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9 個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天文台於今晨(12日)曾發出黃色暴雨警告,連夜大雨不絕,本港今日將繼續受活躍低壓槽影響,由午夜到今早,不少地區雨量都錄逾20毫米,在新界北更錄逾70毫米……大家可知道,這些雨水都往哪裏去? 三分一個...
新冠疫情下,在家辦公成為新常態,「郊遊」亦不例外。環保團體綠色力量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的《賽馬會「集水成自然」教育計劃》近日推出「集水區網上導賞團」,以網上形式帶領市民遊歷三大集水區,享受...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反反覆覆,居家抗疫、在家辦公已成為新常態,「郊遊」原來亦不例外,環保團體綠色力量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全力支持的《賽馬會「集水成自然」教育計劃》近日推出「集水區網上導賞團」,以網...
邦瀚斯2022年首場威士忌拍賣將於1月21日舉槌,帶來共470件精品佳釀,聚焦一系列珍稀而估價極具吸引力之蘇格蘭威士忌。重點拍品為一瓶由愛丁頓香港(Edrington Hong Kong)慷慨釋出作慈...
香港擁有許多山脈美景,每逢秋冬季,很多愛好者都會前往不同山徑登山遠足,多年來亦吸引大量遊客慕名而來,享受香港獨特大自然及城市融合的景觀。綠色力量自1994年起策動「綠色力量環島行」,致力推廣綠色行山體...
本港每逢秋季,就會有斑蝶從寒冷的華北地區飛抵過冬。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昨發布最新調查,指大嶼山出現斑蝶的新越冬地點,群集斑蝶約5,000隻,創近年新高。環團指斑蝶越冬地點較隱蔽,易被忽略,港府擬發展大嶼山...
環團綠色力量於今(4日)發布斑蝶越冬調查,指於大嶼山發現一個新斑蝶越冬地點,群集斑蝶數量多達5,000,創近年越冬斑蝶調查的新高。斑蝶類型以烏鴉型為主,亦與以往調查於大嶼山錄得以老虎型為主有明顯不同,...
疫下難外遊,行山遠足已成為港人主要的消閒活動之一,但部分市民忘記「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令郊野的垃圾有增無減。有企業與環團發起清潔行動,鼓勵熱心人士一同收集垃圾,為大自然出一分力。 11次清潔行動 4...
政府早前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及採取積極保育措施並建立約2,000公頃的濕地保育公園。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與香港觀鳥會、長春社、綠色力量和創建香港於今(14日)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呼...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綠色力量的「山.灘拯救隊」自今年10月起連續3個月的周末,舉行了11次海岸及郊野清潔行動,吸引了近450人次參與, 共收集約900公斤垃圾;另增設「山.灘拯救隊」獎勵計劃表揚熱...
港府正就管制即棄塑膠餐具進行公眾諮詢,並將於本月底結束。四大環保團體昨聯合發布調查結果,指去年本港超市、便利店等零售點,售出近2億件包裝的米、即食麵、中式麵及糖,涉及的即棄塑膠包裝總長度近8萬公里,相...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及「活在南丫」,於南丫島發現一個斑蝶群聚地點,聚集斑蝶多達2,000至3,000隻。今次發現是繼香港島和大嶼山後,本地另一島嶼,發現為斑蝶越冬地點,亦屬近年數量最龐大的群落。 ...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進行的郊野垃圾調查顯示,有逾六成受訪者每次郊遊時均會製造塑膠垃圾,平均每人製造2.5件。 受訪者表示,郊遊時製造最多的垃圾種類是紙巾,有68%,其次是食物包裝,有61%、至於膠袋和消...
【本報訊】新冠肺炎疫情下,港人郊遊次數增加,惟環保團體綠色力量調查發現,認為遠足山徑垃圾問題嚴重的人數創67%新高,一半受訪者郊遊時會同時製造防疫垃圾,包括口罩及消毒濕紙巾,逾6成人每次郊遊平均製造2...
環團綠色力量昨發表蝴蝶普查結果,指本港過去1年在9個蝴蝶熱點共錄162種蝴蝶,佔全港蝴蝶物種總數約6成。北區鹿頸和屯門龍鼓灘錄最多蝴蝶品種,其中龍鼓灘更發現非常罕見的普福來灰蝶;環團指,普查因應疫情只...
環團綠色力量今日(22日)發表新一份蝴蝶普查結果,在9個蝴蝶熱點共錄得162種蝴蝶,佔全港蝴蝶物種總數約6成。北區鹿頸和屯門龍鼓灘錄得最多蝴蝶品種,龍鼓灘更發現非常罕見、本地體型最細蝴蝶之一的普福來灰...
環保署上月發表「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諮詢文件,提出4年後即最快2025年起,推行首階段禁售及禁止餐飲業處所提供發泡膠餐具,以及禁向堂食顧客提供各類膠餐具 。至於外賣,則不能提供膠飲管及刀叉等。第二階段...
新冠肺炎疫情令石油需求霎時間暴挫,去年4月期油結算日,油價破天荒見負數的一幕,相信很多人仍歷歷在目,相隔超過一年,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已完全走出陰霾,最新季度業績相當亮麗,集團純利按年...
沙螺洞有「蜻蜓天堂」美譽,有環團正復育當地罕見的山谷淡水濕地,在生態調查期間,於沙螺洞風水林邊發現闊裂葉羊蹄甲,為本港首次記錄,認為進一步確立沙螺洞獨特的生態價值。 闊裂葉羊蹄甲是蘇木科中的羊蹄甲屬...
規劃署上月初公布大嶼山4張《發展審批地區草圖》,涵蓋沙螺灣及䃟頭、深屈及䃟石灣、貝澳坳及梅窩北。綠色力量2012年起定期於大嶼山多個地點進行蜻蜓調查,鑑於當局最新公布4張草圖,該環團最新調查發現,於上...
規劃署上月初公布大嶼山四張《發展審批地區草圖》,涵蓋沙螺灣及䃟頭、深屈及䃟石灣、貝澳坳及梅窩北。綠色力量今公布《草圖》範圍內,最新蜻蜓調查結果,在4區共錄得共52種蜻蜓及豆娘,佔全港蜻蜓目物種4成。環...
斑蝶有遷徙習性,並會群集越冬,香港是斑蝶越冬路線上的其中一個城市,每年約十月開始,便會錄得大量斑蝶從北面較寒冷地區飛來渡冬。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最新調查顯示,港島深水灣錄得過千隻越冬斑蝶,創該地點歷年新高...
新冠肺炎下,行山市民急增。環保團體綠色力量一項調查發現,今年4成市民比往年更頻繁到郊野遠足,平均每月遠足達6.4次,認為遠足山徑垃圾問題嚴重的受訪者比例創新高,其中9成受訪者指防疫用品垃圾增加最為明顯...
在政府「新自然保育政策」下,被喻為「蜻蜓天堂」的沙螺洞的生態重要性排行第二,僅次於米埔及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惟因發展及欠缺管理,大片生態價值極高的濕地淪為乾涸土地。有環團在沙螺洞進行生態保育及復育工...
港府周五(20日)起放寬本地遊旅行團人數至最多30人,辦團旅行社須簽署防疫承諾約章﹑旅客用餐以外全程都要戴口罩等。有本地遊顧問盼政府及業界捉緊綠色遊發展的契機,長遠推出更多綠色旅遊產品;環團則籲旅客尊...
籌劃多年的垃圾徵費,立法會昨通過終止審議垃圾徵費條例草案,最終「胎死腹中」,環境局表示失望,指會繼續推動源頭減廢及加強社區回收;有議員批評有政黨刻意拉布,令計劃胎死腹中;多個環團促政府應在下個立法會會...
立法會垃圾徵費條例草案委員會今日以7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終止於本屆立法會任期內審議《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下稱垃圾徵費)。五個環保團體包括綠色和平、綠惜地球、綠領...
清明節將至,即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分析過去14年的「節氣觀蝶調查」數據,發現「夏至」是為觀賞紅珠鳳蝶、燕鳳蝶、裳鳳蝶及金裳鳳蝶等4種本地珍稀蝴蝶的絕佳時機。另外,數據顯示...
斑蝶有群集越冬習性,會從嚴寒地區遷往較暖和地區渡冬,每年約10月開始,便有斑蝶從香港以北較寒冷地區飛來渡冬。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於今(12日)公布最新「越冬斑蝶調查」結果,總結剛過去的冬天(2019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