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1 個
善終服務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動物慈善機構杜比動物關懐基金有限公司(Tobby's Friends Foundation Ltd )成立於2015年,2017年正式成為非牟利機構。基金宗旨是為幫助一些中小型動物收容所, 通過資助或...
救護車召喚服務需求與日俱增,但救護員人手不足。看到本地醫療護送龐大需求的社會痛點,本地醫療初創Amber Medical想到聘用退休的前救護員,組成專業醫療團隊,提供「點對點」救護車運送服務,紓緩公營...
當生命到了盡頭,要如何做才算是善終?台灣一名復健科資深醫生畢柳鶯,出書訴說了自己陪伴媽媽,選擇用21日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她表示親耳聽到母親說「當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 行醫超過40年的畢柳...
英國一名88歲婦人約一個月前因中風,被送到醫院治療,但醫生表示無能為力,只能提供臨終關懷,停止靜脈注射並斷水斷糧,婦人最終在28天後離世,讓家屬心痛不已,批評臨終關懷手法不人道。 最新影片: 根據《每...
「我以最沉重的心情向大家宣布,經過10小時的激戰,最後購票落空。」其間不斷有記者來電,問我這位所謂專家對今次男團售票的評價,筆者眉頭深鎖,真不知道如何回應,只能以「有進步空間」作結;卻又繼續被追問有沒...
秉持「以結果為目標」的原則,積極為市民解決問題,乃候任特首李家超已公布的施政方針之一。倘若此方針能夠落實,妥善解決土地房屋供應等社會問題,這將會是全香港700多萬名市民樂意看到的結果;然而,即使政府領...
試想像一下,如果到了80歲,我們將會怎樣過生活?因為各種身體和環境的改變,自己未必可以如年輕人般做到很多事情,但仍然大可精采地過每一天,因為我深信「80歲又如何!」 筆者身邊有位長輩黃老太,正是80歲...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張截圖顯示,深圳殯儀館規定需提供逝者檢測證明引發熱議。據內媒報道,深圳市殯儀館證實此項政策自今年以來一直存在。 據《天目新聞》報道,在深圳市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的「智慧殯葬」頁...
公立醫院接連出現領錯遺體事件,屯門醫院前日發生因領回遺體時出錯,調亂兩具年長男性的遺體,導致誤將原本應出殯的遺體送到和合石火化,這是3個月內第2宗公院調亂遺體事件。屯門醫院已聯絡家屬慰問及致歉,而涉事...
中學生也有潛質成為「太空企業家」。香港大學舉辦、全港首個讓中學生參與「立方衛星」設計和製作的「新時代太空經濟計劃」決賽於上月底舉行,22間參賽中學之中,由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團隊憑着設計嶄新悼念親...
第5波新冠疫情下,全港增添了逾8,000亡魂,昨日清明節倍思親。特首林鄭月娥昨代表政府,向離逝者表達深切哀悼,對家屬和親友致以最深切慰問。 港府首務固然是要避免再有病人離世,但近月不幸病歿者最後一程處...
第5波疫情累計奪去逾7,200人性命,衞生署指過去一個月公眾殮房需要處理的遺體數目倍增,透過新建富山殮房及重開九龍公眾殮房等,目前遺體儲存量已達4,600個;署方也已加快認領遺體程序,昨起辦理辨認遺體...
第5波疫情錄逾6,700宗離世個案,面對摯親驟然離世,有家屬稱感到徬徨無助,霎時間要主導喪事,卻苦無殯葬資訊,還要面對親友連番追問。 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家屬除了忙於處理身後事,也要設法照顧身心健康,...
香港紅十字會與非牟利機構「毋忘愛」合作,本月中旬已推出「聯繫愛」電話熱綫,為喪親者提供個人和家庭的情緒紓緩和輔導,同時分享殯葬安排的實務資訊。 「聯繫愛」計劃服務費用全免,WhatsApp熱綫是920...
東華三院宣布,即日起推出「後事程序及喪親情緒支援熱綫」,為喪親人士提供後事諮詢及情緒支援服務,並設全天候WhatsApp綫上支援,市民可以隨時獲取資訊,或留言由職員跟進。 解答殯儀流程 紓緩喪親之痛 ...
疫情下染疫逝者的遺體一度無處安放,家屬甚至未能瞻仰遺容。東華三院昨宣布,由下周二起將屬下寰宇殯儀館,改為新冠逝者專用瞻仰遺容殯儀館,預計每月可提供400個喪禮時段。 下周二開始 料每月400時段 由本...
第5波疫情爆發以來,本港已錄得超過96萬宗陽性個案,過去一個月逾4,000人染疫離世,更出現公眾殮房爆滿、遺體堆積病房及急症室,令喪親者加倍傷痛及焦慮,殯儀業界促請當局要盡量容許家屬作簡單告別儀式,「...
深圳本周一起「封城」,影響棺木供港。殯儀業界昨指,全港棺木存量僅餘約300個,將會在2至3日後用完,希望當局與內地溝通,維持棺木經陸路來港安排。特首林鄭月娥昨指當局已與內地商討後,至少有兩批棺木會從水...
消委會調查多間本地持牌私營龕場的服務與收費,發現安放權費用懸殊,同一龕場不同檔次的單人龕位費用可相差近12倍,最昂貴雙人位近520萬元。而購入龕位後,消費者更可能要付各種手續費,隨時涉款逾萬元。 消委...
第5波疫情嚴峻,死亡人數增加亦影響「後事處理」。東區醫院昨公布一宗「發錯屍」事件,揭發院方有人混淆了兩具遺體,原本其中一具需要送往域多利亞公眾殮房,不過疑因睇錯標示而轉送另一具遺體。 消息指,其中一名...
疫情下,老人院舍和醫院開放探望無期,對於被困的長者和老弱病人而言,孤寂和被遺棄的感覺較病毒更可怕,令他們心靈受創,生不如死,求生意志漸漸減滅,身體快速枯萎。 礙於人力或財力有限,而且缺乏正統的醫護知識...
本港疫情持續爆發,單日確診個案急升近7成,至逾5.5萬宗再創新高。衞生防護中心指,疫情仍未見頂;而昨呈報染疫者離世個案為連續2日破百達160宗,過去一周已逾760名患者病歿,醫管局已緊急聯絡供應商安裝...
第5波疫情急速惡化,單在過去半個月內已有逾800名患者不治,連帶殮房亦「迫爆」,大量遺體要暫放急症室或其他地方。衞生署昨披露,正透過不同方法增加殮房設施,包括獲私人殯儀館、護老院借出85個遺體儲存空間...
死亡是人生一大課題,但要了解它着實不易。獨立記者陳曉蕾為「大銀」專欄作者安姑娘編輯新書《好好地走》,透過一個個短篇故事,將寧養科病房內真實發生的情節逐一慢慢細說。 安姑娘是香港其中一位最資深的紓緩治療...
「沙嶺超級殯葬城」規模大縮水,只保留20萬個骨灰龕位,但不會興建殯儀館及火葬場。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將會繼續建議政府放棄在沙嶺興建骨灰龕位,改為選址於粉嶺和合石墳場旁邊的何家園。 仍設20萬...
下周三的施政報告,將全新規劃、大力發展新界北,消息指,原先計劃中的沙嶺殯葬城將大大縮水,所謂「城」,已不復再,只會剩下小量骨灰龕位等設施。 原先設計的沙嶺殯葬城,將設置逾20萬個骨灰龕位、10個遺體焚...
常說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得逍遙自在,進而能逐步提升自我生命的價值。香港電台DJ葉韻怡亦有感於此,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有關於生死命題的配音工作,從而引發了對自我生命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