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容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在香港,國慶假期是一天,但今年內地中秋連國慶共八天假期,好不盡興。國慶讓我們想到新中國革命,原來我上兩周所前往的江西省贛州市,其下的于都縣,便是發動革命時中央紅軍長征的集結地和出發地,「中央紅軍長征第...

今日
革命之地

近期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風波,早前兩國領導人在G20峰會才握過手,現在卻互相指摘。事緣有加國公民身份的錫克教教徒遭暗殺,加國總理杜魯多高調指控為印度特工所為,但印度總理莫迪死口不認,...

2023/09/29
外交硝煙

小時候最愛的節日是中秋,提着點了真蠟燭的紙燈籠到處跑很浪漫,而且還有些兒神秘感,和其他孩子在公園裏玩匿藏遊戲更添樂趣。可是,我童年很少連群結隊,只要一手牽着媽媽,一手提着燈籠,燭光不停晃動,頭頂是圓圓...

2023/09/28
珍惜月滿之景

曾是中國兒童數學天才的張炘煬,長大後選擇躺平,各傳媒大肆報道,網民只管「剝花生」,紛紛在網上留言發表「高見」,說笑性質居多。不過,孩子的行為多少反映父母的價值觀,俗稱家教。張炘煬整個成長過程,甚至走上...

2023/09/27
價值觀

我對內地躺平現象很好奇,當藉着跟內地大學交流的機會,欲多了解學生作為年輕人對這現象的看法之際,便在社交媒體看到廣為傳閱的故事。故事主人翁竟曾是內地數學神童張炘煬,他十歲上大學、十三歲讀碩士、十六歲讀博...

2023/09/26
躺平背後

上周,有機會到江西省贛州與當地的大學生交流。講座翌日,一名學生自願陪我好好走一趟這個我完全不認識的城市。原來這個城市是革命原鄉,人們愛稱之為紅色城市。雖然如此,學生表示他們卻覺得有點孤獨,始終贛州只是...

2023/09/25
社恐與社牛

今年五月到上海開會,結識了來自贛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教授,他當時熱情地邀請我到該校作分享座談,終於在本周初起行。老實說,我連「贛」(編按:粵音「禁」)這個字也未懂如何讀,當然更不知它在哪兒?原來贛...

2023/09/22
贛州之旅

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大家關注焦點,為了彌補這個缺口,香港政府遂大力推動夜市,決心搞旺香港經濟,吸引遊客,特別是「十一」黃金周將至,內地遊客成為爭取對象。諷刺的是,連港人都覺得香港本地消費太貴,性價比低,寧...

2023/09/21
夜未央

認識Nancy是在今年四月於波蘭領事館主辦的一個活動中,她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因數次前往波蘭旅行後,愛上了這個國家,因此在香港灣仔創立了「情牽波蘭」的文化中心,日前還為三名將到華沙升學的年輕人,辦了場...

2023/09/20
城裏城外

利比亞東部的暴雨水災,所摧毁的老百姓生命財產之巨,實為足以讓大國反省的大悲劇。自二一一年有歐美在旁促成的利比亞政治教派衝突,令國家一分為二,東邊和西邊各組成自己的政府,無法統一國家的重建行動,也沒有任...

2023/09/19
權力遊戲

利比亞東部水災的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後或有上萬人罹難,何其哀哉!我認識的利比亞朋友,至今都無法相信利比亞竟會發生水災,因該國位於沙漠地區,降水量一直很低,過去只歎雨水太少,不時出現乾旱,沒想到今次來了...

2023/09/18
意想不到的災難

忙了一輪私事,欲追回過去一周發生過甚麼國際大事,最有趣莫過於印度計劃改國名這回事。難怪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印度總理莫迪開二十國集團峰會時,擺放在他面前的國名是「婆羅多」,直譯為巴拉特(Bharat),...

2023/09/15
國名之亂

日前參觀在沙田的微型展覽預展,以前已看過多次,其工藝之精,令我驚歎。不過今次特別之處,是為中文大學六十周年而設,因此增加了多件和中大有關的新展品,這包括百萬大道、中大科學館、中大四條柱等,對於我這個舊...

2023/09/14
一甲子的聯想

上周,當我寫曾到廣州考察腫瘤科醫院後,有讀者好奇問我的觀察和感覺如何?我坦白告訴她,心情很忐忑,因我是外行,醫護人員向我講解時,我也難分辨當中有多少真確性。可能是記者的訓練使然,對別人即使專家也不能盡...

2023/09/13
交託給命運

大批港人在周末北上大灣區,特別是到深圳消費,令到周末的香港變得沒有以往般熱鬧,這已成為特區政府一個頭痛的問題,急忙推出政策,首先期望搞旺香港夜市。現在,和朋友聚會,話題很容易扯到北上消費的種種,原來大...

2023/09/12
飲食以外的大灣區

為朋友的晚期胰臟癌治療奔波了一輪,過程中也長知識了,首先認識了甚麼叫做納米刀消融療法(IRE),這對已不可做傳統手術的部分晚期癌症病患者帶來新曙光。我聽了有關醫生講解後,有了基本的認識,再自行上網找了...

2023/09/11
治癌新曙光

患癌的加國友人,得知廣州有腫瘤科醫院可提供多種綜合治療,很是興奮。對於得重病的人,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們就會振作起來,那種對生命的堅持,讓我感動。就好像那位因醫院延誤輸血成植物人的小妹妹天瑜,他父母從不...

2023/09/08
戀戀生命

較早前,中國宣布核聚變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令人為之一振;跟着華為Mate 60登場,突破了美國打壓,且讓我們看到最新技術,也使人眼前一亮。想不到,醫術亦不遑多讓。早前,曾在此表示移居加拿大的友人患上胰臟...

2023/09/07
內地技術新貌

昨天說到沖繩,我便想起大江健三郎的《沖繩札記》。作者曾表示,對他而言,這是作家生涯裏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他甚至在中譯本序中說:「論述了我一生的主題的,則是《沖繩札記》。」 他是少數日本作家敢於為沖繩...

2023/09/06
日本人的良心

現代社會愈來愈多人患癌,環境污染是主因之一,加上福島核廢水的爭議,這讓我回想到兩年前看過的一本書,作者是旅居沖繩多年的英國記者喬恩.米切爾(Jon Mitchell),他於二二年出版的調查報道著作《毒...

2023/09/05
秘密的毒害

有位移居加拿大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最近得知他早於去年年底被診斷患上胰臟癌,做了半年化療,副作用令他受苦。可是半年化療無效,腫瘤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擴散到肝臟,醫生表示他命不久矣。 我問,有用中藥紓緩化療...

2023/09/04
中西合璧

說了兩天福島核廢水,大家的擔憂,不外乎難以肯定水中會否仍殘留具核輻射致癌的物質。世界上首嘗核遺害的,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讓我們見識了核彈的超大殺傷力,以及對人類健康所造成的破壞,且禍延幾代人。即使不是...

2023/09/01
聞核色變

商用核能發電於一九五年代展開應用以來,曾發生數次嚴重核災事故,最令世人敲響警鐘的,當然是一九八六年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七級毁滅性災難。自此,世人對核能發電有不少爭議,甚至聞核色變,反核團體湧現,高...

2023/08/31
核災知多少

日本正式開始把核廢水逐步倒入大海裏,中國和香港實行禁運相關海產,即使沒有實施禁運的國家,當地國民都有連場示威抗議,大部分都在亞洲,歐美則比較平靜。究竟日本聲稱已經處理過的核廢水是安全的,還是不安全的?...

2023/08/30
核廢水爭議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金磚峰會大談如何加強全球南方的話語權,並對南非外交發展表現得躊躇滿志。可是,話語權是需要實力做支撑的,如果內政弄得一塌糊塗,瀕臨崩壞邊緣,那又怎樣在外交上有所作為?再加上政治動盪,拉...

2023/08/29
安內而安外

金磚五國上星期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峰會,這令我又想起南非來。數月前,在上海參加一個有關全球南方的會議,當中有好幾位來自南非的講者,晚餐期間跟他們聊起南非現狀。 南非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東、南、西三面...

2023/08/28
彩虹之國

昨天談到卡繆這位法國存在主義大師,由於他生長在法國的北非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對生命的體會自然和法國本土哲學家例如沙特等精英,有所不同。他深刻地經歷過法國殖民在非洲的現實,質問人類文明的破壞性,而他的知名...

2023/08/25
異鄉人翻案調查

金磚五國這星期在南非開高峰會,其中一個主要議程是有關接納新成員的程序,原來目前有四十個國家,想加入這個全球南方最有影響力的組織。在眾多申請者中,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最有可能脫穎而出,這由於該國盛產石油和...

2023/08/24
陽光下的陰影

現在,很多法國人會視非洲移民為經濟負擔,但他們卻沒有去了解法國在非洲前殖民地的榨取至今未休,害得當地經濟無法獨立自主、政治動盪,人民難以維生,惟有冒生命危險投奔怒海。正如我昨天所指出,法國政府雖然在上...

2023/08/23
經濟主權之爭

法國對西非及中非的殖民,主要在貨幣控制上。即使中非、西非十多個國家獨立了,法國仍然控制着該些國家貨幣的主權,進行新殖民主義,這點令當地人非常憤怒,從而孕育出一股很強烈的反法情緒。 法國自十九世紀開始...

2023/08/22
殘酷的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