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93 個
抗生素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政府於2017年7月發表行動計劃,為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勾劃出主要範疇和目標。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5日)表示,在減緩耐藥性的出現和防止其蔓延方面取得良好成果,當中社區藥房抗菌素的批發供應量持續下...
白內障手術是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基本上有兩種手術選擇:傳統的白內障手術,以及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都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兩種手術的恢復時間也相若,患者大多在手術後1星期內發現他們的視力清晰,完全康復就約需...
廣泛使用於逾2000種產品的抗菌劑三氯生(TCS)可致結腸炎。香港浸會大學的一項協作研究發現,某些腸道微生物酶可發揮調節作用,把TCS的代謝物重新激活為可產生腸道毒素的TCS,因而增加用家患結腸炎的機...
疫情下濕疹患者求診數字上升,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濕疹求醫較疫情前料增加1至2成,以小學生、中學生及男士求診為多,大部分是手部及臉部濕疹,均與戴口罩、頻頻梘液洗手、酒精搓手有關。 第5波不敢外出...
中招後腸道益菌群失平衡 益生菌補充劑非唯一選擇 Omicron橫掃香港,不少朋友不幸中招。根據中大研究,75%人染疫後有「長新冠」。其中患者的腸道菌群失去平衡,腸道益菌減少,壞菌增加,菌群的多元性亦...
本港前甲組女子排球員劉韵琳(Harriet),去年9月時透過社交平台透露自己在6年前已確診患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俗稱「血癌」。惟7月時又再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需骨髓移植,...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27日)下午於疫情記者會表示,再多151宗死亡個案,令今波疫情累計死亡個案共7,039宗,整體死亡率為0.63%。 今波疫情死亡個案涉419...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23日)下午於疫情記者會表示,再多201宗死亡個案,其中7人屬非公院死亡個案,全部逾80歲,令今波疫情累計死亡個案共6,557宗。 衞生防護...
好些女性都有一個難言的秘密:尿道炎不時復發,下體發出難聞異味、痕癢,小便時會有灼痛感,有苦自己知。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指,部分女性年中三番四次患上尿道炎,這種復發性尿道炎不容小覷,可能是膀胱大腸廔管...
好些女性都有一個難言的秘密:尿道炎不時復發,下體發出難聞異味、痕癢,小便時會有灼痛感,有苦自己知。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指,部分女性年中三番四次患上尿道炎,這種復發性尿道炎不容小覷,可能是膀胱大腸...
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一直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香港大學化學系和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古抗菌藥物硝酸銀 (AgNO3),可令這些耐藥細菌對粘菌素重新敏感。硝酸銀 (AgNO3) 抗菌藥物已有超過2...
誤用「鼻敏感」噴劑或越用越鼻塞,甚至有嚴重副作用。消委會購入20款噴劑,當中6款屬處方藥物「皮質類固醇噴鼻劑」,沒有醫生處方下可輕易在藥房購入;7款含血管收縮劑成分,連續使用超過1周可致血壓上升,高血...
復發性尿道炎是一種令女士很困擾的問題,很多朋友都以為尿道炎是小問題,用抗生素、食紅莓素或注意個人衞生就可以根治。原來有一種病會引起女士甚至男士的復發性尿道炎,這種病可能要做大手術:膀胱大腸廔管。 金...
本港6歲女童周天瑜因手術時出現醫療事故,昏迷卧床至今約22個月。周爸爸近日在社交媒體更新女兒情況,指出天瑜早前得了吸入性肺炎要打抗生素,接種科興疫苗延期至本星期,而爸爸連日來到醫院上堂,為接天瑜回家繼...
脊髓肌肉萎縮症(SMA)患者因慢性疾病而身體虛弱,疫情下難以到醫院求醫,有慈善基金為需要呼吸機輔助的患者,推出視像家居會診服務,醫療團隊在第5波疫情下更曾助有肺炎病徵的患者在家治療,並得以康復,避免入...
新冠肺炎確診數字節節上升,不少患者都屬輕微病症,能夠透過少量藥物或病人本身的抵抗力康復。有綫上醫療平台發起,為2000名已確診及初步確診新冠患者提供免費視像問診服務,以創新科技及青年力量去支持抗疫。 ...
近日菜價高漲,不少減肥戰友於會面時都抱怨價格貴之餘更搶不到新鮮蔬菜,迫於無奈下選擇了進口蔬菜和有機蔬菜。 其中一位是Emily︰「昨晚加班後到超市,發現所有蔬菜已被一掃而空,我只好買比平常價格高三倍...
近日菜價高漲,不少減肥戰友於會面時都抱怨價格貴之餘更搶不到新鮮蔬菜,迫於無奈下選擇了進口蔬菜和有機蔬菜。 其中一位是Emily:「昨晚加班後到超市,發現所有蔬菜已被一掃而空,我只好買比平常價格高三倍...
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大家最關心的當面對超級惡菌藥石無靈時,下一步又如何走下去? 最新一項大型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有超過120萬人死於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感染,這數字超過了全球每年死於瘧...
不少人都討厭吃藥,甚至會選擇配飲料來蓋過苦味,然而,此舉不但可影響藥物的效用,甚至對身體有害。台灣醫生江坤俊分享了3大食藥禁忌,當中有一種水果與藥物同吃,嚴重可致命。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在節目「江P...
傷風感冒丸、腸胃藥等是家中常備的成藥,而長期病患者亦要服用不同的西藥,香港仔坊會健康服務藥劑師吳苑彤認為,有不少人對藥物的認知模糊,除了藥分量食多食少的問題之外,有些更會出現藥效重疊或相沖的情況,從而...
我反對動不動就吃藥,有些人是吃藥吃上癮的。吃飯前先來一大堆藥、補充劑,彷彿在吞朱古力豆。要知道,是藥三分毒,治好了你身體裏的某一個徵狀時,卻可能引發另一個徵狀,此所以此消彼長,沒完沒了。 年輕時的娟...
鈣片產品種類愈出愈多,香港市面常見的,有天然鈣、海藻鈣、珊瑚鈣、碳酸鈣、檸檬酸鈣等,當中以海藻鈣最貴。藥劑師林嘉威(Kevin)指出,要先弄清概念: 一、「天然」可指有些材料是天然,但並不代表所有成...
聖誕節來臨,與家人或朋友聚會中不免喝點酒。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今日(24日)表示,長期有服藥的市民期間喝酒,兩者會產生嚴重副作用,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女性新陳代謝較男性慢,所以相沖較大,帶來高風險;很多...
本港近月爆發七十多宗乙型鏈球菌個案,部分患者染菌源於接觸街市淡水魚。鮮魚充滿細菌,一旦雙手有微細傷口,細菌便可長驅直進,嚴重者可引致敗血症、腦膜炎,亦有病人因此患上甲溝炎,指甲紅腫脹痛,如火燒發滾,需...
深水埗兆善護老中心爆發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個案。個案涉及兩名分別48歲及63歲女院友。48歲院友於12月11日因發燒入住公立醫院,在入院篩查的肛門採樣樣本經化驗確診帶有產碳青霉烯酶腸道桿菌;外展醫生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