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禁忌 下頁

搜尋結果 75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福建福州日前舉辦「茶和天下.共享非遺」活動,瑤族婦女展示打油茶過程。該習俗是瑤族待客、人生禮儀的重要部分,油茶是將茶葉、生薑、花生、蒜米等捶打後,再將沸水倒入鍋中,搭配炒米、麻旦果和花生米等一起食用。...

2023/05/24
瑤族打油茶

疫情前到廣州,多數坐直通車。車上甚麼人都有,不少商務旅客,本地、外國都有,他們通常會利用在車上的時間講電話談生意,愈講愈大聲,讓旁邊的乘客都知道他們做甚麼買賣;當然也有更多香港和內地旅客是去旅遊或探親...

2023/04/26
車廂禮儀

送虎迎兔,新年禁忌多,初一至初十究竟有乜唔做得呢?TOPick請來郭富城御用堪輿學家譚雲龍為讀者講解新年各項禁忌,大家不想損運程招破財,不妨注意下喇! 最新影片推介: 初一最忌洗頭、掃地 人...

12:51 2023/01/22
【新年禁忌】新年禁忌多犯禁易損運程招破財 初八忌嫁娶行房初十債𣎴不宜賭博

每年的年三十晚,家家戶戶都吃團年飯,全家男女老幼,都要參加這個一年中最重要的晚餐。以前,團年飯全部都是在家裏吃,這是一種回家團聚的儀式,更重要的是,全港的中菜酒樓餐館,在年廿八或之前已經收爐休息,不會...

2023/01/18
過年習俗的改變

日前,日本的青年男女在橫濱參加成人禮,慶祝成年。據日本自二二年四月一日開始施行的《民法》,成人年齡由原來的二十歲下調至十八歲。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日本各地都會為年輕人舉辦成人禮儀式和活動。 責任...

2023/01/12
日本成人禮

今年的一月七日是尾牙,這是香港消失中的習俗。自香港開埠以來,各行各業有做禡牙的習俗,稱為「做禡」或「做牙」,戰後逐漸統一稱為「做牙」,涉及各大傳統行業,包括錢莊、金飾、海味、乾貨、米業、茶葉、藥材等行...

2023/01/04
禡牙與尾牙

傳統的飲茶禮儀,你又知多少?特別是小朋友到茶樓飲茶時,又有什麼要注意?今集《靚太廚房》請來了「禮儀世代」的禮儀培訓師Esther Lee講解飲茶禮儀,讓大家了解傳統洗茶杯方法、扣茶、續茶禮儀、及用筷子...

10:00 2022/11/23
【靚太廚房】飲茶禮儀Do's & Don'ts 拆解斟茶暗號教你正確叩手禮

跟一群新舊朋友在某茶莊喝茶,席中有位三十來歲的男士,茶莊主人為他斟茶時,他習慣以掌輕拍茶桌。 我見過人用一隻手指、兩隻手指或以拳頭輕點桌面,卻不曾見以掌拍枱。事後,我向茶莊主人請教這個動作代表甚麼意...

2022/11/16
茶倒七分滿

L先生是某航空公司的頭等艙常客,空姐們對他印象深刻,只因他以沒禮儀聞名。 舉例,他上機後就會脫下鞋子。脫鞋不是問題,但他從不穿襪子,光着腳翹腳坐,腳臭濃烈,空姐們都得閉氣躲避臭氣襲擊。 飛機是乘客...

2022/10/26
搭飛機講禮儀

久未外遊,大家帶着興奮的心情旅行,是時候溫故知新,互相提點,做個文明受各國歡迎的遊客。 香港人最愛到日本旅行,大家都知日本人非常講究禮儀。我的大姊嫁了給一位日本人,在日本定居超過三十年,她對日本人的...

2022/10/10
請支持文明旅遊

自從香港入境檢疫改為「03」後,熱愛旅遊的港人立即整裝待發,急不及待地要再次發揮報復式外遊的本性。看見旅行社有人排隊買機票和機場出現過關人龍的情景,真替旅遊和航空業開心,苦捱逾兩年終見一絲曙光。 港...

2022/09/29
去旅遊要有品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國葬儀式在當地時間星期一(19日)上午11時舉行,來自全球多國的元首及代表均有出席,其中葬禮安排意外引起關注討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

14:04 2022/09/21
【英女王逝世】英女王國葬拜登坐第14排 特朗普諷刺:認識第3世界好時機

踏入中秋節,與家人相聚吃過中秋飯後,賞月、吃月餅、玩燈籠更加是例牌的應節活動。不過,有命理專家小孟老師指出,中秋節期間有十大禁忌不宜做,提醒市民千萬要留神,否則隨時激嬲月神、厄運纏身。 最新影片推介...

12:39 2022/09/10
【中秋節10大禁忌】食不圓月餅隨時激嬲月神  身體虛弱或流產者避免賞月

這兩年,許多香港人到本地酒店Staycation。今天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會在離開酒店時,在房間留下一點小費嗎? 你或會說:「我知道外國酒店的服務員會收小費,在香港,入住酒店也需要付小費嗎?」「無論...

2022/06/06
一點小費大學問

一年容易又端午,香港又會見到龍舟競渡、鼓樂喧天的情景了。在過去兩年,很多活動都受到疫情影響,希望今年端午節過後,疫情遠去,全民同樂。 講到端午節消災,很多人都可能忘記了有門前插艾草這個習俗了。艾草在...

2022/06/01
端午節與艾草

日本在節分(立春前一天)那天撒豆趕鬼,主要是消滅邪氣、消災解厄。日本坊間有用來撒鬼驅魔的包裝白豆售賣,包子上面寫着「鬼打豆」,即是用來驅鬼怪、保一家平安的大豆。在節分那一天,日本人除了撒豆打鬼外,還會...

2022/02/10
送窮

今年立春是在二月四日,立春之日正式宣布春天已經重返人間了,萬物又充滿生機。在古代中國,立春前一日定為節分,要大事慶祝一番的。初期只是皇家的活動,後來普及到民間,百姓也來慶祝了。 日本的立春,也與我們...

2022/02/09
鬼打豆.節分

農曆新年習俗多籮籮,初一過後,最重要的就是初五(5日)「迎財神」。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又被稱為「破五」,皆因中國民俗認為從大年初一至初四的諸多禁忌,在此日全部破解,在這天接財也反映出辭舊迎新、招財...

18:57 2022/02/04
【虎年2022】年初五迎財神 5大禁忌話你知

「六」在中華文化中是個吉祥數字,有順的意思,而正月初六(6日)是新一年的第一個「六」,因此許多人會出門行個大運,希望來年各方面事事順利。另外,年初六要大掃除送窮神,並且要將廁所洗刷乾淨,相傳能夠保佑一...

18:57 2022/02/04
【虎年2022】年初六大掃除送窮神 還要做這件事保健康

疫情影響,不少廟宇都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縮短開放時間等,令想趕在虎年前化太歲的信眾大失預算,玄學顧問趙振鴻教路如何在疫下順利化太歲及拜太歲。 傳統習俗上,一般是「年頭作福、年尾還神」,故於牛年初曾拜...

12:00 2022/02/03
【2022壬寅虎年】新春拜太歲攻略 錯過吉時怎麼辦?(附5廟宇開放時間)

農曆新年是中國人大節,大家都希望一年好過一年,亦盼新年迎接吉利和順利,所以最棹忌意頭不好的東西在此時出現。日前,兩個外國媒體分別登出中國賀年食譜,在食物旁邊竟以冥錢及吉儀作裝飾,真係大吉利市。外國公司...

2022/01/31
農曆新年的公關瘀事

中國農曆前夕,傳統習俗特別多,明日年初一正式過大年,其實,在年尾這段日子,還有一個小年,就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即過新年前的一個星期。它可愛的地方,並不因那是祭灶、謝灶、掃灰吸塵辦年貨的日子,而是,這...

2022/01/31
百無禁忌只此一天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廿三日灶君誕,亦有稱為「小年」。在這天,人們對灶君進行祭祀,稱為「祭灶」,廣東人則稱為「謝灶」。廣東人還有「官廿三、民廿四」的講究,就是當官的在廿三日謝灶,平民百姓在廿四日謝灶。老輩廣...

2022/01/25
感恩謝灶

疫情之下經濟不景氣,台灣桃園市大溪區迎富送窮廟吸引不少信眾,燒化送窮咒文,放入送窮船,象徵送走五窮六絕,迎接財富。(中通社照片) 責任編輯:葉翠華 ...

2022/01/06
送走五窮六絕

空姐在機上經常碰到很難溝通、非常討厭、巴不得把他們趕下機的乘客。 這些「奧客」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堅持己見,總認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百分百正確,所以會極力爭取自己的所謂權益,往往跟服務員爭得面紅耳...

2021/11/16
疫情下的奧客

我感覺自己很幸福,身邊滿滿都是搶着邀請我們吃飯的好朋友。既然大家都不能出遠門,相聚暢飲享受佳餚,變成老朋友留港的基本動作。 想想,差不多有兩個月,沒有在家吃過一頓晚飯。作為無飯主婦,實在是打從心底裏...

2021/10/28
尊重做東的

朋友說,有次與一位導師去吃飯,結果這位導師吃東西時發出很大的聲音,旁若無人,把原來的好印象一掃而空。看似小事的飲食禮儀,有時真的會影響到個人的命運。 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早在二千多年前戰國時代,古籍《...

2021/10/11
飲食禮儀的反思

春分之後,見元朗的客家婆婆在街上賣清明艾粄。艾粄是用艾草的汁,加入米磨的粉做外皮,餡料是豬肉和蝦米,據說可以驅邪治病。這使我記起小時候家裏吃的青糰,是艾草汁加糯米做的皮,餡料有鹹也有甜。近日喜見唐宮小...

2021/03/31
清明艾粄與踏青

大年初一,是農曆新一年的開始,但各地叫法都不同,有人叫「大年初一」、「年初一」,又有人稱「正月初一」。隋代杜台卿的《玉燭寶典》提到,「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正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

16:25 2021/02/13
【初一禁忌】睡個午覺會被炒?初一12大禁忌逐個數

辛丑年初一來臨,農曆年拜年時,人們都喜歡抱拳祝賀,別以為這是小小動作,背後原來有大問。由於中國傳統習慣尚左貶右,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也就是抱拳時要用左手包右手;女性方向則相反,且只按手不抱拳,此...

16:22 2021/02/13
【牛年2021】拜年抱拳男女有別 搞錯恭賀變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