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384 個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AKTIP 缺失後會促進管腔型乳癌的生長,並增加癌細胞對荷爾蒙治療的耐藥性。團隊表示,由於癌細胞同時激活了另一條信號通路 JAK2/STAT3,當ERa受到抑制...
港大醫學院擴建的新教研大樓將於明年動工,初步估算造價逾十億元,料今年底至明年初提交立法會審批,目標2027至28學年啟用。 新大樓選址位於沙宣道3號以東,鄰近醫學大樓及瑪麗醫院,將會增加教學設施例如...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1日)表明,不同意就新冠疫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認為,需就疫情對長者等影響作檢討,檢討的方式仍需思考。被問到需否成立委員會?劉澤星指,「檢討梗係一...
有4分之1至5分之1的淋巴癌病人在康復後會出現續發性免疫缺乏症。免疫缺乏症需要以免疫球蛋白替代療法治療。港大醫學院近年引進以皮下注射的方式補充免疫球蛋白,希望可以替代傳統靜脈注射的方式,令病人可以自行...
港大研究團隊亦已開展第二階段研究,冀透過雙免疫治療,加強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統,期望能縮短病人的治療期;目標再招募多33名肝癌病人參與研究,現已招募約18名病人參加。另外,港大亦計劃將治療方案擴大至中期肝...
港大醫學院發表全球首創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的綜合治療方案,以治療不能透過手術切除的中期肝癌,研究結果顯示此方法能令近5成肝癌病人達至腫瘤根治效果,大部分病人接受治療6個月內都得到治療效果,為期半年療程...
港大醫學院發表全球首創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的綜合治療方案,治療不能透過手術切除的中期肝癌。此綜合治療方案能令近五成病人達至腫瘤的根治效果。 香港每年有近1800宗肝癌新症,當中僅三成病人適合進行手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發現,經典中藥方劑安宮牛黃丸可以將缺血性中風患者的治療黃金期延長半小時,減低溶栓治療所致的腦出血風險和死亡率。相關研究結果已在科學雜誌《中國醫學》發表。 香港每年平均約...
Omicron BA.2是引致本港第五波疫情的其中一種變異株。港大醫學院團隊一項研究發現,3劑疫苗比2劑疫苗顯著降低了BA.2感染的機會。團隊表示,先前接種過3劑科興及復必泰疫苗的接種者,可降低感染目...
港大醫學院表示,港大「新冠病毒病-眾志成城疫情監察計劃」所計算的「時點患病率」,反映了在特定日期內正感染 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口比例,包括新確診的個案及曾感染而快測仍呈陽性的尚未康復病例。按過去一周...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及婦產科學系臨床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利用準媽媽懷孕16-24週期間獲得的羊水細胞作為新型樣本,用於產前診斷中的 RNA 測序,將有助更多家庭診斷出未確診的罕見病,...
鼻咽癌是20至44歲男性最常見的癌症,發病率在男性中排名第8。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鼻咽癌的新亞型及EB病毒免疫抑制現象,有望成為鼻咽癌治療靶點。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 ...
失聰導致身體殘疾,並為日常生活帶來困難。據估計,每1,000名新生兒有1至3個出現聽力障礙,其中一半屬遺傳性。港大醫學院團隊最近發現兩個主理聽力基因缺陷,會令內耳耳腔腫大,導致耳聾,揭示診斷耳聾及身體...
港大醫學院帶領的國際科學團隊最近發現因內耳耳腔腫大導致耳聾的原因。團隊利用人類先天性耳聾的小鼠模型,發現兩個負責控制聽力的主導基因,揭示了診斷耳聾及身體平衡失調的新方案,也可能幫助闡明相關幹細胞在其他...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指,目前逾8成乙肝藥物的試驗都會向港大醫學院尋求合作,這說明學術界對港大在乙肝治療試驗領先地位的認可。雖目前仍未有能根治乙肝的藥物,但袁孟峰仍期望可「精益求精...
香港大學醫學院團隊在研發乙型肝炎藥物上領先全球,在最新一項新藥試驗中,成功令約1成患者達到「功能性治癒」,令患者免疫系統復甦以抗擊病毒,免除終身服藥痛苦,降低將來患上肝癌、肝硬化風險,為全港57萬乙肝...
香港大學醫學院團隊在研發乙型肝炎藥物上領先全球,在最新一項新藥試驗中,成功令約1成患者達到「功能性治癒」,令患者免疫系統復甦以抗擊病毒,免除終身服藥痛苦,降低將來患上肝癌、肝硬化風險,為全港57萬乙肝...
現時本港只提供科興及復必泰肌肉注射疫苗接種,港府一直支持2所本地大學4個研發新冠疫苗項目。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今(30日)表示,預計港大研發噴鼻式疫苗將於明年首季完成二期臨床測試數據分析;據悉,其後與疫...
現時香港每50人便有1人被標籤為盤尼西林敏感,惟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當中9成人並非對盤尼西林過敏,這些病人若因此被迫改用其他藥物,每次入院或會增加約4,500元的額外開支。 港大醫學院團隊創立「香港...
現時香港每50人便有1人被標籤為盤尼西林敏感,惟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當中9成人並非對盤尼西林過敏,這些病人若因此被迫改用其他藥物,每次入院或會增加約4,500元的額外開支。 港大醫學院團隊創立「香港...
【本報訊】港大醫學院獲譚兆慈善基金捐款,在今年初添置450部便攜式即時護理超聲波掃描器(POCUS),讓所有5、6年級的內外全科醫科生每人配備一部,供學習及實習時臨床使用。醫學院預料POCUS將成臨床...
港大醫學院獲譚兆慈善基金捐款,在今年初添置450部便攜式即時護理超聲波掃瞄器(POCUS),讓所有5、6年級的內外全科醫科生可每人配備一部,供學習及臨床使用。港大醫學院稱,料便攜式超聲波掃瞄器將成臨床...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推出為期兩年的「耆青連心樂融融」計劃,首階段先導計劃下有逾50名護理系學生會到香港仔華富邨探訪逾100名長者,透過上門探訪、電話問安等,與長者建立關係及提供身體健康評估等,...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有4席懸空,補選將於12月18日舉行,由1,400多名選委投票選出。政府今日刊憲,宣布8名當然選委登記有效,分別來自4個界別分組,包括新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葉玉如,及政府專家顧問劉澤星...
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中風研究組發現,於2001年至2021年期間,香港的年輕中風,即中風發生於18至55歲的發病率增加3成。研究團隊今(27日)建議,市民要有效控制血管風險因素,尤其是高...
有報導指瑪麗醫院一名外籍高級醫生,疑利用職權在不正當情況下於醫院藥房領取大量嗎啡私用。瑪麗醫院今表示,事件涉及其他醫生同事於2月至8月期間為該醫生處方藥物,該名醫生正在休假,而該名醫生受聘於港大,故已...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香港大學醫學院在臨床與健康學科排名連續兩年上升,按年急升7位,升至全球第13位,創歷年新高;中文大學醫學院則上升8位至第44位,重返全球50大...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出爐,香港大學醫學院在臨床與健康學科排名連續兩年上升,按年急升7位,升至全球第13位,創歷年新高;中文大學醫學院則上升8位至第44位,重返全球50大...
港大醫學院臨學學院微生物學系、美國密歇根大學、奧地利約翰‧開普勒林茨大學及其他海外機構研究人員,揭示經分子工程改造的香蕉凝集素H84T-BanLec的廣譜抗冠狀病毒活性及其機制。研究結果已於科學期刊《...
港府大力發展基層醫療,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昨舉行相關研討會,有講者認為,本港過去30多年來未能成功發展基層醫療,在於醫管局能提供廉價一條龍服務;又指做好基層醫療必需要有醫療融資,料需時至少5至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