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內地物業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內房開年銷售和拿地表現都未盡人意,具體數據可以參閱這篇文章( 內房進展如何?看1月房企銷售拿地排行榜(更新))。之前困擾樓市的因素之一,即疫情管控措施在1月已經減退,但1月房地產相關的數據仍未見起色,...
第二版: 上版與各位讀者介紹了1月內房銷售情況,緊接著中指院更新了1月拿地情況及排行榜,於本版更新。 根據中指院數據,2023年1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為59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2...
東莞公布今年首份政策文件,明確聚焦科技創新及先進製造,力爭至2025年,新能源、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群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 政策文件中設定多個主要目標,至2025年底,營收超100億元製...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前首富王健林旗下大連萬達集團,在洽談境外貸款融資事宜,以償還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下月到期的美元債。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該集團正與工商銀行(01398)洽談融資事宜,...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統計,2022年本港住宅樓價受加息周期及新冠疫情持續影響,全年累跌15.59%,為樓市連升13年劃上句號,並打破2008年金融海嘯11.11%的跌幅。隨著今年本港及環球多個國家逐漸經濟...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22年中國百城房價報告》,形容去年樓市是疫情三年中最冷的一年,並稱內地百城新樓成交均價按年收窄2.3%,約七成城市樓價疲軟,具備下調房貸利率條件。 報告指,去年內地百城新建...
自2022年11月起,疫情管控放鬆、三支箭助力、多地取消限購限貸及下調貸款利率,但似乎仍未在樓市激起太大的浪花,內房2023年開局很「難」。 克而瑞地產最新報告顯示: 需求仍然疲軟:2023年...
粤海置地(00124)公布,預期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將錄得不多於4.5億元純利,2021年同期錄得14.02億元純利,按年下跌近68%。 公司稱,下列因素影響去年業績預期:(1)深圳粤海城項目西...
地產代理監管局主席蕭澤宇回顧2022年工作重點時指出, 局方去年共開立273宗投訴個案,比2021年減少了18%,當中涉及一手住宅物業的投訴亦比2021年減少44%。在最常見的投訴性質當中,「發出違規...
雖然中國放寬防疫限制,惟樓市仍持續低迷,春節成交仍未止跌。克而瑞研究中心(CRIC)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中國樓市成交較去年的春節周下跌14%,與疫情前2019年相比跌幅仍達三成以上。報告指出,即使中央「...
內地春節樓市難挽成交頹勢,機構數據顯示,雖然三、四綫城市「返鄉置業」活動有復甦迹象,但今年春節樓市總體成交按年仍跌14%,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跌幅達三成以上;預計今年樓市樂觀預期是止跌,整體房價...
本文第一版提及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的《2023年房地產展望報告》指,隨着內地經濟活動回復正常,內地寫字樓淨吸納量維持正數,有調查顯示內地消費者消費信心大幅反彈,惟供應量增...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提出,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未落戶搬遷人口,將符合條件的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相關項目納入中央及省級財政銜接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 發改委今日(27日)聯同...
疫情改善,內房拐點、「V型」反彈仍待觀察時,內房便已先「升」奪人,內房的實際情況,不妨先從數據看看。2022年主要房企拿地總金額下滑66%,全國商品房銷售下滑,國有企業的拿地佔比按年大幅上升。不過,上...
兔年中國經濟基調,仍然是力谷內需對抗西方衰退。其中,內地房地產為經濟支柱產業,產業鏈涉及面廣,帶動經濟作用強。房地產業為2023年經濟增長關鍵,近月房地產利好政策頻出,進一步緩解房企資金壓力,提振市場...
民生銀行(01988)因涉及泛海集團債務問題,起訴副董事長盧志強等,民生銀行通告指,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對借款人武漢中心大廈開發投資、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未履行保證擔保責任的泛海控股股份及...
通關以來,二手交投步伐轉快,全港二手放盤量向下調整,最新報4.24萬個,較去年12月,按月下調4%,各樓價組別跌幅看齊,惟獨400萬元以下放盤量微減不足1%,而實用均價1萬元以下放盤量則持平。市場預期...
中國1月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3.65%,五年期LPR報4.30%,均維持不變,並為第五個月維持不變。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2022年中國LPR已經下降3次,貸款利率處於相對較低的...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當局認為今年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將不會較去年大。大行皆認為,一、二綫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復甦將較其他層級城市來得快。 國統局局長康義表示,盡...
各界普遍看好中國經濟在新一年的復甦前景,但對於經濟反彈力度、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以及推動增長的主要方式等問題仍存分歧。針對2023年中國經濟,人民銀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提出...
「超額儲蓄」即人人存錢,對經濟、內需都不是好事,2022年內地銀行存款大增7.94萬億(人民幣‧下同),再看中國GDP全年僅增長3%,可以反映,「超額儲蓄」的殺傷力有多強。 不過,從另角度看,202...
大反派薩諾斯(Thanos)希望消滅一半人其實有更明智方法,簡單許願「樓價貴一點、貧富差距嚴重一點」即可,自自然然就無人想生B,同時「復仇者聯盟」又不會阻止,人口減半將在薩諾斯在有生之年發生。 ...
渣打銀行(02888)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公佈「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2022年第四季結果。 其中,GBAI 的「業務活動現狀指數」於期内降至39.5,尚未好轉,當中尤其受到去庫存...
碧桂園(02007)公布,由公司發行並於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本金總額為6.25億美元於2023年1月到期的4.75%優先票據已悉數償還未償還的票據金額及應計利息。 公司指,票據已於2023年1月17...
為加快完善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深圳住建局發布多個管理辦法,包括計劃推出共有產權住房,售價約為土地出讓時市場價的5折。 1月17日下午,深圳市住建局官網發...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不可能搞計劃經濟,同時,劉鶴稱,經過努力,2023年中國經濟會實現整體性好轉。經濟增長速度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的事件,預計今年中國的進口會明顯的增加,...
紅星美凱龍(01528)出現國資及阿里巴巴兩大力量的支持,成交額衝上億元級別,紅星美凱龍即舉行投資者交流會,由首席財務官席世昌、副總經理李建宏、大營運中心總經理朱家桂、董秘邱喆等高管出席,邱喆指,阿里...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今日(17日)表示,去年房地產沒有失速,正在接近合理區間。 倪鵬飛出席一個論壇時指,房地產各項指標全面快速下行,房地產開發投資降10%,內地商品房銷售面積降2...
內地房地產市場近日回穩,瑞銀香港/中國內地房地產研究團隊主管林鎮鴻預計,今年內地房地產銷售面積按年跌約10%,料上半年跌20%,下半年持平。他指,後市關注二手樓市恢復情況,並相信二套房購買政策有放鬆空...
整體而言, 內地12月經濟數據普遍好過預期一點點,但大致上,如消費、地產投資都保持負增長;工業、固投則呈低正增長。展望2023年,料政策也會維持「精準發力」原則,給經濟「補短板」,分析普遍預期,會施以...