,從投資角度,若分不清市場是周期還是趨勢,往下的判斷將會非常危險。 簡單說,周期如輪迴,由盛而衰,由壞轉好,一直...

20:29 2023/02/28
股市的危險判斷期 勿妄下定論

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隨着戰爭形勢逐步向不利俄國的方向發展,可能有人不能坐視俄國失敗,意味戰爭將全面升級,各國現時廢弛的武備不可能應對新的戰爭浪潮,全面擴軍備戰將是唯一主題。 俄烏戰爭一周年,美國總統...

2023/02/25
彈藥庫耗盡 軍火股突破

隨著美國經濟全面走強,衰退憧憬急挫,加息預期不斷上升,長債息之前的頂部已開始受到直接挑戰。不要以為目前4.5厘至4.75厘的息口已是很高,本欄梳理出一些指標,發現若果利率要再破頂的話,分分鐘可以比現水...

20:25 2023/02/24
息魔倘回歸破頂 利率可翻倍?

如果美國經濟出現「不着陸」,意味長期利率及加息周期的高點還遠遠未現,當中蘊含的風險,很可能遠超市場的極限預期。 年初本欄依據美國經濟及利率走勢,作出了3種情境預測: 情境1:「軟着陸」(Soft ...

2023/02/24
經濟不着陸 美息仍會升

美國經濟衰退預期,是資金2023年擺位的關鍵,而軟著陸、硬著陸、不著陸,3種不同模式的着陸預期,決定了今年股債滙商品市場的命運。 「不著陸」(No Landing,即經濟根本沒有衰退)之前已...

18:17 2023/02/23
資金圍爐 賭美通脹著陸模式

【本報訊】中國貿促會發言人楊帆表示,逾98%受訪外資企業對今年中國經濟有信心,該會後續將加強外商投資促進服務。 貿促會昨日(22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楊帆表示,該會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對390多家外...

2023/02/23
貿促會:98%受訪外企 對中國今年經濟有信心

美國經濟出現「不着陸」過熱迹象,但同一時間環球供應鏈的衰退壓力反而加劇,更有中美航綫物流突然停航,顯示今次經濟周期與過去四十年有本質差別,各地經濟分化,當中東亞面臨壓力巨大。 美國經濟數據顯示,1月...

2023/02/23
航運股減航綫 東亞壓力巨大

老板同打工仔、資方同勞方, 過去多年, 都多數是做老板的贏, 利潤油然而生, 可是, 在新時代的逆全球化下, 工會抬頭、勞方抬頭、薪金抬頭也令打工仔議價力上升, 美國不少企業已出現利潤被上升的薪金所蠶...

18:55 2023/02/22
打工仔竟然贏咗老板?

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總統日突然到訪基輔,預示反俄聯盟內部對於戰爭走向的方向已定,隨着戰爭快速升級,逆全球化壁壘及軍火定單都會同步急增,有利軍工股的生意。 俄羅斯(Russia)與烏克蘭(Ukraine...

2023/02/22
反俄再升級 軍工股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