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下頁

搜尋結果 12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男士年過50,前列腺開始肥大,可能會出現尿頻尿急等症狀。台灣一名50歲男子,5年前確診良性前列腺肥大症,但近年症狀出現惡化,隨後聽從醫生建議,吃番茄3個月後癌症指標大幅下降。 最新影片推介: ...

17:09 2023/05/29
【癌症殺手】男子尿頻常夜尿揭患前列腺肥大症惡化 靠吃1種食物癌指標下降

前列腺屬於生殖器官一部分,睾丸製造精子,加上前列腺製造營養液,兩者混和成為精液,精液會藏於前列腺後方的精囊位置。 本港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數為71歲,但無論哪個年紀,都有男士因為前列腺有異而諱疾忌醫,...

15:38 2023/05/06
【前列腺癌】尿頻每隔1至2個小時需上廁所 打工仔患前列腺癌中期影響精囊

前列腺屬於生殖器官一部分,睾丸製造精子,加上前列腺製造營養液,兩者混和成為精液,精液會藏於前列腺後方的精囊位置。 本港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數為71歲,但無論哪個年紀,都有男士因為前列腺有異而諱疾忌醫,...

2023/05/06
尿頻是前列腺癌其一徵狀 病向淺中醫 延醫影響治療方案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第3大常見癌症,由於病徵並不明顯,許多患者發現時已陷晚期,令存活率大減。但美國一名66歲身患末期前列腺癌的男子,卻透過創新的「巴西新療法」,成功突破宿命,由前年被醫生告知「只剩4個月...

18:52 2023/05/04
【癌症福音】腫瘤擴散被診斷只剩4個月命 癌末男子用創新療法奇蹟康復

蔡瀾81歲日前摔跤,摔碎股頸骨重創,料已在醫院休養逾月。有骨科專科醫生拆解其病情,表示憂慮;指出蔡瀾年紀漸長,加上曾患前列腺癌,今次跌倒恐怕手尾極長,日後步行機能或有影響。 蔡瀾約廿年前曾患前列腺癌...

16:55 2023/04/18
【蔡瀾摔跤】骨科醫生料走路機能大倒退 復元時間漫長或坐輪椅

有說經過苦難的藝術家,其作品才更有靈魂,觸動人心,馬來西亞國寶級畫家陳介保(Allen)正是其一。他先是遇上重大車禍,在大難不死後頓悟人生,執起久違的畫筆帶來不少出色作品。當名氣漸響時卻確診前列腺癌。...

13:36 2023/04/14
【抗癌鬥士】眼見保守男性忌諱前列腺染疾失尊嚴 前列腺癌康復者:生命比面子更重要

人有三急,尤其趕車考試前,更為尿急有需要。生活中排尿問題種類繁多,不少人其實長期受滲尿失禁問題困擾,若尿量不多但時常尿急尿滲者,要留意患上膀胱過動症候群(OAB)的可能性。 正常排尿與膀胱功能息息相...

2023/04/05
淺談膀胱過動症

有說經過苦難的藝術家,其作品才更有靈魂,觸動人心,馬來西亞國寶級畫家陳介保(Allen)正是其一。他先是遇上重大車禍,在大難不死後頓悟人生,執起久違的畫筆帶來不少出色作品。當名氣漸響時卻確診前列腺癌。...

2023/04/05
馬拉國寶級畫家戰勝前列腺癌 慈善畫作講故事 勉勵同路人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醫學院一名專家,在援引美國研究後最近表示,男性每個月的性生活次數達21次,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可減少20%;而要避免前列腺肥大或出現癌變迹象,最重要是「保持管道乾淨(keep the p...

17:42 2023/03/22
【醫學研究】男士每月21次性生活 醫學專家:前列腺癌風險減少20%

自慰是一種正常生理需要,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指出,男士每個月自慰21次,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可降低三分之一,透過射精有助清除前列腺中的致癌物質,降低炎症發生,並有助減輕壓力。 最新影片: 綜合外...

15:41 2023/03/10
【哈佛研究】每月自慰21次 患前列腺癌風險可降三分之一

小心日常用品中暗藏致癌成份。美國有研究發現,被形容為「永久化學物」的PFAS(多氟烷基物質),在厠紙中最常出現,長期接觸恐致癌。 最新影片: 綜合外國媒體報道,「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Envi...

18:31 2023/03/04
【美國研究】廁紙可含「永久化學物」PFAS 長期接觸恐致癌損睾丸功能

治療前列腺癌的主流方法,多數是進行切除手術或放射治療,但這些方法或會對尿道和前列腺周圍的神經帶來副作用,影響患者的性能力和排尿功能。有醫療科技公司利用人工智能(AI)結合消融術,模擬最佳的治療方案,讓...

12:00 2023/02/19
【醫療科技】AI治療前列腺癌 可保排尿性能力

治療前列腺癌的主流方法,多數是進行切除手術或放射治療,但這些方法或會對尿道和前列腺周圍的神經帶來副作用,影響患者的性能力和排尿功能。有醫療科技公司利用人工智能(AI)結合消融術,模擬最佳的治療方案,讓...

2023/02/14
AI結合消融術 精準治前列腺癌

對於男性而言,前列腺癌是不可忽視的威脅。近年香港的前列腺癌個案急升,根據2020年的統計數字,前列腺癌成為香港男性10大致命癌症的第三位。 李德光在63歲剛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本計劃享受人生,怎料癌魔...

09:29 2023/01/13
【前列腺癌】五兄弟同患前列腺癌疑遺傳致病 男士年過五十夜尿多腰痛要留神

對於男性而言,前列腺癌是不可忽視的威脅。近年香港的前列腺癌個案急升,根據2020年的統計數字,前列腺癌成為香港男性10大致命癌症的第三位。 李德光在63歲剛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本計劃享受人生,怎料癌魔...

2023/01/12
人生之路由上天安排 前列腺癌康復者 與患者同行

男士身體檢查通常會包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PSA)項目,不少男士見檢查結果數字超標,即引起生癌疑雲。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卻指數字偏高原因很多,毋須過分擔心。 港安醫療中心(太古坊)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王明...

16:36 2022/12/01
【男士健康】醫生教自測前列腺健康 每天小便6至9次排尿兩公升屬正常

男士身體檢查通常會包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PSA)項目,不少男士見檢查結果數字超標,即引起患癌疑雲。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卻指數字偏高原因很多,毋須過分擔心。 港安醫療中心(太古坊)泌尿外科專科醫生王明...

2022/12/01
港男PSA指數高懷疑患癌 醫生拆解前列腺增生治療方案

日本德仁天皇的健康問題引起關注,早前他接受身體檢查時發現前列腺指數異常,其後證實患前列腺肥大,周六(27日)他再度入院進行病理組織檢查,結果將稍後公布。 最新影片推介: 綜合日本傳媒報道,現年...

12:31 2022/11/28
【前列腺肥大】患前列腺肥大PSA指數異常 日皇德仁再度入院檢查

前列腺癌是本港男性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醫管局數字,2019年有超過2,500宗新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河清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本港平均每24名男性中便有一人有機會患前列腺癌,由於早期症狀...

19:00 2022/11/11
【癌症殺手】逾半前列腺癌患者確診已屬中後期 醫生拆解成因及治療方法【附防癌食物】

上期詳細講解男性更年期的成因和徵狀,相信讀者明白到不只是女性才會經歷更年期。要有效處理男性更年期的徵狀,除了藥物治療,健康的生活模式也十分重要。 最新影片: 如何診斷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

18:12 2022/11/11
【更年期治療】3種狀況判斷男性更年期 醫生解構荷爾蒙治療助紓緩徵狀

不少人對背痛習以為常,但原來可以屬於癌症擴散先兆。台灣便有病人背痛不止,擔心是腎臟出問題,於是到醫院求診,豈料抽血下,發現血鈣數值相當高,再經過一連串的檢驗後,才終於確定是乳癌骨轉移。醫師警告乳癌、前...

15:30 2022/11/06
【癌症轉移】背痛不止揭「癌症骨轉移」  醫生:夜間一症狀是先兆

一位男病人驗血時發現PSA指數(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高於4,被轉介到泌尿科。「這是cancer嗎?」他戰戰兢兢前來詢問。 我向病人解釋道:「PSA數字反映前列腺分泌出來的蛋白質。指數4至10,有1...

17:15 2022/11/02
【前列腺增生】PSA指數偏高=患前列腺癌? 醫生拆解迷思:或是前列腺增生

醫管局轄下的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癌症統計數字,2020年新增34,179宗個案,較前一年減少2.6%;2020年頭5位常見癌症排名與2019年一樣,依次為肺癌、大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癌...

17:18 2022/10/28
【防不勝防】患肝癌7大徵狀或響警號 肝臟有神奇修復功能?

家族中一旦有人患癌,切勿掉以輕心。内地一名向來覺得自己健康不俗的70多歲老翁,近日因兄長及弟弟於短短一年間先後確診前列腺癌,於是亦前往附近醫院檢查,最終發現自己與另外2名兄弟命運相同,俱罹患前列腺癌,...

15:51 2022/10/26
【癌症殺手】一家3兄弟先後患前列腺癌 醫生警告:具家族遺傳病史

癌症是本港頭號殺手,在2021年,超過1.5萬人死於癌症。均衡飲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台灣有營養師介紹了12種防癌食物,包括西蘭花、堅果、橄欖油等等,有助減低患不同癌症的風險。 營養師程涵宇近日於...

13:34 2022/10/24
【癌症殺手】營養師推介12種最強抗癌食物 每日1份堅果降大腸癌風險

隨着年紀增長,不少男士深受泌尿科疾病困擾。東區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俞文軒分享數個港島東醫院聯網泌尿外科的病例,拆解「男人之苦」,認為有病應該及早治療。 曾羞於啟齒 終控制病情 今年60歲、任職倉務員...

2022/10/21
漏尿及早治療 擺脫「男人之苦」

人生五十知天命,但原來從健康角度,也是一個關口:癌症的好發年齡。 說到減少患癌風險,眾所周知:不吸煙、少吃加工食物、做足防曬、減肥、有充足睡眠等。BBC英國廣播公司指出,其實引發癌症的大部分因素在我...

10:10 2022/10/07
【癌症警號】BBC:50歲以下人口患癌風險增 母胎及孩提生活飲食習慣成關鍵【內附癌症徵狀】

近年有不少科研團隊利用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技術研發人工智能(AI)檢查工具或,並將其應用延伸到醫學領域,積極探索(AI)技術在醫學應用方面的可能性。Google Cloud近日亦...

11:02 2022/10/06
【醫療科技】Google Cloud推醫療成像工具 助AI診斷

前列腺健康是男士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但前列腺癌症狀實際上不易發現,不少人察覺時已到晚期。台灣知名兩性作家H(陳鴻儀)近日自爆罹患前列腺癌三期,如不趕緊治療,或只剩2、3年命,他坦言,將前列腺拿掉後,...

15:51 2022/09/16
【前列腺癌】知名兩性作家確診前列腺癌 分享抗癌經歷揭無法正常射精

前列腺癌在香港男性癌症中排第3,根據統計,2019年香港前列腺癌新症多達2,532宗。有研究指出,前列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無症狀或以類似前列腺肥大的徵狀來表現,包括尿流變細、解尿斷斷續續、感到膀胱...

17:42 2022/08/15
【前列腺癌】初期幾乎無症狀 醫生列舉7大先兆兼6種高風險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