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容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離開土耳其前,碰上大選第二輪投票,剛巧我在首都安卡拉,來得及觀選。土耳其朋友勸喻晚上九點大選結果出來後,避免在街頭留連,恐防會發生暴亂,因為無論哪個陣營勝出,失利陣營的支持者,或許太失望、太憤怒而上街...

今日
通脹殺人

第二次到訪土耳其的尚勒烏爾法(以下簡稱烏爾法),這裏是個歷史文化甚為豐富的古城,有「先知之城」之稱,因為人類祖先亞伯拉罕便是出生於此,而且還有個震驚國際考古界的哥貝克力石陣,但遊客竟然甚少,因此這個城...

2023/06/01
不一樣的小孩

記得十多年前到大馬士革,有幸受邀到舊城皇宮參加一個誦詩會,來賓全是城中文化人藝術家,那刻我才驚覺大馬士革城真是個文人薈萃之地。想不到,十年人事幾番新,再遇這些敘利亞文人竟然在土耳其東南部的「先知之城」...

2023/05/31
不一樣詩人墨客

來到土耳其受二月份大地震摧殘的東南部城市努爾達伊,有一半地方已變廢墟,看來有大部分居民已暫時撤離,留下的人遷移到由政府安排的營地,每天有免費膳食提供,附近還有由政府經營的服裝店和超市各一間,災民就這樣...

2023/05/30
豆腐渣

今次到土耳其的行程,目的之一是去東南部地震災區,看看有甚麼可以幫忙。因此,行李裏最多的是物資,打算直接交給災民。不過,能帶到的物資也不多,當是小小心意,而我希望多了解當地人的災後情況,為大家報道,不然...

2023/05/29
災後的遺忘

昨天談到在伊斯坦堡認識的胡光中夫婦,他們只因在市中心遇見一名敘利亞街童,交談中得知他最想讀書,夫婦倆遂在當下一刻發下宏願,要令逃難到土耳其的敘利亞小孩有受教育的權利。他們開始為實現這念頭奔波,種子獲得...

2023/05/26
發芽的種子

多年前,在伊斯坦堡認識了來自台灣的胡光中夫婦,他們早年移民到土耳其從做生意轉移到慈善志業。上次拜訪他們已是二一七年,當時敘利亞發生內戰,土耳其接收了四百萬敘國難民,不少為孩童,胡氏夫婦早於一三及一四年...

2023/05/25
愛的能量

當獨裁國家的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爭取民主,但好些成熟的民主國家選民卻面對沒有選擇的苦況,例如明年美國大選,選民大有可能再次面對拜登和特朗普這兩個爛蘋果,民調顯示不少選民慨歎政治人才凋零,對選舉失去興趣。...

2023/05/24
兩個爛蘋果

來到伊斯坦堡這星期,一直下着雨,時大時小,整座城市都變得煙雨濛濛。在雨中漫步於橫跨歐亞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岸時,我無法不感到奥圖曼帝國的餘暉,仍然偷偷散落於這海峽的波光上,雨天令海峽抹着薄薄的煙霞,海鳥...

2023/05/23
一座城市的記憶

雖然已來過土耳其有四、五次,但仍然不減我對這個國家的新鮮感。抵達首晚休息過後,第二天在小旅館吃早餐,有意外驚喜。土耳其早餐早已聞名,但想不到小旅館也能提供五彩繽紛的自助早餐,而且十分有營養,全用上乘橄...

2023/05/22
世事豈可如人意

今次來到伊斯坦堡,以為錯過了土耳其最具話題的大選,怎知現任總統埃爾多安和反對派候選人克勒奇達爾奧盧之間的對決,在首輪投票中,兩人皆未能取得過半數選票,而要進入第二輪選舉。我在土耳其這兩星期,正好遇上第...

2023/05/19
又見伊斯坦堡

有讀者看了我的《成人禮》,不無觸動,與我聯絡,表示她也剛失去母親,希望我能和她分享如何處理哀傷的情緒。傾談之中,才知道我們其實多年前曾有一面之緣。原來,當時她正經營健康餐廳,我是常客,一次在總店遇上她...

2023/05/18
深厚的緣份

法國十九世紀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曾說:「只有文學創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東西找回來。」而剛過去的母親節,令我再次落入失去母親的憂傷中。我抱着其經典著作《追憶似水年華》其中一冊,不禁在...

2023/05/17
成人禮

近日有好幾位早已移居英國的朋友回港探親,其中一位還帶了剛成年的中英混血女兒。女兒生長在英國,卻能說廣東話,雖然馬馬虎虎,但亦算可以在港應付基本溝通。友人表示,女兒小時候來過香港便喜歡了,因此努力跟媽媽...

2023/05/16
天下烏鴉

全球經濟山雨欲來。我們雖走上疫後復常之路,但復常不等於復甦,只要問問小商舖,又或去貨櫃碼頭看看,都會得到相同的答案:社會消費仍非常疲弱,甚至影響出口,這對以出口導向的國家不無打擊。 最近和西班牙友人...

2023/05/15
困境中的創意

昨天說到青年失業率,成為中國甚或世界最迫切正視的問題,如解決不了的話,後果難料,前車可鑑。「阿拉伯之春」的起源,便是由一名突尼斯大學生因找不到工作,退而擺攤做小買賣,卻受到警察打壓,憤而自焚而爆發全國...

2023/05/12
復得返自然

世衛宣布疫情暫告一段落,但在上海與一位醫生朋友見面,他卻說其實第二波已悄悄展開了,最近醫院又開始多了患新冠肺炎的病人,只是重病者的確沒有第一波多。不過,將來的事很難說,病毒不斷變種,或許有天再來一次大...

2023/05/11
大報復

昨天談到的亞齊省,位於蘇門答臘最北端,而蘇門答臘又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從純旅遊角度看,這實在是個原始風景極美的地方,可惜亞齊省出現分離主義,一直動盪不安。 亞齊在印尼脫離荷蘭...

2023/05/10
千島國的轉身

印尼進入後蘇哈托時代,可是仍然面對不同省份勢力的崛起。東帝汶的獨立,似乎激發了一股獨立思潮的蠢蠢欲動,而最頭痛的自然是亞齊省。位於印尼最西端的亞齊省,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外界對此虎視眈眈,但同時又使...

2023/05/09
和平不是必然的

二十五年前五月的印尼暴亂,無疑是殘酷的,印尼華商首當其衝。在蘇哈托時代,由於華人參政受限制,只能在商界發展,因此便出現了不少華裔大富豪:林紹良、林德祥、彭雲鵬、蔡道行、李文正等。印尼有人不斷重複陳述這...

2023/05/08
風暴中的華商

在香港,印尼華僑不算少,我認識好幾位朋友便是在印尼成長,現在仍能說印尼語。最近,大家聚首竟然扯到發生在二十五年前的五月暴亂。時間過得真快,那場五月暴亂乃我人生第一次國際採訪。當年是國際大新聞,在位三十...

2023/05/05
印尼五月暴亂

委內瑞拉經過千禧年的十年改革,最後給迅速下滑的油價拖累,整個經濟瞬間崩潰,同時亦暴露了該國領導層只講理想、不熟經濟的弊端,以為可靠油元支撑起龐大的改革,沒想到如何發展多元化的經濟,這也是不少資源國家的...

2023/05/04
改革遺產

用兩個小時來到上海,便可跟遠在南半球的拉美朋友交流,國際會議上還有非洲及東南亞各地的媒體人,特別是經過數年疫情後的今天,大家又再能聚首一堂,倍覺珍貴。一七年,我在耶路撒冷認識的一位美籍華裔女生背包客,...

2023/05/03
不一樣的民主

自疫後逐漸復常這數月間,第一次出門,今次受邀前往上海參加由大學主辦的一個國際會議,所要討論的是全球南方媒體的在地經驗,有來自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的參加者,我被編到拉美的小組論壇。原來,我在內地出版有...

2023/05/02
拉美經驗

父母在世時,我怎樣忙也會每年和他們出外一次大旅行,平時則來幾次小旅行。大旅行意指要坐飛機那種,小旅行包括本地遊或到內地鄰近的美食團。每次出發前,他們都非常興奮,研究帶甚麽衣服和用品,旅行社辦的茶會必不...

2023/04/28
美好時光

日前遇上一位旅行社的朋友,匆忙交談幾句,原來他正計劃籌辦專門為認知障礙者而設的旅行團,鼓勵家人同遊,留下美好旅行回憶,這真是個好主意。但我認為,最好是輕度患者參加,趁着他們仍未失去認知能力,多些接觸外...

2023/04/27
特別旅行團

朋友苦笑表示,愈窮的國家對於外來旅客來說,所需的旅費可能愈高昂。因此,我好奇友人前往阿富汗旅行花了多少錢?原來阿富汗已容許自由行,只要上網查詢,可以看到不少自由行全攻略阿富汗的資訊,而相關旅行團也相繼...

2023/04/26
到窮國去旅行

最近有香港朋友前往阿富汗旅行,回來後與我分享他在阿富汗的種種見聞,還有他拍回來的照片,好些是跟塔利班搭着膊頭拍攝的。我好奇,塔利班是極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把《古蘭經》中不許拜偶像,解讀為連拍攝有關生...

2023/04/25
變化中的阿富汗

打開非洲地圖,看看整個大陸過去如何給西方殖民者瓜分,原來沒有一吋土地倖免。殖民者主要是英國、法國、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在舊冷戰期間,美蘇對峙,非洲多國由於對西方的抗殖情緒,多靠向蘇聯。經過十月革命推翻沙...

2023/04/24
非洲的暴風雨

說起目前正處於軍閥衝突的蘇丹,令人不堪回首。這個一窮二白、內亂頻仍的國家,在歷史上曾有過昌盛時代,猶如北非的明珠。她和埃及一樣,擁有悠久的尼羅河流域古文明。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

2023/04/21
從天堂到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