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學校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本港出生率持續下降,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HKEAA)統計資料,本年文憑試報考人數為50,823人,較首屆的總人數72,876人下跌近4成。然而,「青年新世界」今(4日)公布調查,6成受訪學生傾向不支...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近日面向大學一年級新生開展「女性青春健康教育」講座,教導女生如何吸引男性,內容包括「歪頭摸自己脖頸」、「不小心撞他身上」等,教學內容引發網絡熱議,有人批評低俗。 網傳圖片顯示...
港人移民潮影響教育界,教師與學校解約引起的糾紛亦有所增加。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表示,自去年9月至今年5月的教師求助數字持續上升,其中於今年1至5月接獲460宗求助,比去年同期302宗,上升超過5成,當中...
秀茂坪今日(1日)有一間中學的14歲男生在學校對開遭4名男子施襲。 最新影片推介︰ 據報,一名就讀於秀茂坪瑪利諾中學的14歲男生於今日下午約4時左右,在學校對開被4名男子襲擊,他寡不敵眾受傷流...
今年9月入學的小一統一派位(俗稱「大抽獎」)結果將於下周三(7日)放榜,教育局今日(1日)公布,本年度透過統一派位獲派首3個志願學校的滿意率約82%,創16年新高,若連同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整體滿意率更...
近日,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成為高教界熱話。由於這項新科技與學術誠信息息相關,將對教學及研究帶來深遠影響,在教育界引發廣泛討論,當中亦不無憂慮,大家特別關注大學應否容許學生在作業或評核中,使...
學生人口下降,早前有調查揭幼稚園界普遍陷入財政困難。教育局今日(31日)表示,截至本月中,全港約6成幼稚園、涉及約620間幼稚園申請在2023/24學年加學費,比去年同期約440間幼稚園,多出4成,亦...
全港逾6成直資學校已向教育局申請9月新學年加學費,涉及49間直資學校,創至少近10年同期數字新高。本報統計加幅最高料屬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全年學費擬增至53,140元,按年加幅15%;男拔、聖...
讀書時懷孕結婚是否等於斷送學業?非也!內地貴州一位24歲的女大學生,在社交平台「抖音」以「學生小黎媽媽」的帳號,紀錄了3年前大學一年級懷孕生B的校園生活,並將在學校宿舍湊B的生活拍成短片,加上她雖然邊...
近年,香港出生率持續減少,整體學齡人口呈現結構性下降。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31日)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指,本學年有37間公營小學僅開辦1班小一,數字較2年前升近1.3倍,港島區、九龍區屬重災區。當局...
疫後全面復課,學生學業壓力亦「復常」,調查顯示近5成半基層學生對復課感到辛苦,7成半家長感到焦慮,主因是學生成績變差、專注力減弱、功課量繁重;有中一生本學年升讀英中,在測驗中各科均不合格,始察覺並診斷...
學生人口下降,不少幼稚園面對營運困難。教育局今日(31日)表示,截至本月中,全港約620間幼稚園及49間直資學校申請在2023/24學年加學費,若跟往年同期申請數字比較,分別比去年約440間幼稚園,以...
學生人口減少觸發縮班殺校潮,教育局昨日宣布,新學年起公營小學每班減少1個「叩門位」,下周三(6月7日)小一統一派位放榜叩門安排即時受影響。學界普遍支持措施,認為有助減少放榜後的音樂椅效應,有助穩定學界...
英國近年出生率下跌,加上年輕家庭遷移等因素影響,多間學校收生不足。英國教育部數據顯示,英格蘭90多間小學面臨「殺校」的困境。 88間空缺率逾66% 4間擬停辦 英媒引述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指去年英格...
學生人口減少,觸發縮班殺校潮。教育局今日(30日)致函小學公布,新學年起減少公營小學小一「叩門位」(即候補學位),每班減收1個叩門位。資助小學校長會及津貼小學議會均表示支持,但家長叩門機會減少,難免感...
移民潮及出生率下降,引發縮班殺校潮。教育局今日(5月30日)向小學校長發信,公布新學年起減少公營小學小一「叩門位」(即候補學位),每班一律減收1人,「大班」減至每班2個叩門位,「小班」減至1個叩門位,...
英國近年出生率下跌加上年輕家庭遷移等因素影響,多間學校收生不足。英國教育部數據顯示,英格蘭90多間小學面臨「殺校」的困境。 三藩市治安惡化樓價貴 科企專才離美改赴倫敦發展 英媒引述教育部提供的數...
中學文憑試(DSE)成績將於7月19日公布,教育局今(30日)表示,為協助應屆中六學生為放榜日作好準備,特別編製一系列「2023文憑試放榜提示」的資訊圖表,讓中六學生、家長及學校可以透過「中六學生資訊...
近年選擇性緘默症開始為人熟悉,但其實要幫助孩子處理選擇性緘默症問題,學前與小學大有不同。 今日我們重點講一講升小後的選擇性緘默症的注意事項。小學生的選擇性緘默症,在臨床經驗上,他們的治療進程往往都會...
新冠疫情減退,但幼稚園收生寒冬尚未結束。教聯會調查顯示,84%受訪幼稚園在9月新學年幼兒班(K1)學生人數按年減少,而本學年也有逾2成學校失逾30人,最多學校指學生減少主因是出生率下跌,其次是因移民退...
考評局為2023年文憑試在新蒲崗設立「指定試場」,考評局今日(29日)發表網誌表示,筆試期間共服務503名確診考生,數字較去年大增逾10倍。當局聘任了19名試場主任與監考員,連同44名來自特殊教育需要...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樂齡科技有市有需要。有本地初創推出智能拐杖防長者跌倒,惟面對疫情要「急轉彎」,將設計概念轉為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課程帶到學校,並研發多場景使用的跌倒偵測系統,希望社...
現今世代的女孩子,面對帥哥往往失去理性,無懼被指偷窺,竟然用手機拍攝帥哥換衫。四川近日有一單新聞,一名帥氣的男學生在體育室換衣服時,不但引來近200名女學生在外圍觀,有人更以手機拍攝男生換衫,並在現場...
「中學時代,排球就係我嘅一切。」以排球選手形象為觀眾所熟悉的無綫藝人李爾晨(Kyle)這樣總結自己的中學歲月。曾經頑皮、懶散,自稱在中學時為「籮底橙」的他,卻因為熱愛排球而決定要升大學。Kyle的故事...
中學6年彷彿都聚焦在中學文憑試(DSE)中,令學生壓力山大。然而在11年前,本地中學生在短短3年內,便要應付兩次公開考試,包括中五的會考及中七的高考,也因而造就學生有機會離開中一至中五就讀的「原校」,...
疫情下國際學校非本地學生人數急劇下跌。翻查資料,本學年國際學校錄取共26,768名非本地學生,已連續3年下跌,較疫情前2019/20學年數字比較,大減12.2%;相反,本地生數目則大增3成。 本地生...
「中學時代,排球就係我嘅一切。」以排球選手形象為觀眾所熟悉的無綫藝人李爾晨(Kyle)這樣總結自己的中學歲月。曾經頑皮、懶散,自稱在中學時為「籮底橙」的他,卻因為熱愛排球而決定要升大學。Kyle的故事...
英基學校協會今日(25日)宣布,8月起撤銷屬校入學申請校區限制,即22間英基屬校均可向全港各區招生,但在新冠疫情加上移民潮下,英基非本地生人數已連續2年未達標,新政策惹來「搶學生」揣測。 有升學專家...
內地新冠疫情出現升溫跡象,多地加强疫情防控措施,陝西省教育廳將新冠列特別關注事件,北京呼籲民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戴口罩。 陝西省教育廳發布《陝西省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23年第3號預警》,並將新冠...
英國逾3,000名學生和畢業生周三(24日)要求倫敦高等法院,批准一項針對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的集體訴訟。他們指疫情和罷工影響學業,聲稱UCL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