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種 下頁

搜尋結果 265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網上求職招聘平台JobsDB 於今年第三季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就2024年的招聘、薪酬及福利意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僱主預期來年打工仔平均薪金調整幅度為+2.2%,較2023年的+1.6%輕微回升0.6個...

11:11 2023/11/16
2024年打工仔平均加薪2.2% IT加幅跌至第九 12%僱主願4天/4.5天工作

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今在銀行業人才培訓及發展調查發布上表示,疫後人才恢復流動,而政府推出很多政策,亦推動銀行在ESG方面等新業務發展,銀行業人手本來已不足,而新業務發展下人才需求更大,故認為今年...

14:36 2023/11/15
【搶人才】銀行學會:銀行業人才缺口擴大 冀政府和業界資助大學生吸引入行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09:00 2023/10/21
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本報訊】建造業總工會公布2023至24年度薪酬調整結果,15個工種下月起將加薪3.1%至7.1%,其中挖掘機、雲石、金屬工及天花間隔加幅最多,達7.1%。多項工種中混凝土及紮鐵人工最高,日薪達2,7...

2023/10/19
建造業15工種 下月起加薪3.1至7.1%

2023年香港經濟進入第四季仍未能從疫情復甦,表現疲弱,港房庫房財赤更有惡化跡象,加上移民潮重現,前景悲觀。有網民於討論區發帖《有冇大過40歲的Ching比較下2000s同2023的香港市況?》,引來...

13:30 2023/10/17
【網絡熱話】2023年香港市況與2000年有何分別?盤點12個顯著變化 網民:今日選擇更多較有希望

雖各行各業近年對IT人才求才若渴,惟疫後職場與工作形態改變,香港寬頻人才CSI基金主席陳寶珍與聖雅各福群會青年服務高級經理張耀基表示,成為職場生力軍之前,「裝備齊全」依然十分重要。 經歷肆虐全球逾3年...

2023/10/12
就業計劃培訓IT新血 裝備軟硬技能

政府今日(5日)宣布,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第一輪申請審批工作已經完成,批出20個工程合約共4,680個配額,相當於1.2萬個配額上限的39%。計劃第一輪申請期為7月17日至8月16日,其間收到26個工程...

17:03 2023/10/05
【輸入勞工】建造業輸入外勞計劃首輪審批完成 涉20份工程合約共4,680配額

香港近年社會壓力大,加上人口老化、慢性病日益普遍,出現許多個案,因為疾病、身心障礙或環境因素,而無法應付日常生活,職業治療師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但需求愈趨迫切的同時,業界也飽受移民潮和退休潮夾擊,人才...

12:00 2023/10/01
【人才荒】職業治療師流失率高 學會籲增學額+調整薪金

不少公司在招聘人時,會考慮工作能力的同時,亦會希望對方能做得長久,以免公司需要重新培養新人。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公司收到一份求職申請,而老闆一見申請者的履歷上顯示他經常轉工,便立刻拒絕考慮他...

17:11 2023/09/29
【職場熱話】經常轉工會連面試機會都無? 網民反駁:越平庸越穩定

香港近年社會壓力大,加上人口老化、慢性病日益普遍,出現許多個案,因為疾病、身心障礙或環境因素,而無法應付日常生活,職業治療師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但需求愈趨迫切的同時,業界也飽受移民潮和退休潮夾擊,人才...

2023/09/25
職業治療學會 籲增薪酬學額吸新血

面對工作上的巨大壓力,不少人會選擇忍受而非辭職,多數是擔心找不到新工作,但同時也應多關注身體的承受程度,避免釀成大病。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加入新公司後工作了一個月,因經常無條件加班而覺得筋疲...

19:10 2023/09/19
【職場熱話】港男因新工經常無條件加班感心力交瘁 網民提出四大裸辭條件

勞工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今日(4日)起接受申請,容許26個工種輸入外勞,涵蓋接待員、收銀員、初級廚師及售貨員等。零售界及酒店業指,行內分別欠缺最少3萬及9,000人手,急須輸入外勞填補職位空缺,強調...

11:26 2023/09/04
【輸入外勞】26工種今起容許申請外勞 酒店業強調長遠須增本地勞動人口

侍應、收銀等26個低技術工作,僱主明起可申請輸入勞工。勞顧會早前明言,不會同意售貨員、文員、收銀員等10個工種申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會有措施「睇緊些」。孫玉菡今日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上...

16:50 2023/09/03
【輸入勞工】如何確保本地勞工優先? 孫玉菡︰關鍵在4星期本地招聘真的要做

不少人認為測量行業是男性的專利,但近年愈來愈多女性投身相關行業,2018年於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現為建築測量師的陳蔚晴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原以為修讀相關課程的大多為男生,怎料一進教室,發現女生也不少,...

10:00 2023/09/03
【女力崛起】打破既定印象 女性測量師行內立足要點做?

近年ESG(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管治Governance)大行其道,核心理念是期望機構和企業除了爭取亮麗的業績外,亦能兼顧長遠的環境、社會和管治因素,以保障機構和企業營運...

2023/09/01
預防工作中暑指引 「好心做壞事」?

不少人認為測量行業是男性的專利,但近年愈來愈多女性投身相關行業,2018年於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現為建築測量師的陳蔚晴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原以為修讀相關課程的大多為男生,怎料一進教室,發現女生也不少,...

2023/08/29
女性測量師日增 較細心且善溝通

容許輸入售貨員、侍應、初級廚師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周一接受申請,不設輸入上限,勞顧會會協助把關,惟決定權在勞工處處長。立法會議員促嚴格監察,勞顧會則表明,不會同意10個工種輸入外勞,包括售貨員、收...

2023/08/29
補充勞工計劃 勞顧會拒10工種輸外勞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被廣泛應用,人們開始擔心愈趨自動化的工作,將會影響人類員工的重要性。對於AI會否完全取代人類,聯合國近日的一份研究給予了明確的否定。惟提醒文職工作最容易被A...

18:15 2023/08/22
【AI爭議】聯合國:生成式AI不可能取代人類 惟文職工種存危

地盤工人的人工,日薪由948元到2,304元,真係辛苦錢!有一名29歲的內地單身男,早前在抖音連發多個帖文,分享來港做地盤工的辛酸,並自爆月入6萬,加上每個月有8天假期,搵到錢但愛情卻不如意,「香港單...

13:22 2023/08/19
【工人辛酸】內地男來港做地盤月入6萬 拍片訴背後辛酸:掙再多錢也沒有快樂

在職場上,如要做超出自己職責範圍的工作,難免會感到不忿和有壓力。樓主在蚊型公司工作兩星期,發現公司人員只有她和老闆。而且她的工資低,工作還要「一腳踢」。樓主便與網民分享自己經歷,並尋求意見。網民一致建...

19:37 2023/08/17
【職場熱話】港女上班第一天才發現公司只有兩個人想裸辭 網民:這些工作寫在履歷表上都沒必要

對於打工仔而言,午膳時間除是讓自己填飽肚子的一餐,更是一個重要的休息時間。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錯過了一個跳槽機會,而且感後悔。新工作的月薪比目前多8000月薪,但更加辛苦而且工作地點,附近沒...

16:36 2023/08/15
【職場熱話】 港男因新工冇飯食 棄加八千人工的跳槽機會 網民:一輩子都不可能「發圍」

工作在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因此每次選擇工作時需要謹慎權衡不同因素,而薪水和辛苦程度常常令人權衡。樓主在目前公司上班不久,目前工作穩定、無壓力,但突然收到新的工作錄取通知,那裏的工資更高和福利好。樓...

16:29 2023/08/15
【職場熱話】 港男工作安穩猶豫應否轉更高薪但辛苦工 網民:工資高做到有損健康是得不償失

Tesla(TSLA)網站周一(14日)顯示,該公司已在美國推出兩款行駛里程更短的廉價版Model S和Model X SUV,繼續專注於降低成本,以優先實現銷量增長。網站顯示,新款S和X 「標準續航...

14:17 2023/08/15
Tesla周一減價 一天後推出里程更短廉價版Model S Model X SUV

雖然高薪的工作可以帶來更好的物質享受和生活品質,但也伴隨著更多的工作壓力。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從事銀行業且快要30歲,先前在舊公司工作5年,跳槽後收到了兩份新工作的錄取通知。一份無需跑數,壓...

19:58 2023/08/14
【職場熱話】銀行業港男年近30因壓力大而跳槽 網民:趁年輕做跑數的工作可多賺錢

如踏入中年仍未有突出的成就,不免會將自己與身邊人比較,並自我懷疑。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40多歲,年薪有50萬但生活仍感吃力,他眼見自己的職位和工資比同輩低,感嘆自己沒有成就,便發文抱怨。帖文...

19:17 2023/08/14
【職場熱話】建築業中年男對年薪只有約50萬感無奈 網民:40歲別想有工作上突破 理財為上

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涉及航空業首輪申請審批工作已經完成,運輸及物流局今日(14日)公布,首輪接獲29間合資格公司申請共2,889個輸入勞工配額,涵蓋計劃下所有10個工種,當局最終批准28間公司、共2,8...

18:55 2023/08/14
【輸入外勞】航空業首輪獲批輸入2841名外勞 地勤人員佔最多

人到中年想要轉行,不免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再培訓或學習,但付出後的回報未必能如理想。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38歲,曾做文員和炒散,想轉做會計,更為此讀書取得學歷,但當他找工作卻都沒有回音,樓主感...

17:54 2023/08/11
【職場熱話】 38歲男花4萬讀會計副學位後無人請 網民:你沒有經驗但讀到碩士也沒用

在職場打滾到30歲,可能會想要追求新的挑戰和發展,以得到更高的職位和薪酬。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30歲,在銀行做後勤辦公室的顧客服務員,同時亦在讀書,他收到消息公司今年不會加人工因以想要轉行,...

17:46 2023/08/11
【職場熱話】30歲銀行後勤因公司不加薪想轉工 網民:顧客服務員很難叫到2.5萬

畢業生在找第一份工作時可能會感迷茫,既要考慮薪資待遇、行業前景、工作環境,亦會考慮未來轉工的薪酬和機會。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是應屆畢業生,面臨四個工作機會,人工較高那份工難以轉工,但人工低的...

18:45 2023/08/10
【職場熱話】 應屆畢業生猶豫應否接受月薪1.6萬的工作 網民:沒有發展的工做得越久就錢越少

居家辦公可省去通勤時間,而且更為彈性和便利。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24歲,不喜歡太忙碌的工作。樓主因住得遠想要轉一份可以居家辦公的工作,最近終於找到合乎要求的,但又怕要經常加班,而且目前工作的...

18:25 2023/08/10
【職場熱話】24歲女想轉工因想居家辦公 網民:大多數都會工作多做到要不停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