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00 個
廣州 下頁
- 請選擇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深圳最近完成新一輪數字人民幣的測試工作,與過往以本地居民為對象不同,本次主要面對港人的跨境支付。跨境支付是數字人幣錢包現時較大的優勢,但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一定程度支援跨境支付,尤其是廣東省內的消...

內媒梳理了全國40個重點城市,包括23個GDP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級、一二綫,以及省會城市,在去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共7個城市超過6萬元,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杭州和南京,而上...

恒大汽車(00708)3月底公布2020年業績,全年收入達155億,按年增加175%,毛利達27億,按年增長43%。 有趣的是,恒大汽車並無任何一款車型在2020年上市,雖然公司曾在去年8月份一口氣...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在十四五規劃(2021-2025)期內加速,城市交通將實現便利化。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明確今年任務包括推廣區內交通「一卡通」--即推進在...

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國家十四五規劃(2021-2025)加速發展,交通基建將進一步完善。深圳市政府就公布今後5年的綜合交通規劃,並徵詢公眾意見,其中明確提到,要預留建造伶仃洋通道(又稱伶仃洋大橋),直接貫...

近日阿里巴巴(09988)整改的消息不絕,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阿里巴巴旗下UC瀏覽器涉嫌發布虛假及違法廣告,有關案件已完成調查,將罰款207.8萬元(人民幣,下同)及沒收廣告費1.3萬元,涉及金額總...

早前內地科網平台被揭發有「大數據殺熟」,意思是平台為吸引新客戶,會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產品及服務,但舊客戶則面對較高的價格。 涉及的上市科網股: 根據內地傳媒報導,廣...

內地樓市調控持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8日約談廣州、合肥、寧波、東莞、南通等5個城市政府負責人,要求牢牢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倪虹要求,各城市切實提高政治站...

內地城市2020年經濟數據陸續出爐,GDP百強城市經濟總量超7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國比重超七成。超過萬億大關的城市增至23個,比上年增加6個,前十強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

北上消費是疫情爆發前不少港人的「指定動作」。深圳近日完成港人在內地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測試工作,有望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不過要挑戰支付寶等平台仍非易事,要說服港人改用數字人民幣,仍需較強的誘因。 深圳該次...

內地樓市調控趨嚴,惟房企拿地熱情不減。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50城賣地7020.99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增26%,刷新歷史紀錄。 上海賣地超900億 收入居首 據中新社...

內地疫後復工復產加速推進,惟多地出現「招工難」「用工荒」現象,有企業員工缺口達數百人,即使增加薪水也招不到人。與製造業相比,外賣、快遞等服務行業對90後、00後年輕人吸引力更強。專家認為,年輕人就業觀...

寵物不是玩具,主人要好好善待牠們!日前中國廣東一名男子涉虐犬,他指約2個月大的柴犬BB咬人,涉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強行用鐵鉗拔掉四隻尖牙,有關影片更被上載網絡,見該柴犬BB被剪刀嚇得失禁,痛疼慘叫的聲...
內地50市首季賣地金額達7,02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增26%,創歷史新高。前三位依次為上海、杭州及廣州。業界指,預計今年地方供地節奏加快,帶動行情活躍。 綠城中國保利 買地逾200億元 ...

首批「港藥通」,即內地當局授權在內地使用的香港上市藥物,早前據報有望今年6月在深圳出台。而除作為首個試點的港大深圳醫院外,報道指,深圳市內另一間爭取成為有關試點的診療中心,近日亦始動工,未來可望解決港...

華為在歐美遭受抵制,去年在中國以外地區業務收益全綫下挫,各個領域市場份額正被對手瓜分。惟作為華為在5G設備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愛立信(Ericsson)近期頻頻為前者發聲,甚至威脅撤資、逼自己的祖國瑞典放...

大灣區升學相信是未來有志在大灣區發展的港人子女的選擇之一。深圳、廣州近期均落成新的港人子弟學校,並計劃在下學年、即今年9月開學,不單教學模式上比照香港,軟件、硬件的配套亦可圈可點。 兩校均首次採用1...

早前內地一線城市嚴防資金違規進入樓市,近日,銀保監會、住建部、人民銀行三部門發文,將個人違規挪用經營貸購房的圍堵範圍擴至全國所有區域的全部銀行業機構。除了針對個人購房者的消費貸、經營貸外,多地還加強對...

如果讀者們有留意國內葡萄酒新聞的習慣,對假酒新聞可能會感到相當熟悉。例如在去年9月,內地傳媒報道廣州警方搗破造假葡萄酒集團,涉案的現貨價值高達1600萬元人民幣。 波爾多列級名莊(Grand Cru...

內地交通運輸部今年將正式展開「京滬磁懸浮高速鐵路工程研究」,報道稱,此為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有具體線路走向的高速磁懸浮研究項目,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亦意味20年前曾引發的「磁輪之爭」終塵埃落定。 澎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