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97 個
滯脹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最近「儲局綫人」Nick Timiraos時有精彩訪問,值得投資者細閱一下。 繼昨日的之後,Nick又分享了另一個儲局對市場的看法: (@Twitter, 「儲局綫人」Nick Timirao...
已發展經濟體系的企業、消費者及市場似乎已因應經濟衰退即將來臨這個觀點作出調整。與此同時,美國聯儲局主席已停止有關經濟軟着陸的言論。同樣,英國政客不再告訴他們能夠在通脹處於四十年高位的情況下,使用借入資...
邁向2023年,通脹回落的前景變得更加清晰,隨着發達市場央行的緊縮周期明顯接近尾聲,較長期的主權債務將開始變得更具吸引力,而短期債券幾乎都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過去一年的市場波動性已推高整個固定...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表示,上周英國公布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終值表現令人失望,較前季下滑0.3%,初值為下滑0.2%。有分析師認為,今年餘下時間,英鎊趨向下行的機會較大,因為英國經濟仍然陷於...
中央財辦副主任尹艷林今日(24日)表示,中國經濟已挺過最困難時刻。隨著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實,人流、物流將更加順暢,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都有望加快恢復,經濟活力將得到有效釋放。 尹艷林今日在「中國...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節日來臨除了與親友相聚,當然少不了大快朵頤的環節。但不少人大吃大喝後,胃氣脹滯到幾日也難下嚥;或者本身早已有胃氣脹問題,卻苦無紓緩之策。 原來小至吃下多氣食物大至癌症,都有可能出...
本文第一版提及施羅德投資環球及美國股票主管及首席投資總監Alex Tedder更預期,滯脹應不會再發生,以及預料美股標普500指數的每股盈利在2023年第三季左右被調升、熊市接近尾聲,並有2圖作說明。...
市場的好消息與壞消息,往往要看放在甚麼語境下理解,例如傳統認為「衰退」是壞消息,但在市場萬眾一心期待儲局保險(Fed Put)時可能就變成好消息,而就業市場緊張、充分就業、失業率低表面是好消息,但在就...
道指自10月低位反彈兩成,今年以來僅下跌5.4%,惟納指大挫28%明顯跑輸。10年期美國債息率回調減高增長股壓力,未來一兩季納指或跑贏道指,美股「新不如舊」有機會轉向。《ET財智Talk》邀請利達LW...
英國通脹高企及經濟步向衰退,當地最大商業團體英國工業聯合會(CBI)警告,如政府未能採取行動,英國經濟可能出現長達10年的無增長周期。 英國工業聯合會主席丹克(Tony Danker)表示,經過前首...
英國通貨膨脹高企,經濟出現衰退危機。當地最大商業團體英國工業聯合會(CBI)警告,如英國政府未能採取行動,經濟可能出現長達10年的無增長周期。CBI指英國已處於經濟衰退﹑停滯性通貨膨脹及經濟滯脹時期。...
儲局態度明顯不如8月強硬,但市場的Fed Put憧憬仍然缺乏基礎,因此有必要將現實、儲局及市場三者的相對位置完整剖析。整體而言,儲局料採取一種加息幅度較小、加息時間較長的「細火慢烤」策略。 聯儲局肩...
根據MLIV Pulse最新的調查,投資者預測滯脹將是2023年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在今年抛售之後,認為市場反彈還為時過早。市場中仍然有許多因素阻礙經濟復蘇,雖然處境非常艱難,但仍存4大投資機會。...
面對環球增長放緩、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新興市場的前景再次惹來關注。不過由於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能源價格也支持新興市場的出口商,加上部分央行即將結束緊縮週期,我們認為部分新興市場正蘊釀一些投資機會。 新...
今年上半年環球市場「股債雙殺」,投資者於股票和債券市場皆較難獲利,10月後環球股票及債券市場見資金流入,市場利率預期美國明年下半年或減息。展望2023年,於經濟衰退及滯脹環境下宜揀選哪類股票?想較安全...
著名政治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一個當時頗具影響力的觀點:人類歷史將終結於市場經濟加民主政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西方模式。 這個觀點到現在,當然已經為實踐...
在本文第一及二版,施羅德投資策略師Tina Fong分別指出: 美國經濟呈現連續兩季收縮,但因其就業市場表現強勁,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
為期3日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已於周四(3日)結束,共26名金融業人士分享觀點和想法,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計劃於明年於金管局成立30周年,再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並指隨香港進一步復常,期望更多盛...
歐洲經濟繼續處於困局之中,通脹破紀錄,但增長放慢。歐元區10月通脹初值由10%加速至10.7%,超預期的10.3%,10月核心通脹亦由4.8%加速至5%。 另外,歐洲第三季GDP增長由4.1%放緩至...
歐洲央行上周四宣布加息0.75厘,為連續兩個月以如此幅度大手加息,再融資利率及存款利率分別加至2厘及1.5厘。歐元區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滯脹風險持續增加,歐洲央行縱然壓抑通脹心切,但這條加息之路絕不易行...
「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加息對市場及經濟造成的衝擊,將使央行難以承受,最終將會在壓低通脹前,就放棄激進貨幣緊縮政策。 魯比尼愈來愈相信全球...
2008 年曾準確預測金融海嘯,被稱為「末日博士」的魯賓尼 (Nouriel Roubini) 表示,全球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停滯通脹型債務危機,危機或長達 10 年,建議投資者應持有黃金。 停滯通...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表示,全球將會面對前所未有的十年滯脹式債務危機,基於下一場危機是滯脹與龐大的公共債務疊加在一起,故與1970年代及2008年的危機並不一樣。...
歐洲與中國的經濟正同步放緩之際,專家亦憂慮美國經濟可能趨於疲弱,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似乎居高不下。 歐洲地緣政治及能源市場的連鎖效應等因素,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不安亦是可以理解。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濟收縮可...
【本報訊】美股進入季度業績高峰期,多隻大型金融股昨於美股開市前公布季度成績表,表現好壞參半,當中以摩根大通(美:JPM)及花旗(美:C)的表現較市場預期為佳。 摩通CEO冀明年恢復回購 摩根大通第...
市升市跌錢話事,炒股法則,「勿與儲局對抗」,加息期利無風險資產,但加息空窗期對於腰纏萬貫的資金大戶而言,「有錢唔揾可是罪大惡極」。於是便有了今天的市況,反手「彈」,可惜港股一如筆者指出「弱底」,在外圍...
摩根大通(美:JPM)戴蒙(Jamie Dimon)周四出席論壇時表示,美國聯儲局通過加息來遏制通脹,難以讓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認為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給經濟降溫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戴蒙...
系統化投資(Systematic Investing)近年逐漸流行,機構開始以大數據分析市況。貝萊德系統化投資平台亞太區策略主管Anthony Kruger指,該行將投資信號分為三種,從而分析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