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7 個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今日與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經中國社會科學院同意下,簽署法治研究交流和合作框架安排,以持續推進建設去年11月啓動的「香港客觀法治資料數據庫」。 鄭若驊表示,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是社科院的...
國際局勢疊加疫情防控,正值外界預測中國經濟承壓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經濟社會調查項目組發佈調研結果,預判2022年第1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5.3%左右,全年GDP增速為6.8%左右。 外...
今年3月18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當日聯合發布《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2)》,指出內地民眾睡眠時長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時長為7.06小時,相比十年前的時間縮短...
中國經濟和社會今年一大考驗是就業,那是因為經濟下行中就業崗位減少,及今年將有創紀錄的千萬高校畢業生,令年年新增千萬就業崗位的安排,顯得捉襟見肘。而近日經濟學界討論的話題,則將長遠話題拉近,那就是中國不...
內地多地爆發疫情,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內地官方智庫周一(24日)聯合發布報告稱,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實際按年增速約為5.3%,高於過去兩年平均增速,表明經濟繼續處於恢復態勢,但受疫情影響仍將低於潛在增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智庫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稱,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實際按年增速約為5.3%,高於過去兩年平均增速,表明經濟繼續處於恢復態勢,但受疫情影響仍將低於潛在增長率,宏觀...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2年經濟工作,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新華社報道,會議傳遞繼續開闢經濟發展新局的重要信號。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首先,會...
【本報訊】中國社科院昨日(6日)發表《經濟藍皮書》,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8%,2022年增長5.3%左右,建議適度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注重做好跨周期調節,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近日,新冠病毒新型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的突然出現,讓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再度蒙上陰影。官媒證券時報今日(29日)發表評論文章指,明年國際形勢仍充滿不確定性,中國將採取更加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
內地官媒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評論,指內地奶業存在人均乳製品消費水平低、城鄉之間及城鄉內部不同人群消費水平差距較大,乳製品價格偏高壓抑乳製品的消費需求,令內地人均乳製品消費量與奶業發達...
今天,內地保險股是其中一股領升動力,中國平安(02318)全日穩佔國企指數升幅榜第二位。平保突破了自10月22日延伸下來的短期壓力,值得關注其築底情況。 雖然,業績面上,市場關注其新業務價值增長狀況...
【本報訊】據著名哲學家李澤厚的學生趙士林在推特公布,李澤厚在美國科羅拉多時間11月3日早上7時逝世,享年91歲。 美學泰斗 青年人尊為「精神導師」 李澤厚生於1930年6月13日,湖南長沙人,19...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下周一(11月8日)舉行,這次會議要為中共二十大作出思想準備,除要通過一份歷史決議的決定外,還要論述「三新」理論,具體來說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此,...
內地城市發展注重創新,這就離不開人才,因此多地展開搶人大戰。湖北武漢推出新政,大幅降低落戶門檻,在重點二線城市中率先向「零門檻」落戶靠攏。 不只武漢 多個省會城市早已行動 據內媒《中國新聞周刊》報...
這兩天中國經濟界熱議一個冷門人物,是中國社科院院長謝伏瞻,熱議又是其數月前的一個當時較冷門題目的演講,大概是過了數月,人們才發現他的演講有很多超前而又獨到的觀點:超前比如其早於高層公布已在談「共同富裕...
內地娛樂圈風暴波及一連串藝人,知名導演、音樂製作人、大V高曉松遭各大平台封殺,作品下架、微博超話關閉,受打擊級數不亞於趙薇。儘管高曉松微博賬號改名「避風頭」,中國歷史研究院發文怒批其以往不當言論,揭出...
時至年中,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密集摸底經濟形勢,一些地方政府亦召開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 發改委工信部 年中密集摸底 相關會議釋放出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的明確訊號,穩增長、擴投資、擴內需或是下半年宏觀經濟...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中國現在的宏觀經濟形勢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遠沒有達到需要退出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的階段。不僅如此,他建議下半年推出更具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使經濟增長恢復到疫情前水...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表示,疫後經濟復甦具有不充分、不平衡特征,財政政策會顯著收緊,地方債風險不斷暴露、違約事件頻發,這幾點決定了貨幣政策正常化一定要謹慎處理,不宜過快收緊。 大宗商品暴漲料...
中國社科院發布藍皮書稱,據測算,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超過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GDP比重約為18.8%。 藍皮書預計「十四五」(2021至2025年)發展時期,中國數字經濟整體的...
【本報訊】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將於今日(11日)公布。央媒《光明日報》昨刊文,提到「少子化」和「老齡化」或無法避免,呼籲盡快改善生育政策,並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 中國會否人口減少,近期...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將於明日(11日)公布,中國會否人口減少成為焦點,盡管官方事前已表明「2020年人口持續保持增長」,但關於人口危機的擔憂仍然未緩解。 央媒《光明日報》今日(9日)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周日(25日)發表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為8%左右,料「前高後低」,建議宏觀調控保持定力。 有分析指,中國經濟穩定擴張,但復甦還在路上,要堅持政策不急轉...
多國疫苗接種進程加快,經濟有望迎來復甦。人行官員蔡昉表示,美國經濟復甦和中國經濟復甦有諸多不對稱性,總體看,中國要警惕美國經濟復甦帶來的一些負面外溢效益,包括中國高增長的出口可能恢復常態,消費不振可能...
去年中,中國率先走出疫情陰霾,經濟隨即反彈,房地產市場相繼復活,全年計70大中城市樓價普遍仍錄得不俗升幅,相信今年會延續平穩向好勢頭,整體銷售面積可望再創新高。展望未來,倘從內地樓市近年發展軌跡、置業...
內地中產是中國消費升級的亮點,中信証券預估到2022年,城市中54%以上的消費總量來自上層中產階級,而中產階級正在「重塑」中國消費市場。 內地對中產階級的界定比較寬泛,簡單來說是社會的中等收入階層。...
【本報訊】中國社科院昨發表2021「社會藍皮書」,提到應進一步放寬生育限制、降低生育成本,提高青年生育意願和水準,防止「低生育」陷阱,又指內地去年已成為世界最大實物消費市場,未來要推動居民消費升級。 ...
【本報訊】中國社科院周一發布2021年《經濟藍皮書》稱,受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國內外的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 %左右;建議明年財政...
【本報訊】社科院與聯合國人居署發表《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國3個城市在「經濟競爭力」排行入圍前20,深圳第9,香港11,上海12,北京和廣州則跌出榜單。 報告指,「經濟競爭力」指當前和短期內的經濟...
【本報訊】內地樓價升勢放慢,部分城市樓價更轉跌。中國社科院周二(1日)發表報告,指樓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局部樓價下跌監測預警,將成為市場監測預警的重要方面。 疫情加速樓市大分化 報告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